写在前面的话: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1978年—2008年,对中国而言是不同寻常的30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30年。这30年,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的就是改革开放。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30年时间,中华民族以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快速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变迁中,在每一个中国城镇、乡村的变化发展中都能得到生动诠释。咏慷的《我的老家在东莞》、陈海霞的《从“地瓜村”到“小车村”》,以故乡亲人们的真实经历,讲述了改革开放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故事。本报今起推出“我眼中的改革开放30年”专栏,欢迎读者积极参与。 东莞是我的故乡。我的父辈和祖辈曾生于斯,长于斯,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东莞人的血液。然而,长期以来,我却既没有在东莞、甚至没有在广东生活过,也不会说广东话。因而故乡之于我,就像漫漫银河系里一颗遥远的星辰。尽管它在寥廓的星空中有着明亮的光芒。 在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故乡东莞,我只来去匆匆地到过两次。 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还没有进小学的孩提时代。 那时父母刚刚从鸭绿江彼岸抗美援朝归来,被分配到军委办公厅工作,在变更岗位的间隙,有暇带我和刚牙牙学语的妹妹回乡省亲。 哦,这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老家”吗?当时扑入我眼帘的尽是小河、草房、木船和香蕉、荔枝、龙眼等果树.摆上餐桌的则是许多叫不出名字来的生长在水里的“小动物”……从此,我记住了这两句俗语:“吃在广东”、“广东人什么都敢吃”。也是从此,故乡的农村生活画面,那草草木木,沟沟坎坎,便都仿佛定格在历史的画框里,并成为心底一个难忘的记忆,不时地泛上来与北京等大城市的浮华作对。 然而,那时候“老家”的乡亲们生活得并不富裕。给少年时期的我印象最深的,竟是“老家”惟一的亲戚经常写信向父母要钱,似乎没有人接济,他们全家的日子就难以为继。那时在我眼里,东莞虽不是深山老林,也不是荒漠戈壁,但却同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村一样,都是贫穷、愚昧、落后的。 “老家”是这么一种境况,与其本无什么联系的我,还有兴头再回吗? 酷爱文史的我,那时与故乡的沟通,只是通过读历史时特别留意袁崇焕和蒋光鼐等“老乡”历史名人、读文学时则特别爱读秦牧和陈残云等“老乡”作家的作品。 对故乡贫困印象的改变,显然与祖国的改革开放同步。 首先是解决了贫困农民的温饱问题。从那时起,“老家”的亲戚们不再写信要求接济了。继而是从各种新闻传媒中得知,东莞的经济建设已经阔步起飞,同广东的其他3个中小城市一起,成为有名的“4只小老虎”。 新世纪初的一年初夏,我因公途经东莞,披着一路风尘从车窗内看到的故乡大地,虽然依旧保持着浓厚的岭南小镇的特有风韵,然而崭新崛起的市区却已迅速地向现代化靠拢:那平坦宽阔的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五颜六色的灯光……令我不能不在心底赞叹:故乡的变化,果真名不虚传啊! 有幸成为专业作家后,社交的圈子越来越大,走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不久,北京成立“东莞建设研究会”,我也沾“祖籍东莞”的光,参加了一些活动,听说了许多故乡面貌日新月异的情况并萌生了这样一种愿望:作为东莞籍作家,真该好好写一写故乡…… 频频回东莞是近两年的事。由于市领导的宣传和邀请,近年来我利用各种机缘,几次回东莞采访。故乡的变化一次次让我目瞪口呆。重回故里,感情触发,常会催生灵感。 当我在麻涌镇的文化广场瞻仰新近落成的陈残云雕像时,不能不为这位老作家的思想和行为所感动,也不能不被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而撞击着自己的灵魂。 当我看到一个现代化的戒毒所竟建在大有园那远山如黛,绿树成荫,繁花茂盛,湖水荡漾,鸟鸣啾啾的几幢花园式建筑中时,不能不惊叹那种人间仙境式的人文关怀。 当我来到距离深圳与香港较近的樟木头镇,看到昔日四面群山簇拥的“兵家必争之地”,改革开放之后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首先吸引来大量的投资者,被不少人戏称为“小香港”时,不能不感到眼前一亮。 当我在大岭山镇被东江纵队的抗日战争故事勾起千万般思绪的时候,不能不为东莞市政府斥巨资修建大型东江纵队纪念馆的决策而大声叫好。 当我徜徉在茶山乡间古朴的石板路上,被那一幢幢古老、质朴、幽静、文化含量极高的民居撞击眼球的时候,不能不将这一动人古迹深刻地铭记在心底。 当我来到位于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的袁崇焕纪念园,不能不从这位文武全才的悲剧人物身上,吸取一种大义凛然的精神力量。 …… 家乡的风景,每年都在发生着变化。 如今,故乡这颗遥远的星星,已经不仅仅是明亮,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辉煌了!作为在外乡长大的“东莞人”,感到自己的生命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亲们一样,已经融入故乡的血肉之中。 大约两三年前,一个金秋的傍晚,我和许多居京的东莞老乡一道来到巍峨的北京八达岭。号称长城“天下第一雄关”的居庸关脚下,灯火辉煌,红旗招展,口号阵阵,一个个威武整齐的观众方阵临风肃立,就像银色月光下绽开的一片片鲜艳花朵,引得许多流连长城的游人都纷纷停车或驻足观望……全国最佳魅力城市的命名大会正在这里举行。 我和由100多名在京“东莞老乡”组成的“拉拉队”,情绪高昂地聚集在舞台下的方阵里为故乡加油。 是啊,多少年来,我一直在为故乡寻找着新的旋律。然而,似乎只是此时才发现,故乡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已经成为一曲足以让全中国和全世界惊叹的千古绝唱。 八达岭会场上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将我不断跳动的“意识流”又牵回到雄伟的居庸关脚下。 我听着那一个个最佳魅力城市的名字,像洛阳、绍兴、桂林、都江堰、泉州、大理、烟台……大多是以古老的历史与文化取胜,而故乡东莞呢,则完全是在20多年短短的历史中,靠改革开放的突出业绩而夺冠的。因此可以说,它是这些最佳魅力城市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城市! 不久,我又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参加了中国十大最有活力城市的命名活动。不用说,故乡东莞又是榜上有名。 当我看到家乡的市长手持金灿灿的奖杯向全场的人们致意时,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故乡。我在心中暗暗说:东莞,祝愿你的魅力像坚固的长城一样,雄奇壮丽,万年常青,魅力无穷,活力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