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中国秦代兵马俑展览开展仪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举行。新华社记者谢秀栋摄
9月11日,英国首相布朗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举行的中国秦代兵马俑展览开展仪式上讲话。从9月13日开始,大英博物馆中国秦代兵马俑展览将正式向公众开放,集中展出秦始皇兵马俑、乐俑、仙鹤、野雁,以及秦代青砖、瓦当等来自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120件2000多年前的中国文物。这次展览是中英文化交流的一项重大活动,将持续到2008年4月6日。 新华社记者谢秀栋摄
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9月11日报道,兵马俑征服大英博物馆。
自从希特勒计划攻打英国以来,还没有哪支军队的到来受到英国人如此关注。本周在大英博物馆开幕的《秦始皇:中国兵马俑》展览将给我们一个机会,领略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参观者将与近乎传奇的中国兵马俑进行面对面的亲密接触,难怪人们的热情会如此高涨。
这次展览被拿来与轰动一时的图坦卡蒙展览相提并论。上世纪70年代举办的那次展览共吸引了170多万人,而现在,中国兵马俑展的预售票数量已经打破了纪录。很快,参观者就会在博物馆门前排起长队。但这值得吗?我们一定要去凑热闹吗?虽然一开始也许无法确定,但最后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经过多年的外交和策划,这次展览成为中国境外规模最大的一次兵马俑展出。
对两千二百多年前开始制作兵马俑的工匠,我们知之甚少。我们只知道,在大约87名工头的监督下,他们分组进行工作,并在一些兵马俑身上盖上印章作为质检标记。
与图坦卡蒙宝藏相比,秦始皇的陪葬也许看上去不过是一队衣衫褴褛的士兵。它们就好像经过修补的旧玩具熊,只能从一些褪色后留下的痕迹上看出当年让它们英姿飒爽的鲜艳油彩。展览设计师和博物馆馆长一直在努力塑造一种恢弘的气势。可以说,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次展览将通过展出考古发现,向我们介绍秦始皇取得的巨大功绩。所展出的武器和兵书是秦朝强大战争机器的组成部分,体现出帮助秦始皇登上王位的尚武文化传统。这次展览还将表现秦始皇在文明制度方面令人惊叹的创新,包括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甚至规定了车轴的长度,这样所有的马车都可以在全国各地相同的车辙中平稳行进。
展览的陈列方式使参观者可以从各个角度来欣赏每一件展品,而不仅仅是用文字讲述的秦始皇故事。这使它们带有一种明显的外交意味。
当然,一个人既然吹嘘自己要“振动四极”,那么他成为一位野心勃勃、顽固不化的军事人物也就不足为奇了。成千上万人在他的残暴统治下受尽苦难或失去生命。但是,这次展览并没有体现这位统治者的残忍无情和独断专行。
秦始皇造成的破坏并不是展览的焦点所在。秦始皇计划在自己的墓地中复制整个世界,复制一个只属于他的世界。事实上,当人们步入令人叹为观止的秦始皇陵时,会不自觉地将目光集中在这项宏伟工程的创造性上。这次展出的一套模型将再现兵马俑的生产线:首先是双脚,然后是精挑细选的双手,最后安装单独雕刻的头颅。兵马俑的“发烧友”们还有机会了解现场考古工作的过程。
你可以从展览中看到当时文化的传播交流。这位皇帝一定把文化融合体现在了兵马俑的脸上,因为有的兵马俑带有突厥民族的特征,有的则长着蒙古人的宽阔额头。然而,在这次展览中还有一些更具普遍性的东西,它们存在于兵马俑面部的表情、眼睛的形状和嘴部的神态中。在任何一个兵马俑身上,你总能找到与你的某位熟人相似的地方。你可以强烈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这次展览所歌颂的不是一位皇帝的成就,而是一个个普通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