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拍摄的圆明新园建筑模型局部。浙江的一家民间团体日前在北京宣布,正式启动圆明新园工程的社会公募。同时,圆明园异地重建的一期工程也将于年内在浙江中部小镇横店正式动工。新华社记者张乐摄
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围绕重建圆明园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原因是,浙江横店的一位企业家于今年2月宣布,他将投资200亿元,在当地按照实际大小再建一座圆明园。但负责管理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的管理处很快反击,表示圆明园"只有一个",重建既无可能,也不必要。日本一家主流媒体认为,围绕让圆明园保留废墟的现状,还是应当重建的争论显露了"理念和现实"的冲突。《朝日新闻》1日刊登的这篇文章,题为《争论中的圆明园重建--国耻抑或国威》。
就在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之际,中国出现了关于是否重建清朝遗迹的争论。这也许是为了恢复大国威信的一种行动。
18世纪,清朝乾隆皇帝在北京郊外建成了圆明园,这是一座超越紫禁城的夏季离宫。在其一角,有一片壮丽的欧洲风格建筑群,称为"西洋楼"。在由传教士设计的巨大建筑物的正面,设有一座大型喷泉,其左右两侧立有十二地支动物像,可以每隔2小时喷水报时。
但在1860年,英法联军袭击了圆明园,对宝物进行了彻底掠夺。
圆明园管理处的宗天亮带着对商业主义的横行不胜愤懑的表情说:"圆明园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座,如何用几年时间就能重建一座集合传统和文化的名园呢?"
但是,中国圆明园学会却令人意外地表示,支持重建圆明园。据该学会人士称,关于重建圆明园的争论,自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该学会人士曾多次建议,应当部分修复现存的圆明园并加以保护。但是,每次都遭到所谓"废墟派"的反对。"废墟派"认为:"英法毁坏圆明园是国耻,决不应该改变现状。"
该学会人士表示,"自英法的掠夺以后,圆明园因1900年列强介入义和团事件而被彻底荒废。'文革'后,农民在当地定居,进一步改变了遗址原貌。展示列强的野蛮破坏固然必要,但也需要展现清朝高度的文化水平。"
中国很少有人知道,圆明园实际上已被"重建"。这就是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于广东珠海开业的主题公园"圆明新园"。该园面积约是实物的40%,并按照原尺寸复原了西洋楼等建筑,每天还举行历史画展。
画家陈逸峰曾建议重建圆明园。1999年澳门回归时,他曾制作上演了一台音乐剧,名为"圆明情深"。
陆人龙博士是陈逸峰的朋友,在香港大学教授历史。他说,以前的中国没有重建资金,而现在逐渐富裕的中国希望重拾光荣,这种情绪可以理解。
但是,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刘义章却表示,有关重建圆明园的愿望,并不能仅仅用"大国主义"来解释。他说:"圆明园的喷泉,是中国传统的十二地支像与西洋技术的喷泉融为一体的产物。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东西方文明发生的冲突破坏了圆明园。重建又可以恢复这种东西文化的融合。"
把圆明园作为"国耻",要保留其废墟的模样,这种做法与明年即将迎来建国60周年的政府的建国理念相一致。但在今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中国,现实却是商业主义四处汹涌奔流。圆明园重建之争的核心,就是这种"理念和现实"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