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笔者初到美国求学时,“中国”这个词对美国主流媒体来说,还是一个很偏远的概念。如果谈到,被报道的主体也是中国政府;议题则是认为中国不民主。对于13亿人口,几乎没有着墨。“中国市场”概念也没有成型。
大概从90年代中期,一些美国企业开始渐渐把大陆看成是商机无穷的巨大市场了,类似于“如果13亿人每人都……”的假设开始流行。不过,一般美国人的印象是,13亿中国人的作用,是美国大企业的商业利益,与小老百姓无关。
21世纪初,13亿人对普通美国人民开始产生了一些具体作用。中国以13亿人的廉价劳动力为后盾,迅速成了世界工厂,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商品。笔者与家人每次出去购物,在超市里放眼望去,不论是衣服、玩具、家饰、运动用品、小家电、脚踏车等等,无一不是生产于中国大陆。印有“中国制造”的产品,“包围”了每一个美国人的生活。
这样的累积效果到底有多大?2007年,数家大型美国玩具公司基于安全考虑,宣布退回大量中国大陆生产的有毒玩具。这些都被美国媒体大幅报道,引起了美国普通民众的恐慌。不过,根据一项权威民调,有60%左右的受访人,依然愿意购买“中国制造”。还有一位美国作家,当时决定亲身做试验,一个月不买“中国制造”。结果,他的结论是要过日子的话,非得买中国货不可。13亿人口就是美国人的日常消费的基础。13亿人的实物生产支持着美国人每一天的消费。这个时候,恐怕没有一个美国人会否认中国13亿人对自己的影响。
过去10多年,笔者旅居美国,亲身体会到13亿人是怎样从“零”到“有”成功地打造了世界生产基地的,也感受到了“中国制造”“嵌入”美国人日常生活的整个过程。过去我们常说,要喂饱13亿人口是件大事,且还是了不起的成就。但现在13亿人对中国不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个包含有无限潜力的资产。尤其是去年夏天开始的国际金融风暴,重创了西方的消费力,使得13亿人的消费能力成为世界上最后也是最大的市场。各国要摆脱危机,就必须在国内外寻找消费市场。在这一个节骨眼上,先进国家想打开中国内需市场,寻求成长机会的期待,自然更加强烈。这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相对优势机会。
换句话说,因为“人口红利”而体现出来的优势,现在已经在中国慢慢凸显了。当前,国际环境对于中国来说,可以算是“人求己”,13亿人的市场足以诱惑全世界的巨大财富。以此为后盾,中国可以在各种国际交往的场合,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效果。(作者是台湾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