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10年的驻首尔特派记者生活后,笔者日前回到了北京。听说,最近中国与韩国之间产生了不好的感情,这令我不知所措。看韩国报道,甚至说中国人有“嫌韩情绪”。我首先要说这是一种误解。汉语里根本没有“嫌韩”这个词。您试试跟中国人说“嫌韩”这一词,他们会听不懂是什么意思。经了解,原来“嫌韩”一词是日本人造用的。
难道中国人嫌弃鄙视韩国人?如这么想那是太不了解中国人。邻国人之间互相往来,如果有个别的人经常见韩国人,对他们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这是不可避免的。
韩中两国在相互发展的过程中,在国力或者体育比赛方面,常会出现时前时后位置转换的“换位”现象。应该说,随着时间流逝,这种现象随时都可能出现。在位置相互转换的时候,如何保持心理平衡并接受变化,是今后两国人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今年5月,中国和韩国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992年建交后的16年来,两国关系确实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8年结成了“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2003年提升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这次又进一步发展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我认为,现在中韩两国人考虑如何进一步发展这一关系尤为重要。
我一直认为两国之间需要做到三个字:信、达、果。“信”指信赖,也有诚实的意思。“达”指善于互相沟通。两国在交往中有时会有误会,也会产生矛盾而发生冲突,这些都是正常的。这个时候就不能轻描淡写,而要正面应对加以解决。“果”指成果,就是说要求得效果。光说不做有何用,要解决问题就得有所行动。
中国和韩国制度不同,文化习俗也不一样。相信韩国人会懂“求同存异”这个词。意思是寻求两者的共同之处并把它继续发扬光大,不同的意见不要过于追究而是要有所保留。正如人与人都不一样,不同的人互补对方的相异之处才会相得益彰,即“相辅相成”,所以中韩两国要是能“相辅相成”,两国关系定会迎来新的未来。(徐宝康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文章载于10月28日韩国《朝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