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都成了中国人。”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大卫?伊格内修斯近日在文章中这样说。他的意思是,中国的经济模式既有市场经济的活力与灵活性,又有政府干预的“安全感”。其实,伊格内修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中国经济没有出现美国那样的金融大漏洞,而呈现出某种“安全感”,不仅来源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政府干预作用,还在于中国老百姓善于过“紧日子”的文化特征。尽管有许多人都在批判和反思中国当下的浪费和奢侈,但是,无论怎样,就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大手大脚地花钱还是少数。那些看似奢侈的花费,大多是以下四种情况:花得不是自己的钱,花得是“意外之财”,花钱时有求于他人,或已经有了足够的积蓄。
所以,在美国,笔者常常会察觉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美国人看到某件商品时,一般都很快决定买或不买;而华人在买大宗商品时,通常会犹豫半天,可能还会货比三家,甚至试图讨价还价,好像自己最近陷入“经济危机”似的,其实他的银行账户里可能存着许多钱。这点从数据上也能看出。中国人的家庭平均储蓄率2007年达24%,稳居世界各国之首,而美国人家庭的平均储蓄率则连续20多年逐年下降,在2007年仅为0.7%。与美国的股民人数相比,更多中国人仍然倾向于比较被动却非常安全的理财方式:存银行、买国库券。这就是中国人生活习惯中所谓的“紧日子”。
现在,一向以大房子、大车子、高消费为自豪的美国人开始怀疑滥用信用卡的“借贷式”生活。许多理财专家呼吁美国人控制消费欲望,购买力要限制在自己的财力之内。过去,多家外国金融机构都抱怨,中国从政府到普通公民的理财方式都过于保守,但是,在出现金融灾难的时候,不得不承认,现金储备还是有许多优越性的。正因为此,有美国经济学家说,美国失败的投资银行像喜欢购物的美国人一样,开支早已超过了支付能力,怎么又会不闹出金融危机来呢?
当然,不可否认,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与美国不同,正是需要刺激而不是抑制消费的时候。但是,对于美国和中国来说,问题的关键或许是相同的,我们究竟该怎么消费?
一种以“紧日子”为重要特征的“中国方式”的存在,可以为质疑自由资本主义的人们提供另一种选择。也许,在这种“紧日子”的基础上,推行某种市场经济和适当政府监管的结合、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的结合、风险投资和传统型投资的结合,正是在资本和信息高度流动、高度分散的全球化时代管理国家经济的有效政策。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实施并整理出“紧日子”的经验,也将是对世界的一份贡献,并能促使美国履行自己的“财政责任”。
由此看来,“紧日子”的过法对美国是启示,对中国也有个重新认识的问题。正如华盛顿的一位地产经纪人对笔者说的,“在许多美国人讨论应该借鉴中国的一些生活和经济管理方式的时候,中国人却在学着像美国人一样生活。他们买汽车、炒股……”,他说,华盛顿市政府今年8月刚开始一项租赁自行车的业务,目的是让市民选择环保和可以健身的交通方式,“就像中国人那样”。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几家汽车公司增长最快的市场都在中国。中国人是否看到依赖汽车给美国带来的能源、环保甚至肥胖问题呢?也许这场金融海啸是个警告:不要走美国走过的弯路。”(作者是旅居美国的著名中国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