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广州市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
基本建成以广州为中心、珠三角为腹地、辐射华南,以公路、城市道路为基础,以铁路为骨干,航空运输、水运协调发展,对外运输通道、港口、站场枢纽相互衔接的对外交通运输体系;建立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出租车轮渡为补充的多模式、多层次、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体系,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基本形成我市对外交通与市内交通,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良好衔接的一体化交通格局。
2. 政策措施
● 构建以广州为中心、联系珠三角及全省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发展格局,提升中心城市功能、确立交通枢纽中心地位。
●建立以“双快”交通体系,推进城市结构向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结构转化。
●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交网络体系,形成以机场、港口、铁路为龙头,以公路、城市道路为基础、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的都会区综合交通运输格局;
● 配合城市空间拓展,架构沿城市发展主轴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线网,建立TOD土地利用发展模式,通过预先控制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以良好基础设施带动沿线土地利用开发;
● 通过城市综合交通主动引导城市发展,适当处理“综合交通规划”、“城市空间发展”与“土地利用开发”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综合交通设施的优先建设改变走廊地区间的交通的机动性与可达性,进而引导城市结构的优化与发展。实现由“满足交通需求”到“引导城市发展”的重心转移。
3. 建设重点
3.1. 道路交通
道路设施。配合城市发展和2010年亚运会举办要求,基本建成市域“四环十八射”高等级道路网络。其中市域高速公路网(除清河高速外)将全部建成,通车里程达到791公里。广州市域高等级路网将建成1670公里,由“十五”期间的43%提高到占规划路网88%。广州对外道路出入口基本全部建成。
人行设施。完善广州市快速路以上及交通性主干道的人行过街设施布局,充分保障人行过街安全。通过结合地铁车站以及独立建设立体人行过街设施,重点改善环城高速公路以内连续型、交通性干道的人行过街条件。连续或基本连续性交通道路提倡采用立体人行过街方式(天桥或隧道),其他道路强调通过优化信号控制,利用地面斑马线过街。规划到2010年广州市将新建过街设施62处,其中地道12处,天桥50座。
停车设施。在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有效协调动态、静态交通之间的关系。在适应道路交通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和实施相应的停车系统,保障公共交通主体地位,引导市民选择合理的交通出行方式。平衡城市停车设施供应,合理规划建设新旧城区停车设施。拟定2006年~2010年期间规划建设路外公共停车场25个,泊位5290个。
道路交通管理。保持道路交通畅通,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通过完善不同等级、功能的道路布局、合理安排组织过境交通、综合制定全市性的货运交通管理政策,进一步减少道路交通对市民居住、工作的影响。建设大型区域货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及加强行业整治。改进单向交通系统,推进摩托车管制、货车管制,加快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继续完善“广州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近期实现一个中心——广州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中心、两套网络——光纤通信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两个平台——交通管理综合信息交换平台和非公安信箱系统数据交换平台以及15个子系统。
升级改造道路交通信号,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路口基本实现SCATS系统控制。
3.2. 公共交通
轨道交通。“十一五”期间,推进二号线延长线、三号线、四号线、五号线、六号线、八号线延长线、九号线等城市轨道线路建设,续建广佛线,开通广州—新塘市郊客运线。到2010年,开通长度为250公里左右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积极规划建设以轨道交通枢纽为中心,包括公路主枢纽、公交、出租车、自行车等换乘方式构成的“一体化”换乘枢纽,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客运骨干作用。
常规公交。加快公共汽车站场建设步伐,完善公共汽车线网布局,加强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构筑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格局,加快港湾式公交站、出租车停靠站、公交专用道的建设。进一步落实并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在政策、措施、管理等方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举措,完善公共汽车专用道路规划,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供有利条件。加快公共交通新技术的应用,运用GIS、GPS等提高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水平,推广LPG清洁公共汽车的使用,发展绿色公共交通。
快速公交(BRT)系统。通过引进BRT系统解决广州城市道路交通和公共交通的部分问题,如提高公共汽车运营效益、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改善道路交通秩序等。通过科学论证,选择部分轨道交通空白地带的客运走廊进行BRT的试点。
3.3. 客货运枢纽
公路客运枢纽。至2010年,规划新建改建7个公路主枢纽客运站场。改建中心客运站、窖口客运站,扩建黄埔客运站、永泰客运站,新建江夏客运站、南沙客运站、新塘客运站。
公路货运枢纽。广州市将对几个规模较大的货物运输、交易集散地进行规划整治,主要包括:增槎路地区、沙太路地区等。“十一五”期间,逐步将规划建设二个国际物流园区、一个区域物流园区以及一批新的道路货运结点设施,主要包括:空港物国际流园区、南沙国际物流园区、白云物流园区(黄金围);建成部分规划的货物流通中心规模,扩建白云货运站,新建市桥、大朗等货运站;以此同时,逐步撤消或迁移货运过渡区内(北环高速公路华南路之间)约44个与城市规划意图矛盾较大的社会货运站场,其中增槎路地区的社会货运站场以迁往白云物流园区(黄金围货物流通中心)为主,沙太路地区、黄石路地区的社会货运站场以迁往白云货运站场、沙太货运站为主。
3.4. 铁路
根据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的需求,2010年前,将建成广州火车新客站以及北起武昌、南至广州新客站的武广客运专线;将建成由两条主轴线(广州至珠海、广州至深圳)和联络线(中山小榄至虎门)组成的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主干架,使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覆盖广东经济最发达的环珠江口核心地区,并形成“A”字形快速轨道线网,有效缓解该地区的交通紧张状况。
“十一五”期间,客运方面,广州将新建广州铁路新客站,改造广州火车站、火车东站,扩建广州北站。
货运方面,重点改造江村主编组站,新建、扩建下元、官窑两个辅助编组站,花都军田集装箱中转站;改造、保留、关闭一批货运站场。
3.5. 航空
进一步巩固全国三大航空门户枢纽地位,建设东南亚中心枢纽;在拓展国际业务、增加门户功能的同时,重点发展国际-国内航空中转及衔接业务,逐步走向亚太乃至全球,最终建成亚太地区大型复合式航空枢纽。
至“十一五”末期,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000-45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达到145万吨;年飞机起降架次34.78万架次。
根据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的需求,“十一五”期间广州白云机场将新建中性货运站场1座,新建和扩建东三、西三指廊及其相应站坪工程,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以及国际航站楼工程等。
3.6. 水路
港口、航道设施。“十一五”期间,广州港的建设重点是以新建扩能为主线,改造和港区功能调整为补充,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强集装箱运输系统、进口油气中转运输系统、煤炭卸船运输系统和粮食、矿石中转运输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南沙港区开发建设,完善港口功能布局,全面建设现代化强港。主要工程有:南沙港区二期工程、南沙港区沙仔岛码头工程、航道二期工程项目、航道三期工程项目、新沙港区二期工程项目、南沙港区粮食码头工程等。
3.7. 管道运输
“十一五”期间输油气管道规划建设重点是:继续完善“珠三角成品油管道项目”完成其配套附属设施以及油库的建设工作,满足广州市油类运输的需要。逐步提高管道运输占整个油类运输的比率,力争到2010年管道运量达到560万吨。使油类物品的运输达到安全,快速,经济,大运量的目标。继续完成广州市天然气利用工程,争取项目2006年建成投产,2010年达到年利用5.7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设计规模。加大对管道运输应用领域的科学研究力度,争取管道运输在非油类物品的运输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