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总网 > 地区特色 > 广东 > 广州 > 地区发展 >
  推荐资讯
广州:南沙将建
按进度,南沙13条重点河涌可在明
[更多]
  ·广州市政府实施特色管理办法出钱
  ·广州:南沙将建滨海特色沙滩浴场
  ·广州城建:中心城区现代特色服务
  ·现代特色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互动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广州—
  ·建设万亩果园城市湿地,打造&quo
  ·建设“轻型化”城市中心 ——广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描绘广州
  热点资讯
·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
·广州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
·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与“一
·广州市重点发展区建设——优化城
·建设万亩果园城市湿地,打造&quo
·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广州: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层面
·广州市面向亚运会的场馆设施规划
·广州市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措施
·“十一五”广州市发展规划的指导
  服务中心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地区发展
  广州城市生态建设——最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的山水型生态城市
时间:2009-07-11
 

 

 


  1. 建设目标

  

  建构与城市建设体系相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形成城乡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城乡生态良性循环,形成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保障、促进、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把广州建设成最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的山水型生态城市创造条件。

  2. 政策措施

  

  “十一五”期间,广州将按照这一战略目标的要求,通过继续实施“青山绿地工程”、“蓝天碧水工程”、“市容美化工程”、“亚运场馆环保工程”等四大工程,以山、水、城、田、海为基础,构筑“一环两楔”,建立“三纵四横”,打通“生态廊道”,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体系,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推进污染控制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加大珠江、流溪河整治力度,大幅增强河涌截污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城市公共交通全面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强环境噪声整治和重点工业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3. 重点工程

  3.1. 继续推进“青山绿地”工程

    

  以“山、水、城、田、海“的自然生态格局为基础,构筑两道“绿色生态走廊”,打通纵贯南北的“生态通道”,保护三个“城市绿心”,建立各组团间的“生态隔离带”,建构广州市域“三纵四横”的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体系,形成山水型生态城市的基本构架。

    

  主城区开展海珠区果树保护区、东圃城市组团隔离绿带、芳村花卉保护区等节点地区建设和保护工作;广州北部帽峰山森林公园、芙蓉旅游度假区(包括王子山森林公园)、九龙湖旅游度假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包括黄龙湖森林公园)、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旅游度假区、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包括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天湖旅游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包括高滩温泉、大封门森林公园)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八大旅游区打造成为广州的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强化南部地区生态廊道建设,通过建设和保护莲花山、化龙农业大观、南沙湿地公园、铁路新客站周边生态保护绿地等逐步建成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生态廊道网络。

    

  森林公园建设:到2010年末,使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在38%,生态公益林面积保持在15.94万公顷,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0.01%。批建森林公园总数达到50个,森林公园总面积达到80000公顷。

    

  中心主城区以帽峰山、天鹿湖、火炉山、龙洞、凤凰山和龙头山等6个森林公园的建设为重点,并建设好亚运场馆附近的大夫山和滴水岩等森林公园;南沙副城区以滨海湿地红树林森林公园的建设为重点;花都副城区以王子山森林公园为建设重点;从化市以流溪河、石门两个国家级和风云岭森林公园的建设为重点;增城市以大封门、白水寨、白江湖和蕉石岭等4个森林公园的建设为重点。

    

  城区园林绿地建设:启动实施第二期“青山绿地工程”城区园林绿地建设工程,主要是完善城区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居住区绿地、建设项目附属绿地、生态景观绿地的建设。到2010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对于环城高速公路两侧绿化隔离带、北二环高速公路内侧300米以外侧500米的绿化隔离带,进行长期控制,短期分区段实施,逐步增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提高公共绿地面积。重点项目包括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公园、瑞宝公园、江湾桥绿化广场、越秀南公园、永安横公园、仁济公园、大新公园、东风中万安南绿化广场、西湖路绿化广场、增埗公园二期、斗姥宫绿地、小桥绿地、文盛庄文体绿化广场、潭村庙岗公园、火炉山城市中央休闲公园、海心沙绿化广场、东沙公园、鹅潭公园、大学城濒水湿地、南沙新垦湿地公园、花都马鞍山公园等。

    

   城市生态修复工程:继续加强采石场生态修复工作,2006年在全面完成338个采石场关闭的基础上,进行其中100多个采石场的生态复绿,防止水土流失。

    

  结合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河涌截污以及河涌的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河涌整治与生态修复建设工程,对河涌进行堤岸和两岸绿化,尽可能建设生态河堤,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

  

  3.2. 继续实施“碧水蓝天”工程

  

   (1)水环境治理

  

  水源保护:加强水源保护,以流溪河、珠江西航道、沙湾水道和东江北干流、增江等河段的水源保护区的综合整治为重点,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进一步开发西、北江水源,形成多水源的城市供水格局。提倡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的生态城市,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心城区以流溪河水系、东江北干流及西、北江主干流为饮用水源地,划分水源保护区,江村水厂地下水源作为应急水源加以控制;番禺区以沙湾水道、顺德水道为饮用水源;花都区以白泥河、流溪河及秀全水库、羊石水库、六花岗水库、芙蓉嶂水库等为水源,预留九龙潭水库、福源水库、三坑水库等为远期取水水源。

  

  改变流溪河水库、新丰江水库功能,以供水为主。对现有库坝、调蓄工程实施联合调度,进行供水能力挖潜,强化其城市供水与调蓄功能;在具备建库条件的地区,加强水库建设,扩大水库的调节功能。

  

  污水处理:污水治理的总目标:规划至2007年中心主城区(番禺区除外)、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管网覆盖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所有污水处理厂远期均应达到二级处理。番禺区、花都区、萝岗区2010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南沙区要求达到100%),以后逐步提高。

  

  城区主要河段水质目标是:在2005年~2010年,流溪河、沙湾水道、东江北干流及西航道达到II-III类水质,前航道、后航道达到III-IV类水质,黄埔航道达到IV类水质,蕉门水道达到III类水质。

  

  城市污水实行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重点建设区域性大型集中污水处理厂;排水体系以雨、污分流制为目标。新区开发建设实行分流制,旧城区结合改建逐步实行分流制。将生活污水及性质相近的无毒工业废水集中统一处理,有毒、有害的工业污水应自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城市污水处理厂收集范围内,原则上不再分散建设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厂。

  

  继续完善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其中包括:猎德三期、大沙地首期、九佛、龙归、竹料、石井污水处理厂。并建设花都西区和莲塘、番禺市桥、大石、钟村、石碁、南村、广州新城、潭大灵及南沙黄阁、深水港区等污水处理厂。

  

  河涌整治:对中心主城区的河涌水系进行梳理,使河涌水系间连通形成“活”水,梳理后使河涌形成四组水网络,长度增加12.55公里,水面增加23.16平方公里。

  

  继续整治荔湾湖、流花湖、东山湖和麓湖,加强水库、湖泊的保护,改善水质。通过河涌、人工湖的整治工程,增加来水补充,恢复和保护河涌、湖泊的自然生态,营造亲水环境,建设岭南城市优美的滨水景观。

  

  以珠江广州河段、市区河涌和城乡结合部的河涌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河涌的截污整治工程。主要通过河道截污、清淤、补水、岸上绿化、清拆河涌两边的违章建筑,加强河涌水面保洁净化等措施,消除城市内河涌黑臭现象,修复河涌生态环境。计划于2007年前完成116条河涌的截污,2009年前力争完成全市河涌的综合整治工作。

  

  (2)大气环境治理

  

  清洁能源推广使用。2010年广州市中心组团八区基本普及天然气,供应范围包括广州市中心组团中的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海珠区全部,白云区大部。逐步以天然气替代油制气。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城市外围高压干线管道118公里,中压管网430公里;东、南及南沙3座接收门站;土华、太和、吉山、田心及位于东门站内的五座高中压调压站,燃气调度中心及后方配套设施、预留CNG汽车加气母站。高压天然气经调压后接入城市中压管网,中压管网采用中压A级配气,总长度711公里;用户供气系统及燃气调度中心。

  

  2010年完成天然气置换工程,完善城市燃气管道网配套。继续扩大城市供气范围,提高城市气化率。在城市燃气管道尚未到达的村镇地区设置瓶装液化气供应站。。

  

  废气治理:巩固“十五”期间重点工业企业延期脱硫工作成果,全面完成现有燃煤燃油火电厂脱硫工程,同时加强工业企业的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工作。大力治理现有水泥企业的粉尘污染,所有的火电厂和大中型工业锅炉安装高效除尘进化设备,并使用烟尘在线监测系统,城市控制区覆盖率保持100%。

  

  大力发展使用替代燃料、清洁能源的公共交通工具,加强饮食服务业的规划控制,加强对产生臭气影响周围人居环境的单位、设施、活动的规划控制。

  

  (3)噪声污染治理

  

  结合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建设区域环状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市域生态廊道网络,为广州城市声环境分区控制奠定完善的空间基础。

  

  不断完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加强各级城市组团的建设并逐步完善其功能,形成核心、组团式的大都市空间布局,从而减少各类通勤交通,减少道路噪声污染源。建设以快速交通为骨干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控制城市道路噪声源的增长。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道合理的防噪声距离,对城市各级道路设置防护绿地或严格按照“道路边线退让间距规定”进行建筑后退道路边线控制,减少道路交通对周边功能地块的噪声污染。对穿越居民区和声环境敏感点的道路,应安装隔声屏障或铺设沥青路面,以减少交通噪音的干扰。

  

  通过编制各项用地专项规划,合理安排各种用地布局,避免或减少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相互之间的干扰。

  

  (4)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到2010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初步建成覆盖大广州的现代化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系统和以“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综合处理”为特征的现代化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重点完成兴丰垃圾卫生填埋场扩容工程、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厂扩容工程、兴太三路延长线工程(垃圾运输道路)、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首期工程、李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番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南沙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花都狮岭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容改造、广州市建筑余泥渣土综合处置场、江高和大沙地粪便处理站等大型环卫工程项目等的建设;征地建设第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完成广州市废弃物安全处置中心的建设,对大田山、李坑垃圾填埋场实施封场复绿工程。

  

  完善城区生活垃圾压缩站、公厕等环卫设施布局与建设,到2010年基本建成金沙洲居住新城生活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系统工程;建成200座垃圾压缩站;新建城市公厕300座,改造大修公厕250座,使全市环卫公厕数量达到1000座以上。

  3.3. 加强市容美化工程

  

  综合整治重点区域的城市环境。2010年之前,完成亚运场馆、国际会展中心、新机场、铁路新客站等重点区域以及各大旅游景区周边环境的整治。

  

  综合整治“城中村”环境卫生。按照街区管理的要求,完善“城中村”的垃圾压缩站、公厕等环卫设施,落实环卫保洁制度,清理卫生死角,清拆违章建筑。

  

  整治闲置地块和“烂尾楼”。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对已确定为闲置地块和“烂尾楼”的开发项目,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继续推进并在2010年以前完成中心城区闲置地块和“烂尾”楼盘的清理。对短期内不能重新启动建设的项目,抓好环境卫生的整治和立面景观的整饰。部分有条件由政府收回的,改作绿化建设用地。

  

  继续实施“光亮工程”。实施《广州市道路照明工作规划》,推进“光亮工程”,完善路灯照明设施,改善照明集中监控系统和路灯节能系统,协调解决路灯建设与环境改善的问题;在完善珠江两岸、环市东路和天河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灯饰景观建设的基础上,推进珠江后航道、白云山、各个“窗口”地区和交通主干道的灯饰景观建设,提高照明度和灯饰景观水平,改善城市的夜间形象。

  

  塑造城市重要区域的标志性景观。在进一步改善环市东路、天河北路、北京路和下九路等重点区域的市容景观的同时,重点塑造珠江新城CBD地区、琶洲会展中心周边地区、白鹅潭周边地区等区域的景观,在重要区域内综合进行绿化广场、城市色彩、城市家具、户外广告、城市雕塑、步行系统等多系统的整治和建设,使上述区域基本形成兼具现代化国际品味和地方特色的城市形象,成为未来城市面貌全面改善的样板区。

  

  改造街区形象、塑造道路沿线景观。继续对城市出入口道路的景观进行改造;对交通主干道两侧、商业街区的建筑物立面进行改造整饰,对交通主干道全面改铺改性沥青;对东风路等城市主干道沿线的城市形象重新规划设计,整饰沿线建筑物立面和灯饰。

  3.4. 开展亚运场馆环保工程

  

  在2010年亚运会之前,亚运场馆与赛区采用环保材料、清洁能源、清洁交通,做好绿化环保工作,主要包括新建场馆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技术手段,辅助设施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包括亚运中心赛区、各场馆的路灯、草坪灯、公共厕所照明、绿地灌溉等;亚运村洗浴热水供应采用太阳能集热管技术,利用清洁能源满足各种建筑供热制冷需要;亚运赛区内采用零排放车辆和超低排放车辆。建设中将采用各种节水、节能建筑材料和设备;亚运中心赛区的绿地灌溉、洗车、冲地全部使用处理后的中水或污水;保证亚运赛区内水面水质;在比赛场馆周边建设大型节水型绿地。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 关闭 ]  
  上一篇: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发展格局
  下一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现“岭南古都”的风貌
  相关链接
·广州市政府实施特色管理办法出钱
·广州:南沙将建滨海特色沙滩浴场
·广州城建:中心城区现代特色服务
·现代特色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互动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广州—
·3600亿点燃激情时代 绿色电网—
·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建设万亩果园城市湿地,打造&quo
·建设“轻型化”城市中心 ——广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描绘广州
·广州市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措施
·广州市面向亚运会的场馆设施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现“岭南
·广州城市生态建设——最适宜创业
·广州市综合交通发展——一体化发
·广州市重点发展区建设——优化城
·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与“一
·“十一五”广州市发展规划的指导
·“十一五”期间城市规划面临的机
·广州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
·广州城建:拉开建设,优化布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