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农民的生活比城里人还要安逸得多了。”站在刚刚竣工的小楼前,乐至县童家镇伍家寨村村民赵军乐呵呵地说,“这都得感谢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的重视,才使农村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啊!”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资阳设地建市11年来,乐至统筹城乡发展,扭住农民增收核心,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全县农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2008年,乐至实现农业总产值44.52亿元、农业增加值2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粮食总产量34.63万吨、争取涉农项目资金1.97亿元、招商引资一产业到位资金6.27亿元,实现了农业经济大跨越。
打造畜牧强县 构筑农村经济发动机
乐至县四海发展实业公司总经理孙秀芳感慨地说:“我们四海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是蓬勃发展的畜牧业为我们公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啊!”
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比例是划分传统农业和现代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乐至通过实施畜牧业“168”工程、“双百万”工程,大力推行“六方合作+保险”机制和“三级良繁+合作社”、“生态养殖+绿色种植”模式,推进牧粮、牧果、牧林等互动发展,使农业项目与现代畜牧业发展有机融合、高效对接,形成了以牧旺养殖场、宏椿养殖场、鸿福养殖场为龙头带动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
2008年,全县新建成1200头原种场4个、600头原种场6个、存栏母猪30头以上的二级扩繁场79个、集中育肥养殖小区135个,建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大中型养殖场30多万平方米,实现生猪出栏120.03万头、山羊出栏98.04万只,肉类总产量达12.03万吨,畜牧业产值实现24.36亿元。今年1—3月,出栏生猪31.6万头,出栏山羊30.1万只,畜牧业肉类总产量达3.3万吨,畜牧业产值实现6.4亿元。畜牧产业发展已成为乐至农村经济发动机。
发展特色农业 构建产业化强县
“靠这片油桃林,我家一年收入不少于1万元,比种庄稼要划算得多。” 望着林茂果密的油桃林,童家镇乐善村村民唐大娘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按照“大调结构,调大结构”的产业发展思路,乐至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狠抓特色农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通过开展良种良繁配套,推广抗旱节本增效新技术,旱育抛秧推广面达90%以上,建立地膜玉米10万亩,秸秆露地栽培玉米6万亩,推广面达60%以上,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水稻突破攻关780公斤/亩、玉米突破攻关730公斤/亩,为大面积平衡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2008年建立优质粮油基地36万亩,粮食实现总产34.63万吨、油菜2.87万吨,是全省产粮产油大县。农业品牌创建取得新突破,“家乐美牌”菜籽油、“金锄头牌”大米、“七芯莲牌”藕粉、“蚕丝牌”蚕丝挂面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阿魏菇”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以现代畜牧业为突破口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而带动中药材、速生林、青花椒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户、市级31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36个,带动社员农户7200个,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的现代农业格局基本形成,推动着乐至的农村经济快速向前发展。
做强蚕桑经济 筑牢特色骨干产业
“栽桑养蚕,一树桑叶一树钱”、“一亩桑园顶十亩庄田”。东山镇大茅坪村的蚕农梁能文兴奋地说:“靠养蚕,我一年的收入就有13000余元。”
蚕桑产业就是乐至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一直以来,乐至都将蚕桑产业作为县域经济中的特色骨干产业,通过扩大种植规模,提高蚕桑种养水平,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增加农民收入。蚕桑行业总产值已达到了5.62亿元,蚕桑生产规模在全省排序也由1978年全省第17位升至全省发种第一、产茧第三,成为了四川重要的蚕桑大县。
至2008年末,全县桑园面积已达15万余亩,桑树总量达到1.5亿株,打造了3个蚕桑产业经济带,1个蚕桑科技示范园,有蚕桑基地乡镇15个。仅2008年,全县就发种164900张,产茧47961吨,蚕茧产值7212万元。有116个村的蚕桑生产年收入超10万元,户平收入达1442元。
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全县蚕桑综合加工利用产业的快速增长、扩大,延伸了蚕桑产业的发展链条,启动了乐至蚕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红旗丝绸、隆泰丝绸、祥飞丝绸等丝绸加工企业,已成为乐至“西部纺织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顺达木业公司、通世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工业园区,也开启了县内蚕桑副产物综合加工利用的序幕……到2008年,乐至丝绸企业产值达到了3.65亿元,蚕桑副产物加工企业产值达到了1.15亿元。
内联外输 打造劳务经济强县
“我在宁波打工近十年了。今天我是专门回乐至来买房的,春节时我还准备买辆货车来跑运输!”正在乐至魅力新城看房的张双宝对记者说,“像我这样的打工仔,我们村就有几百人。”
围绕打造全省劳务经济强县,乐至坚持输出、转移并举的方针,扩大农村劳务输出规模,稳定劳务经济。仅2008年,全县共输出和转移农村劳动力26.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3.8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实现1840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2%;培训农民工1.91万人,其中完成技能培训1.48万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35.83万人次。今年1-3月,输出和转移农民工2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8亿元。目前,乐至的劳务产业日益发展壮大,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在破解“三农”难题,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拓展城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乐至还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培训月”活动,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县委政府从各个方面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并引导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截至今年8月,有170个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家,创办了101个企业,带动了1000余户农户致富增收,目前,实现1.3万人失业返乡农民工再就业达12360人,确保了劳务经济的总体稳定,为加快实现劳务经济强县起到了一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