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继寿
四川地区为盆地构造,常年阴雨潮湿,太阳能如何在此发挥功能。
“不是说没阳光太阳能就不能发挥作用。”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仲继寿说,四川地区最大的问题是闷热、潮湿、气压低。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通风最关键,在这里,太阳能建筑最主要的便是解决自然通风、除湿降温问题”。
仲继寿介绍,太阳能有着广泛的含义,所有的化石能源、空气流动都来自于太阳。比如如果冬季风速大于5米/秒,人们就会感觉寒风刺骨;如果夏季风速小于2米/秒,表皮换热速度就慢,就会使人中暑;而太阳能建筑通过合理的设计能解决这些问题——窗户并不是开得越大就越凉快,而是将室内的通风路径、门窗位置和空间布局关联起来,达到加强通风的目的,这种技术被称为被动式设计技术。还比如房子之所以要南北通风,是因为在太阳的照射下南面温度高北面温度低,从而形成风压或热压,为自然通风创造动力。一些绿色建筑都带烟囱,道理何在?这些烟囱并不都是用来排烟的,而是用来通风的,通过一定高度的烟囱可显著提高通风热压的平衡点,达到强化通风换气的目的。如果热压的平衡点低了,便不可能实现通风。
长江流域素来气候潮湿,应对潮湿的办法就是可将建筑物适当架空,让空气在建筑物底部流通起来,达到除湿目的。空气要流动,要么靠风压要么靠热压,而通过建筑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去创造风压和热压,就可以创造一个让人们舒适的环境。仲继寿说,“南北方在太阳能建筑上的思路策略是不一样的,南方主要是解决除湿和降温问题,这就需要通过设计屋面构造、地面构造、墙面构造、平面布局、院落布局、绿化方法、水池位置以及使用的材料等予以解决。在南方解决了除湿、通风问题,太阳能建筑就达到了目标”。
仲继寿认为,推广太阳能建筑可进一步降低建筑能耗和运营成本,是灾后重建值得借鉴的一种建筑形式。
农村急需普及“绿色生活”
对于太阳能建筑,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调研室主任徐晓东认为,目前有3个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在农村如何利用太阳能;对城市既有建筑如何利用太阳能;以及太阳能相关设备的开发和研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正在向城市的生活方式转型,比如冬天取暖,以前都是烧炭,夏天为了凉快要扇扇子。现如今,有的农村地区也开始普及空调了,这就必然会对我国的能源消耗提出巨大挑战,因为农民是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徐晓东说,“如果不寻找一种新的能源途径,必然会造成越来越紧缺的能源现状。农村目前正在面临能源的转型,我们应高度关注农村能源发展的走向。通过此次竞赛,希望能够引导农村能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仲继寿说,在农村普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建筑大有可为空间。“过去的能耗之所以不大,是因为过去使用的是生物能技术,如沼气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开始逐步推广燃气、煤电,这使得农村的生活能耗尤其是化石能源消耗占整个农村能耗的比例在逐年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