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倒下了,这一次情况似乎不妙。乐观地估计,半年后可重返赛场;悲观地估计,整个职业生涯会受到严重影响。
一道裂缝,是左脚骨头上的一道裂缝,击倒了强大的巨人。从医学上讲,这是“应力性骨折”,即不是一次外伤导致的骨折,而是长期超负荷累积的结果。通俗点说,姚明是被累伤的。而这已是姚明连续三个赛季出现骨折伤情。
姚明的累,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NBA超高强度的比赛,对姚明是个巨大的考验。或许是人种的差异,姚明对高强度比赛的适应能力,要比黑人球员差。姚明的父亲,曾亲口承认这一点。而姚明2米26的身高和135公斤的体重,更是让他承受了比任何其他球员更大的负荷。
除此之外,姚明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多年来,姚明每年夏天都要回国参加国家队备战,遇到世锦赛、奥运会等大赛,备战时间往往长达3至4个月。他是国家队的核心球员,重要比赛,场均上场40分钟左右。
姚明是个好孩子。他的累写在脸上,却很少从嘴里说出来,大多是默默独自承受。尽管他是名副其实的“国宝”,但他在国家队从未搞过“特权”,训练、热身、比赛从来不讲条件。记得巨人仅有的一次爆发,是在国家队一个系列热身赛上,面对偏远的比赛地点和孱弱的对手,疲惫的巨人生气了,抱怨了,觉得自己参加这样的比赛没有必要。
如果姚明的左脚不出问题,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出名了,有钱了,却不自私,不耍大牌,爱国的楷模。不过,当巨人轰然倒下时,这一切都显得苍白。对此,我们除了惋惜,还有必要反思:有关部门尽到保护姚明的责任了吗?
我们喜欢说爱国就是舍小家、为大家,可这仅是针对特定条件而言的,多数情况下,小家和大家并不对立。小家是大家的组成部分,如果人人舍了小家,那么大家就会好吗?我们经历过那个人人忘小家的时代,可那时,我们的大家却很糟糕。譬如对于姚明,给他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甚至是一些“特权”,让他少参加些不必要的国家队训练和比赛,帮助他在NBA打出更好的成绩,创造更大的国际影响,岂不是小家大家兼顾的好办法?
这也让我们想起当年的王治郅。尽管他不听国家队召唤是错误的,但我们也有应该反思的地方。王治郅为了在NBA立足,需要参加夏季联赛,便要求不参加国家队的夏训,而直接参加国家队在美国的热身赛。现在看来,这并不是很过分的要求,是可以进行协商的。而且王治郅水平的提高,也是对中国国家队的更大支持。可惜的是,双方没有达成一致,“坏孩子”王治郅当时也一去不回头。
其实,姚明参加国家队的训练比赛,与姚明在美国打球,一样是为国争光。姚明的价值是什么,仅仅是向美国人证明,中国人也能打NBA?不,姚明已经是一个中国文化符号,他在向美国和全世界展现日益强大和文明的中国新形象。很多美国人,是通过对姚明的了解,才了解了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姚明的球技、敬业、聪明、幽默,改变了很多美国人对中国的固有印象。这样的公关效果,恐怕是你在美国花上几亿美元打广告也换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