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振快(知名历史学者)
一般认为,林则徐禁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英国发动侵略战争是为了合法地销售鸦片。但是,历史实际并非如此简单。英国发动战争,必须得到议会的批准。1840年4月3日议会讨论对华用兵军费案,争辩激烈,4月7日表决时,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这说明,英国议会反战的声音很强,几乎和主战的声音势均力敌。
当时英国政府由辉格党操控,托利党是反对党。反战的托利党议员格兰斯顿说:“在人类历史上,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当时英国国内舆论对这场战争持谴责态度的声音很大。1839年9月《泰晤士报》曾刊登《鸦片贸易罪恶论》等一系列反对鸦片贸易及战争的文章。据1840年颁布的英国蓝皮书统计,该年3月至8月,有关鸦片战争的请愿书有43份,其中支持政府发动战争的仅有2份。一切都似乎说明,这场战争并不是必然要发动的。战争最终能否发动起来,关键的不是主战派的叫嚣,而是议员们的态度。所以,主战派必须提出能打动议员们投支持票的动听理由。
那么,能打动议员们投支持票的动听理由是什么呢?
首先必须明确,这个理由不是中国政府禁烟。英国主战派的代表人物是外交大臣巴麦尊,他在1838—1940年给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信中,多次提到类似“女王陛下政府绝不怀疑中国政府有权禁止将鸦片输入中国,并且有权查获和没收那些外国人或中国臣民不顾适当制订的禁令而输入中国领土内的任何鸦片”的话。因此,中国政府禁烟不会成为巴麦尊说服议员支持战争的理由,而是林则徐禁烟中的一个做法,成了他打动议员们投支持票的理由。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抵达广州。3月18日发布禁烟文告,责令外国鸦片贩子三日内必须呈缴鸦片并签署保证书,保证以后不再贩卖鸦片,若有再贩,“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由于鸦片贩子不配合,3月21日林则徐派兵封锁商馆,断绝饮食供应,迫其就范。到3月25日,大部分烟贩屈服,只有英商仍然坚持。在林则徐下了最后通牒后,3月28日他们终于屈服,同意交出鸦片,但拒签保证书。
林则徐围困商馆、断绝饮食的做法引起了他们的极大不满。1839年11月4日,巴麦尊在给义律的信中附送了一封写给海军部的信件的副本,里面说到,中国政府“对所有居住在广州的英国商人和女王陛下监督采取强暴手段,那些英国商人中有许多是与鸦片贸易无关的,而女王陛下监督是一位与任何贸易都无关的英国官员,它不仅要残酷地饿死那些人,而且实际上开始将那个威胁付诸实行”。1840年2月20日,巴麦尊在《致中国皇帝钦命大臣函》中指责说:钦差大臣“违反国际法,完全无视他应给予一位英国钦命官员的尊重,把该监督以及商人们一并监禁;并且继续断绝他们的一切生活资料,以饿死他们所有的人相威胁”。义律被迫答应交出鸦片,是“为了拯救他那些被监禁的本国同胞的生命”。巴麦尊认为,“女王陛下政府必须首先要求因为对它的官员本人施加暴行从而使英国君主遭受侮辱一事获得赔偿”。
林则徐不会明白,他的这一做法触动了英国人敏感的神经。围困商馆、断绝饮食,威胁生命安全,这在英国人看来是侵犯其人身权,是不能容忍的。英国人从1215年签署《自由大宪章》起,就确立起未经审判,任何人不受拘留、监禁等处罚的原则。这种人身权,与同时确立的财产权(未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成为英国走向现代文明的基石。它们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因而也是最能打动议员的。巴麦尊在议会中与反战派辩论时,正是以英国公民在海外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没有保障,政府必须出面保护为理由。
林则徐是伟大的爱国者,也是他那个时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所谓“夷情”的了解还是肤浅的。作为大清帝国的官员,他对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予保障的意识还很薄弱,因此也就不会意识到地位比天朝子民更低的“夷人”对此会如此看重。因此,如果说林则徐的爱国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高度,那么时至今日,爱国需要超越林则徐的高度。爱国之义,首在建设国家使之富强。而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切实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这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也是国家强大的基础。英国人正是从13世纪开始就慢慢确立起这两项权利,才有后来的民主政治和强盛国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