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赛与荷赛最重要的不同在于:华赛是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
记者:我们知道,在前三届华赛中,您是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而这一届您是评委。可以说,对于年轻的华赛,您是最熟悉、最了解的人之一。在您看来,这一届华赛有什么特点?
徐步:首先是今年作品的来源更加广泛,尽管数量略少于往年,但我感觉今年作品的质量明显要高于以往几年。
记者:“质量高”,是基于一个怎样的标准来说呢?
徐步:纵观本届华赛,从评选出来的作品看,可以说丝毫不比荷赛差;特别是有些重要奖项,我们很多评委都认为,有些照片已经超越了荷赛的水准。为什么呢?作为一项摄影比赛,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要制定标准。本届华赛的评选标准是两个:重大国际事件,重大国际问题。通常人们更关注国际大事件,对于重大国际问题,在其他的一些国际性的比赛中往往被忽略,比如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等等,而对于读者来说,可能他们的关注度更高。
比方说,重大国际事件,除了像“9•11”那样骇人听闻、前所未有的重大突发事件,其他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已经持续了多年,它的影响也持续了多年,还有大大小小的爆炸事件,几乎每年每月每天都在发生,读者已经有一种阅读和审美疲劳。而那些表现国际问题的作品,产生的影响力和震撼力会更大。因为这些问题与我们“地球村”的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它们与我们的生存、发展都有密切联系。那些重大突发事件,尽管对当事者、受害者来说是打击,是伤害,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由于看得多了,由于不是切身相关,它们的影响、冲击就减弱了很多。所以,华赛不仅关注国际重大事件,同时也关注国际重大问题,而且这些国际重大问题是跨国界、跨种族、跨语种的。这是华赛与荷赛的根本差别之处。
记者:但是我们在每届华赛获奖作品中都能看到一些之前已在荷赛中获奖的照片,这该如何解释呢?
徐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有些在荷赛中已经获了金奖、银奖、铜奖的作品,在华赛中又获殊荣,比如《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肖像》,在荷赛、华赛都得了人物类金奖,《库尔德工人党军官》也是在荷赛、华赛都得奖了。但是也有一些作品,在荷赛得了金奖,在华赛中却没有引起评委的重视,甚至在第一轮评选中就被淘汰了。比如中国摄影师方谦华作品《中国万州自然保护区濒临灭绝的植物》。还有新华社记者费茂华的《2007运动瞬间》,是荷赛银奖作品,但这次华赛体育类的作品非常丰富,影像表现也非常有特色,费茂华的那组作品反倒显得没有什么特点,因此在第一轮中就被淘汰了。
记者:为什么荷赛的金奖在华赛被淘汰了?是华赛的水平比荷赛高吗?还是标准不同的缘故?
徐步:这不是水平高低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也不完全是标准的问题。我认为,华赛与荷赛最重要的不同在于:华赛是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它毕竟是在中国诞生,由中国人组织的国际性摄影赛事。尽管13个评委中大部分是境外和国外的,只有6个评委是中国的,还是要坚持中国特色。为什么?因为,只有中国的,或者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照搬照抄荷赛,它就没有特点了,就成了第二个荷赛,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当年在第一届华赛的新闻发布会上,有一位评委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中国人非常谦虚,总是说自己没有经验,自己组织的活动不成熟,总是把荷赛作为崇拜的对象、至高无上的标准。我就是荷赛评委,我认为大可不必。中国人完全应该做自己的东西,你的民族特色、传统特色、地域特色越鲜明,你这个比赛就越有特点,也就越有影响力。千万不能做成荷赛第二。我也是这么认为:华赛应该办成有世界视野、中国特色的国际性摄影比赛。
“首先要以理服人;其次,我们不能迷信权威。”
记者:外国评委占了多数,应该是“国际视野”的一种体现吧。那么中外评委的眼光有差异吗?差异大吗?
徐步:经过几天的评选,中国评委和外国评委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也发现,我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应该说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新闻摄影和国际新闻摄影广泛接触,差距越来越小,在某些方面已经不比别人差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外国评委的专业素养的确是世界一流的,他们都是新闻摄影记者或者编辑出身,对影像有很强的把握能力和鉴别能力,但他们有点过于追求技术而忽略了内容。我认为他们的眼光是有局限性的。
中国评委就考虑得更加立体。我们认为“内容为王”,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一幅好的新闻作品是独特的内容和完美的形式,或者充满个性的形式,两者相结合的产物,缺一不可,而以内容为先。有些作品并非出自专业摄影师之手,从技术层面来讲并不是很高超,但是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本质,在形式上又能够打动读者,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为什么?这就是内容的力量。当然作为新闻摄影作品,光有内容是不够的,有一些很好的题材没拍好,同样也得不了奖。“最佳”的标准还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中国评委视野更开阔,我们不仅仅是新闻记者,还是媒体管理工作者,有的还有在国外工作的经验。可以说中方评委的综合素质比较高。中外评委还有一个差异:外国评委过于强调主观意识。个别外国评委认为新闻作品是个人主观活动的结果,是个人意志的表现。我不能认同这种观点。新闻作品中有个人主观意志,个人情感色彩,但我认为意志、情感必须通过客观的存在来表现。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现场,那纯粹就是唯心的。整个活动应该说是非常公平、民主、客观的。民主对评选来说,就是投票,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对评委来说,就是讨论、沟通,通过讨论与沟通趋于大同。即使不能趋于大同,大家也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让投票产生结果。
记者:但是外国评委数量多,中国评委数量少,那么在投票中会不会总是外国评委的观点占了上风?
徐步:有一张照片,表现跳水的,外国评委一致说好,我说不好。我的理由是:新闻摄影作品一定要创新,要与众不同。这样的照片,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我就在路透、法新、美联社记者的作品中看到过了。如果这张照片获了奖,就说明我们评委的眼光太浅,见的世面太少了。他们说,中国跳水是强项,你们中国人觉得司空见惯了,但我们还是觉得新鲜。没办法,就投票。一投票,那张作品没过去——表面上他们没接受我的观点,但实际上我还是说服了他们。与外国评委交流,我感觉,首先要以理服人;其次,我们不能迷信权威,尽管摄影术是舶来品,是外国人发明的,但是现在我们在很多方面并不比他们差。“有震撼力的语言,非新闻摄影作品莫属。”
记者:那么这次中国摄影师获奖情况怎样?
徐步:这次一共是60多个摄影师获奖,中国摄影师占了几乎一半。这反映出中国新闻摄影的水平在提高……
记者:这个比赛是“国际”摄影比赛,如果中国摄影师得奖比例太高的话,会不会让人家觉得是中国人举办比赛,中国摄影师占了“地利、人和”?
徐步:不会。评选是无记名投票,投票时不知道是中国摄影师拍的还是外国摄影师拍的。而且外国评委占多数。中国摄影师获奖多,也说明中国参与摄影、投稿的人多。得奖是和稿源成正比的,来的作品越多得奖机会越大。另外中国人拍的照片,外国人看了也觉得新鲜——题材新鲜,表现手法新鲜。而且,中国摄影师很多照片拍得非常好,把握瞬间的能力丝毫不比外国摄影师差。连外国评委也说,中国经济发展了,中国影响力增强了,没想到中国的摄影技术也在提高。另外,国际题材的奖大部分是外国记者获得的,中国题材则是中国摄影师获奖。这也说明,首先你要了解你的拍摄对象,好的作品取决于摄影师对被拍摄对象的了解,他对某一个报道领域的经验,与他的表现手法。说到底,是影像力:你的作品放在那里,能不能引起共鸣?有视觉冲击力、震撼力的图片,才是好图片。而且,有震撼力的语言,非新闻摄影作品莫属。比如这次生活类单幅作品,参评作品有500多张,要从中挑出金银铜奖三张照片。这个过程应该是很漫长、很辛苦的。但是工作流程非常快,为什么呢?照片放第一轮的时候,评委们就只挑出了5张照片——不是好的照片,根本就很难打动评委。有时候还可以“吃回头草”,哪个评委觉得有好照片漏了,可以再“捞”回来,但一定要得到多数评委的赞同。基本上好照片是跑不掉的。应该相信评委,相信公平——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好中选优,优中选极。“如果没有‘真’,新闻摄影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记者:此次华赛评选中爆出了“造假”纷争。对此评委们是怎么看的?
徐步:维护新闻真实性的问题,无论中方评委、外方评委,都非常重视。PS(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的普及,已经给新闻真实性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中外评委一致认为,PS的处理是有底线的:首先不能改变事实,其次也不能改变影调,第三,不能做“加法”——不能无中生有。只能调整反差;可以做剪裁,但不能把画面中的某个部分给拿掉。新闻摄影的传统准则一定要坚守,这个不能作任何让步。新闻摄影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而且还有一定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的“真”,如果没有“真”,新闻摄影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从事新闻摄影的人一定要坚守这条底线。现在出现了这种现象:事件发生后,因为没有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图片,有些媒体就采用所谓“电脑创意图片”,其实是合成的、制作的图片,比如表现爆炸,弄一辆汽车,一团火,地上躺几个人……我认为,坚决不能用这种“创意图片”,不能以假乱真。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注意到,本届华赛没有像前三次比赛或者荷赛那样,产生一张“年度照片”。这是为什么?
徐步:“年度照片”其实已经产生了!这项评选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把所有的工作人员和采访的记者全部给“清场”了。目的是制
造一个悬念——这个悬念将在5月份举行的“华赛获奖作品颁奖晚会”上正式宣布。就好比是奥斯卡颁奖,获提名者不知道本人是否获奖,一旦在现场宣布他获奖,他会喜出望外,惊喜万分。现在大家可以猜一猜,你觉得眼前这些照片,哪一张会得到“年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