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中国前驻多国外交官 丁原洪
时间:2009年5月25日10:00
简介:丁原洪大使是我国资深外交官: 60年代,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参加中苏边界谈判;70年代,参与并见证了中美建交全过程;80年代,任驻联合国、瑞士、比利时大使; 90年代,任外交部大使,负责亚欧会议。有着近60年外交经历的丁大使如何看待中国外交60年所走过的道路?他为何认为60年来“不干涉”是中国外交最可贵的地方?
中国网: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网,这里是中国访谈·世界对话。今天做客中国访谈的嘉宾是我国资深外交官丁原洪大使,丁大使在60年代参与了中苏边境谈判,70年代见证了中美两国建交全过程,80年代他又任驻比利时、驻瑞士大使。细算起来,丁大使的外交生涯已经差不多有60年了,今天丁大使将带领我们一起回顾中国外交的60年。
丁大使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访谈做客。
2009-05-25 09:50:40
丁原洪:
你好,很高兴。我从1952年进入外交部以后,一直到现在没有离开过外交工作。虽然现在退下来了,但还是在从事一些国际问题研究。时间算起来差不多将近60年。我很幸运,从参加工作以后,基本上参加或者是介入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重大的外交事件。
如果简单说一下,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可以经过几个阶段。一个是1952年进入外交部,一直到60年代初,因为当时我们的外交主要是同苏联,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搞友好工作,这也是我们外交工作的重点。这十年我大致参与了这方面的工作,具体就是负责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往来工作。
2009-05-25 09:51:13
丁原洪:
1960年,中国同苏联之间先是由于意识形态问题,后来发展到国家关系上出现了问题。中苏两国过去是两个友好国家、同盟国家,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在那个时候,中央决定在外交部成立一个中苏边境办公室,来处理有关中苏边界的问题。当时由于双方关系的恶化,在边境上不断发生一些事情,而且中苏边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009-05-25 09:51:40
中国网:
这个时候做这个工作是不是难度比较大?
2009-05-25 09:51:55
丁原洪:
是的。客观地讲,从1949年建国以后,因为国家精力有限,而且过去两国很友好,所以对边界问题还没有来得及考虑。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需要提上议事日程,所以我们一开始就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就是要搜集有关材料。因为现在有关中国同苏联之间的边界问题很多都是清朝时期定的条约,定下来以后边界什么情况都不太清楚。
由于历史的时间很长,有关资料也不全,所以在当时成立了办公室,工作确实是很艰苦的。一个是要到各有关资料库,包括到清史馆等大的图书馆,还有国外的一些图书馆搜集有关材料。另外,就是要到边界线上看一看。我当时是管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条大江的边界,我记得在60年5月、6月份时专门坐很小的铁皮船到边界看。那个时候是比较艰巨的。
2009-05-25 09:52:17
丁原洪: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在1964年的时候,中国同苏联之间举行了第一次有关边界问题的谈判,这个谈判是秘密举行的,没有公开,那个时候我就参加了这个会议。
2009-05-25 09:52:33
中国网:
谈判的过程艰难吗?
2009-05-25 09:52:45
丁原洪:
当时政治气氛很差,双方正好在理论上的分歧,包括意识形态的分歧、国家关系上的紧张,应该说不是那么容易的,争来争去得不出很大的结果。由这些可以看出,任何问题要解决,双方必须要有政治上的意愿。所以在那种气氛下很难。虽然争吵很激烈,没有取得很多进展,但是双方都不愿意停止这个谈判。谈了大概半年以后,因为是在北京谈,苏联方面要求回国,所以暂时休会,后来这个会议基本上停止下来了。在国内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个谈判等于是中断,但是没有破裂。
2009-05-25 09:53:10
丁原洪:
到1969年发生了珍宝岛事件,就是在乌苏里江的一个岛上,中国同苏联的军队发生了武装冲突,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在这种形势下,双方觉得还是要重新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首先要缓和边界上的紧张局势。因为从双方来讲,都不希望由于边界问题把双边关系搞得更加恶化。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才有了周恩来总理同苏联的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在北京机场长时间的会谈。那是发生在9月11日,双方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最后达成了一个协议,现在叫做共识,就是恢复双方之间的边界谈判,副外长一级的。这个谈判在69年10月20日开始,所以第二次又开始了谈判。
2009-05-25 09:53:21
丁原洪:
但是当时整个两国的关系没有缓和下来,而且苏联也是正在扩张的势头上,同美国争夺霸权很厉害。在这种情况下,谈是谈了,但是没有解决问题。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一直到前些年两国关系缓和下来,双方也有意愿,才通过我们所坚持的所谓“互谅互让”的原则取得了解决。
所以60年代,我主要是参加了两次边界谈判,另外是处理了有关边界上的事件,包括珍宝岛事件。到70年代,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2009-05-25 09:53:33
中国网:
您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移是吗?
2009-05-25 09:53:52
丁原洪:
是的。在71年的时候,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恢复。实际上就我们来讲,事先没有完全预计到,包括当时美国阻挠我们进入联合国的时候,它也没有预计到,我们没有预计到这么顺利。因为当时美国还是不想让我们进去,所以它想搞“两个中国”的方案或者“一中一台”的方案,这是我们坚决不同意的。但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像非洲,还有一些国家,经过反复的斗争,那个时候我们还在联合国之外,经过几次投票,最后使美国都大吃一惊,我们终于获得了通过,把它的方案打掉了。
2009-05-25 09:54:05
丁原洪:
那个时候会已经开了一半,我们最后接到通知,说中国的合法地位得到了通过,原来蒋介石的代表被赶出了联合国。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情,这个事情我也有幸参与了。临出发之前,中央领导同志开会,说考虑到这是我们第一次到国际场合阐述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出去之前准备了一篇稿子,我们团长代表新中国发言,这是中国的声音。
2009-05-25 09:54:20
丁原洪:
总理临时决定,让我从中苏谈判那边参加联合国的会议。当时我的任务主要是为团长就不同的议题来起草我们的发言稿。经过一个多月这个会议开完以后,我没有留在那里,一部分人留在那里常驻,我又回来了。回来之后,正好国内在准备尼克松访华,所以中央决定说你不要做苏联工作了,去做美国工作吧。因此在70年代,我基本上是作为美国处处长,从尼克松访华一直到中美正式建立关系我都经历了。
2009-05-25 09:54:31
中国网:
您刚才说那个时候西方很多媒体和西方人对中国外交官是一种很好奇的态度,您是不是感触也很深?
2009-05-25 09:54:43
丁原洪:
那个时候很受世界上的关注,那个时候我们到美国没有直达飞机,国外航线只有一个,就是法航,从上海到巴黎。我们当时坐了自己的专机到上海,然后坐客机到巴黎,在巴黎再换乘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到纽约去。去的时候住在联合国附近的旅馆,去的这一路上就有记者尾随着我们的代表团,要对我们的团长乔冠华同志进行采访。
2009-05-25 09:58:24
丁原洪:
等我们到纽约的时候,机场上的记者很多,那个时候不存在什么欢迎群众,都是媒体的人,所以一直到旅馆,一直到我们参加会议。因为从1949年到1971年,将近22年的时间里没有看到新中国外交官的形象,那个时候大家都很好奇。
我们也很注意代表新中国的形象,我们都是穿中山装,而且也很明确,在正式场合我们必须讲中文。因为大家知道,在旧中国的时候,国民党的外交官不讲中文,而是讲英文,尽管联合国的官方语言里面有中文,但是他不用,所以我们特别的注意如何体现新中国的外交官。
2009-05-25 09:58:37
中国网:
那个时候中国外交官是不是也不适应这么高的关注度?
2009-05-25 09:58:48
丁原洪:
也不一定,因为事先有准备。特别是我们的乔冠华团长,他在1950年的时候去过一次联合国,那个时候是朝鲜战争爆发以后,联合国辩论朝鲜问题,当时我们派了一个代表团,乔冠华是助理,像闯虎穴似的到联合国,在那种大会上非常严肃的谴责美国侵略朝鲜。另外,我们代表团有一些人过去在美国工作、生活过,所以大家对美国的情况还是了解的,而且我们每参加一次中外活动,对他们的国情,比如说对联合国的情况还是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准备的。
2009-05-25 09:59:00
丁原洪:
所以总的来讲,这在中国来讲是一个很大的事情。所以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了以后,很多国家纷纷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从整个外交发展史上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当然,我们之所以能够经过斗争,顺利的恢复到我们的合法席位,克服西方的阻力,确实应该感谢广大的第三世界的朋友。
那个时候,毛泽东主席曾经在代表团临走之前,接见代表团的几个主要成员讲,是非洲国家的穷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所以我们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这些朋友,一定要替他们说话。这是我们脑子里面很清楚的概念,就是我们去联合国不仅要声张中国的立场,更重要是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受压迫和屈辱的国家,来反映他们的呼声,这一点很清楚。
2009-05-25 09:59:13
丁原洪:
到了70年代,我基本上参与了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可以说,美国在这期间来的无论是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助理的会谈我都参与了。我作为处长,很多的材料都在我们那里准备,当然主谈的都是我们的领导人。这大概是十年的历程。
2009-05-25 09:59:25
中国网:
而且那个时候好像有一个著名的“熊猫外交”,您也是亲历者,是吗?
2009-05-25 09:59:36
丁原洪:
“熊猫外交”其实只是尼克松访问的后续行动之一。因为尼克松在没有同中国任何外交关系的情况下来了,来了之后同中国达成了第一个公报,就是《上海公报》,他为了表示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他带来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对牦牛,另外还有红杉树。红杉树后来种在杭州,牦牛送给了北京动物园。我们作为一种回敬,送给他一对熊猫。在他访问结束以后,我们专门派人到美国去送这对熊猫,当时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实际这个行动是在尼克松访问之后打开关系的后续之一。
2009-05-25 09:59:49
丁原洪:
中美建交起起伏伏,从打开关系一直到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关系有这么长的一个阶段,实际并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更多的是因为美国国内的情况变化。因为尼克松第一次访华时,他已经公开表示接受我们“一个中国”的原则。因为从新中国建立以后有一个原则,就是任何想与我们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必须接受“一个中国”的原则,我们坚决反对所谓的“一中一台”,或者“两个中国”,包括美国也是这样,所以他很清楚。
2009-05-25 10:00:01
丁原洪:
72年他来的是,他一开始想承诺接受中国,但是他要求你给我一段时间,国内还有一个做工作的问题。所以他承诺的是在他第二任期总统期间来实现这个诺言,我们说这个可以,但是既然你现在做不到你所说的承诺,我们就不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只能是作为打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进程。
在尼克松回国以后,他的第二任期就发生了“水门事件”,他就提前下台了。他接任的人没有继续来履行他的诺言,这样就拖下来了。一直到1978年卡特政府上台时,他一开始也没有下决心和我们建交,他想先同苏联进行谈判,来缓和与苏联的关系。但是在那里碰壁了,谈不下去。另外,那个时候苏联扩张的势头很猛,前后入侵阿富汗的问题都发生了。所以在美国国内就有一部分力量主张先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借助中国的力量抗衡苏联。
2009-05-25 10:00:11
丁原洪: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方面当时有一个人叫布热津斯基,他是卡特政府负责安全事务的助理,5月份来的时候和邓小平同志谈,就是我们准备接受中国提出的“一个中国”的原则,按照断交、撤军、废约三个条件来实现关系正常化。我们当然是欢迎的。在这种情况下,才从9月份开始正式谈判,最后到78年底,大概是12月15日达成了协议。
本来是商定到79年1月1日正式公布,但是美国方面在16号的凌晨突然提出来紧急约见,说希望现在就把这个公布下来,说美国方面没有办法保密。这个问题如果泄露出去,而没有公布的话,美国卡特政府就会受到很大压力。
2009-05-25 10:00:24
中国网:
为什么没有办法保密?
2009-05-25 10:00:35
丁原洪:
有很多事情他们没有办法保密,不是托词,因为很多行动有不同的力量,包括一些决策也是这样,但是要落实了,已经和中国达成了协议,又不公布,很多媒体很快就知道了,就会报道出去。我们说没有意见,你要提前公布也可以。所以在16号就公布了,但是建交还是1月1日。
在这之后,我们正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可以说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这个时候开始。因此我在80年代初,外交部又恢复了政策研究室,因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了,主办的任务就是规划一下在新的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如何开展外交工作的新局面,筹划一下。这中间包括很多领导人出访,和一些不同国家的关系等问题。我当时做综合研究,先是做副主任,后来是主任。所以这又是一个时期。
到80年代后半期,我快到60岁的时候了。
2009-05-25 10:00:48
中国网:
您又开始了驻外生涯。
2009-05-25 10:01:03
丁原洪:
我又到外面去,大概有10年,先是联合国,后来调到瑞士,然后是比利时,当时又兼任驻欧盟大使,所以前前后后将近10年。等到97年我调回来的时候准备要退了,但是部里说你身体还可以,再做一下吧。当时有亚欧会议,所以我又作为外交部的大使,去了亚欧会议。退下来的时候整整是50年,下来以后还是有一些工作,在部里搞一些国际问题的研究。
2009-05-25 10:01:20
丁原洪:
从我个人来讲,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外交的大事情,很巧合的是我多多少少的都介入了。如果一定分什么阶段的话,大致有这么几个阶段。但这是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讲,从国家来讲不一定是这样,但是大的框框差不多。主要的大事,50年代是和社会主义国家友好,60年代是中苏论战、70年代和美国打开关系到建交,80年代改革开放开展外交工作新局面。
2009-05-25 10:01:36
中国网:
我曾经问过您,您觉得做外交官的职业魅力在哪里?您曾经说有一部分原因是个人的命运可以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刚才您给我们梳理近60年代的外交生涯,也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中国外交舞台上的大事,个人命运真的和国家的外交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丁大使也说过,60年来“不干涉”是中国外交最可贵的地方。您为什么这么讲呢?
2009-05-25 10:01:46
丁原洪: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外交方面确立了一些基本原则,而这些原则一直延续到现在。不外乎几条:第一,我们坚持世界上所有国家一律平等,无论你的大小、强弱、富贫。我们觉得世界上将近200个国家,国家总是不同的,有大有小,如果不能够一律平等的话,都是大的欺负小的,强国欺负弱国,这个世界不会安定的。而且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基本一条也是国家平等。你要保持平等,要保持良好关系,首先一条就是不能干涉别人的内政。所以我们这条也是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2009-05-25 10:02:25
丁原洪:
我是这样体会的。无论是中国在过去经济实力还比较差的时候,或者是现在经济实力有所发展的时候,国家更强盛了以后,我们始终坚持这么一条原则,这是很有道理的,这是很重要的,就是相互不干涉内政。如果谁有钱,谁有势力就要干涉人家的事情,横行霸道,那么这个世界绝对不会安宁的。
而且特别有一条,中国在旧社会是受帝国主义列强欺负的、侵略的、屈辱的,中国老百姓是悲惨的。中国有一句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们过去受人家欺负,我们是很痛恨的,这种悲惨的事情一旦我们翻过身,我们不能欺负人家。所以这一条是根深蒂固的,而且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上,不管形势怎么变化,中国能够享有比较高的声誉,我觉得和我们始终在国际关系中坚持这一条原则是分不开的。这实际是很公正的原则。
2009-05-25 10:02:38
中国网:
这是我们60年代坚持的原则。
2009-05-25 10:02:53
丁原洪:
而且我相信我们今后也要坚持这样的原则,要想搞好同其他国家的关系,要想维持世界和平,要想促进世界发展,国与国之间必须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不能干涉内政。否则人家的事情您干涉,你的事情人家也干涉,那整个世界就乱了。而且从客观情况讲,中国永远不会称霸,就是这么一条。任何霸权主义或者是列强欺负人家的话,你可能得逞于一时,但最终不会有好下场的,包括中国从自己的经历也感受到。所以领导人从70年代就宣布了,中国不仅现在不称霸,而且永远不称霸,这是发自肺腑的话。
2009-05-25 10:03:05
中国网:
在谈到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时候,特别是软实力方面,丁大使认为信誉才是最大的软实力。这个词放在个人身上,我们能够理解是个人的诚信。但把它放到国际舞台上,扩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来理解这句话?
2009-05-25 10:03:16
丁原洪:
硬实力、软实力这个提法、概念是最近十几年才比较流行的。大家都知道,这是美国的一个学者,是哈佛大学的一个学者提出来的。而且现在奥巴马上台以后,外交上的负责人又把它发展成现在要用“巧实力”。但是究竟什么叫做“硬实力”,什么是“软实力”?这个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和理解。
我个人觉得,这和我们一再强调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相近,但是不完全一样。我的个人想法是,我不大倾向于用实力来谈。因为软实力和硬实力,美国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和它的外交政策的本质是分不开的。美国从来是实行实力外交,靠实力,只要有实力,就能够想做什么都可以达到。
2009-05-25 10:03:31
丁原洪:
因此对中国来讲,我们不是搞实力外交的,我们是讲和平外交,是讲友好外交、平等外交,所以就谈不上哪种实力是可取的,哪些实力是不可取的。如果也用这个概念来讲,我觉得会走入某种误区。因为美国人提出这个并不奇怪,因为美国从来是靠实力外交的,所有的政府都是这样。因为美国实力最强,我们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我要领导世界,这是他们的想法。我觉得我们不适合这个概念。
如果要提到软实力,现在有各种的解释,我觉得在国际上的关系就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企业行为也是一样。你做人也好,作为国家也好,你要有诚信,就是言而有信、讲事情要讲原则,不能为了单纯追求利益,为了利益不顾原则。在人的交往中没有诚信不会有好朋友,企业也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因为你没有信誉。我们有的时候领导说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因为我们是讲原则的,不能说有些事情对我有利我就干,没有利就不干。
2009-05-25 10:03:52
中国网:
我们在网上征集一些网友的提问。这个网友说:丁大使您好,您觉得哪些是外交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军事的?
2009-05-25 10:04:09
丁原洪:
我觉得外交按照通常讲,实际上它是一个国家很重要的领域,所有国家都重视外交和国防。外交的主要任务是维护自己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尊严、安全。但是决定每个国家的外交要和这个国家的本国国情有关系。比如说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外交应该是有别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外交。
举个例子。我们在外交上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所有国家一律平等,所以讨论起来美国就说:我的外交就是要美国人做世界的领导。你看美国所有的总统都强调追求美国的领导地位、领导权利。有一次在美国的研讨会上,我说我们是本质上的差别,什么是领导?你当领导是高人一等,要领导别人。我们中国不这么看待,我们都是平等的,相互要尊重。所以这是很大的一个不同的概念。
2009-05-25 10:04:22
丁原洪:
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有我们的特色,首先是坚持公正的原则,不能说现在有很多国家说我们是大国,我们的经济发展成什么样了,因此我们就和西方国家一样了,那根本是违背原则了。
2009-05-25 10:04:37
中国网:
所以您在大国前面会加上社会主义大国。
2009-05-25 10:04:49
丁原洪:
所以我说一定要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大国。我记得小平同志有一次和外宾谈,他说中国既是大国,也是小国。你要说是大国,块头很大,人口很多。但是说是小国,经济不发达,科技也不发达,所以还是要说小国。我们经过改革开放以后,各方面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总体讲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们的一个特性。
另外,尽管发展中国家有很多,我们不要忘记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社会主义首先有一个公正原则,就是待人平等,待国家平等。因此我们不仅要考虑自身,还要考虑其他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决定外交的因素一个是国情的问题,另外一个是多方面因素。
2009-05-25 10:05:05
丁原洪:
决定外交有一个因素是形势的变化,很多大的形势和外交是有很紧密联系的。比如说美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我们实行封锁经济,相互不来往达22年。为什么72年尼克松没有和我们建交,但是他来了?他一下飞机就说:我来中国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当时周总理说:我很期待你的坦率,任何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外交行动都是服从本国的利益。
什么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当时美国和苏联的争霸越来越厉害,另外它身陷越南战争,他希望借助中国的力量来抗衡,而不是出于友好。这可以看出国际形势,不是美国的政策做的很大的调整。包括后来中美建交,卡特开始不准备接受中国的三项外交条件来建交,但是由于和苏联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他需要借助中国的力量。所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它本国的国情有关的。另外,就是大的形势。
2009-05-25 10:05:19
中国网:
我们普通人经常听到一句话是“外交无小事”,按照我们的理解,可能就是因为外交关系到历史问题、主权问题,关系到方方面面。作为外交官,你们怎么理解“外交无小事”?
2009-05-25 10:05:31
丁原洪:
其实“外交无小事”的提法是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周恩来总理向外交部的干部提出来的。当时周恩来总理兼任外交部部长,他说:外交权利是属于中央的,是高度集中的。因为你在外交上一举一动,即使你是一个低级外交官,你的一举一动代表着国家,不是代表你个人,所以你的言谈举止在国际上不要忘了是代表国家。往往你认为是个人的小事,但是这和国家的形象有关。所以为什么周恩来总理一直告诉大家要非常谨慎、小心,是无小事的。往往一个小事就引起很大的一个事件来。
2009-05-25 10:05:44
丁原洪:
包括现在谈中国在国外的形象,一般老百姓的举止人家也很注意,更不要说外交官了,生活在这个圈子里面,如果举止有不文明的地方,就是要影响你的国家。人家不是看不起你本人,更重要的是你的国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是外交无小事。从大的方面讲,有些事情觉得不是很大,擅自做主张,由于你的错误可能会产生很大的事情。所以重大事情的表态我们都很注意。
周恩来总理在建部之初就对外交干部提了16个字的要求,一直到现在我认为还是非常重要的。他强调,一个是坚定立场,第二个是掌握政策,第三个是熟悉业务,第四个是严守纪律。所有国家的外交官都是要受纪律约束的,包括美国外交官也是这样,也不能随便的擅自表态。周总理就说是不穿军装的军人。
2009-05-25 10:06:00
中国网:
我们经常提到这样一些词,比如外交辞令,还有什么叫斡旋?请您为我们大家解释一下。
2009-05-25 10:06:12
丁原洪:
外交辞令实际上如果从字面来讲,就是外交上的一些语言。因为外交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它从语言上也有一定的特殊要求,行业不同有很多的特征。
2009-05-25 10:06:24
中国网:
能理解为是官方的表态吗?
2009-05-25 10:06:34
丁原洪:
外交语言可以是贬义,也可以是褒义。因为你打交道的对象不是个人,双方都是地区国家,因此国与国之间起码有一些相互的尊重问题,即使你不同意,即使你反对,但是你不能用不得体的、粗鲁的语言来说,应该用一些比较妥当的语言。更不要说在友好的时候,还有一个国与国之间有差异的问题。
2009-05-25 10:06:49
丁原洪:
所以我是这么理解的,外交语言更多的是用一种比较委婉的,但是又很明确的来表述你自己的立场。在交往中间有起码的意义,不像一个同胞之间有不同意见可以吵架,在外交中可以吵架,但是不能骂人,或者是拍桌子瞪眼睛,那是绝对不行的。大家都传为笑谈,就说赫鲁晓夫拖下鞋子敲桌子,太不顾国际礼仪了,更不用说从语言上。
如果贬义的说,外交辞令是不是推托,也有,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是又不想和你撕破脸,就找一个借口。至于说“斡旋”,指的就是一个国家来介入其他两国的争端,就是老百姓说的劝架。
2009-05-25 10:07:01
中国网:
这是对第三方专用的词。
2009-05-25 10:07:11
丁原洪:
你们两个吵架,我来劝。像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矛盾很尖锐,国际上很多国家都介入这个事情,实际上就是斡旋,调节你们,不要打架,怎么解决矛盾。但是包括国内的问题也有斡旋的。比如说最近斯里兰卡猛虎组织的人,北欧的外交官经常在斯里兰卡和猛虎组织之间进行所谓的斡旋。
2009-05-25 10:07:23
中国网:
这些我们经常听到的词汇通过丁大使为我们解释,一下子就清晰了。您作为我国资深外交官,您和几代国家领导人都有接触,对他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特别深的体会。请您谈一谈,也为我们总结一下60年来中国外交的成就。
2009-05-25 10:07:36
丁原洪:
我很有幸同几代领导人有接触,或者是做翻译,或者是在他们的领导下做一些工作,所以有一些亲身的体会。我觉得这几代领导人由于形势变化,时代不同,每个人的领导风格、作风是有所不同的。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条,就是无论是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包括现在的领导人,在外交方面始终把维护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尊严放在第一位。
2009-05-25 10:07:57
丁原洪:
我觉得外交上的首要任务就是这么几条,一个领导人之所以能够顺应民意的话,就是能够体现老百姓的要求。在这个方面,比如60年代我们的边境谈判就非常突出这么一条。边界问题是很棘手的问题,也是历史遗留问题,第一代领导人在这个方面花费了很多的精力,我们是主张通过谈判来解决。当时我们有很明确的一条,就是我们不侵占别人的领土,但是按道理属于中国的,我们也不能轻易的丧失,这是很明确的一条。
2009-05-25 10:08:12
丁原洪:
当时周总理在谈判时讲的很明确的一条,就是你们搞边境问题,不光是考虑到现在,还有以后的子孙万代,我们不侵占别人的领土,但是我们自己的领土不能随便的丢掉。我们是非常坚决的,这是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直到现在,我们始终讲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敏感、最尖锐、最突出的问题。为什么?因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任何领导人绝不能看到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被人为的分割出去,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为什么我们围绕台湾问题同美国的历届政府打交道、交涉、斗争,就是这个问题。从这几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始终把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放在第一位。
2009-05-25 10:08:22
丁原洪:
比如说现在的涉藏问题,也是涉及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不光是达赖的问题,他只是一个政治流亡者,他的目的是搞西藏独立,对此我们坚决反对。从这一点出发,就是维护国家的独立、领土完整上。
这几代领导人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就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独立、主权、尊严几方面,他们是呕心沥血。
2009-05-25 10:08:36
中国网:
您怎么看待中国外交60年来的成就?
2009-05-25 10:08:47
丁原洪:
很辉煌的,就像我们的经济建设一样很辉煌。之间有一些曲折的道路,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辉煌的。从我个人的经历深深体会到一点,就是外交上取得的成就归根到底取决于国内。国内保持了稳定,国内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各方面取得进展,我们搞外交就会有很坚实的基础。如果你自己搞的乱糟糟,外交上再怎么有能力也办不到。
新中国的外交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家现在逐渐跻身于经济比较发展的国家,当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不容易,但是归根到底是有赖于国内大家的团结、奋斗,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2009-05-25 10:09:03
中国网:
就是家和万事兴,在国际舞台上也可以适用。
2009-05-25 10:09:14
丁原洪:
而且国内的形势好了,你说话就有份量;如果国内形势乱哄哄的话,别人就不拿你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