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的周加来院长应邀出席中国经济学教育年会暨全国经济学院院长联席会,并接受了访谈栏目的专访。
大众化教育对高校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增长,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同时引发了高校的资源紧张。并且在发展过程中,有些学校盲目地向高层次高等学校看齐的现象使得各个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在办学质量上良莠不齐,使得某些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周教授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同时也使大学生的身份随之发生变化,高等教育要从满足培养少数精英的国家需求转向同时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公民的个人要求。与精英教育阶段相比,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短缺人才所具备的市场优势不复存在,对人才的高学历追求将逐渐被高素质、高水平的新要求所取代,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于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理所当然地从学校工作的边沿走向中心,这对高校的就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互融合
在谈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时,周教授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许多高校都会碰到究竟如何处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问题。大多数高校实行的都是专才教育,而往往忽视了通识教育的开展。高等教育应该与中小学教育游者根本的区别,大学教育为了满足社会不同行业的需求,对具体的学科专业进行划分,而在各学科专业教育中,专业教育意识已渗透到大学人文、自然科学、社会学科和工程技术教育等各个方面中。专业教育的目标其实也不只是传授学生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取深入到人类某一精神活动和智力探讨领域中的经验。由于长期忽视通识教育,高等教育不均衡的现象已相当严重。而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大学本科的基础教育,它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有非基础性的一面,当然更不能因为其有基础性的一面就将专业基础教育也看成纯粹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
有自己特色的才是精品
周加来教授的《西方经济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并且在谈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时,周教授认为精品课程的“精”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有精品教材,一定要体现本专业本学科的特色;二是要有精品的团队,相对稳定团结的团队建设对于精品课程建设至关重要;三是要有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于与课程相关的资源,进一步与学生交流探讨。
“ 评选出来的精品课程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于学生来讲,好的课程也能起到学习中的引导作用。但是我国的一些评选行政色彩比较重,有些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受到一些限制;另外精辟课程中还存在考考察标准不统一和评选完之后对于课程的考查力度不够的弊病,有些知识点地更新并不是很及时。”
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更多选择
目前,有些专业课程的教育与当前的形势相脱节。“其实培养人才就想像是生产产品一样,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里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大学生一走进校园就需要考虑就业等问题。比如我们学校大四年级基本上不上什么上课,三年的课程专业课教育可以说是空的。日前,有些大学的教育模式没有太大改变,仍然采取高中的教学方式,老师灌入知识,学生被动听课。因此吸收的知识有限,教学效果明显不好。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宽,一方面又细分。宽口径培养人才的改革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协调这种矛盾的方法,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据我了解复旦大学自2005年起,设立文理学院新生入校后直接到文理学院接受文科和理科大平台的教育,学习一年后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学生面向的是全校性的教育资源,接受的是没有专业局限的教育。根据新生的特点和需要,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帮助,配置更强大的导师和辅导员队伍,指导学生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周教授如是说。
目前,很多高校的培养模式与相关政策和考核方式有关。周教授建议是教育部放开培养方法的过程,采取灵活教学的方式,而不是全部的硬性规定。同时赋予学校相应的自主权。怎样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学校也应灵活调整专业设置或者教学方法,根据社会上用人单位的要求按需培养和提供人才。
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一直在探讨之中
面对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面对日益增长的政府管理经济的需要,我们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现代经济学的教育。
周教授提到我国的经济学教育时说:“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的教育方针不明确,目标尚不明确。到底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来教育和培养学生,还是双轨教育都处于争论中。一部分老教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位主,而目前很多学校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在经济学教学课程设置中比重相对较大。有的学者以为从西方国家留学的“海归派”学者在高校占据了中国经济学的领导地位,担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被旁落和边缘化。这些都成了经济学课程设置争论的焦点。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说“经济学理论没有错”。” 我认为无论从经济理论的发展史看,还是从经济学发展的层次看,并不存在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严格区分。我们应该放弃对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新古典主流化和数学形式化这种取向,采取渐进的和试错的改革办法,兼收并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教育与发展之路。因为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要搞好经济,都有经济学的探讨,跟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无关。
目前我国的教育基本上是一个程式化教育,而西方则是一种自主性教育。比如哈佛等名校的经济学与其他学校经济学考查是不一样的。他们没有标准答案,觉得标准答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我们基本上还是采取标准答案的方式。西方开放式、自由化的教育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