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也是全国惟一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四区合一”管理体制的开发区。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开发区聚集企业15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000多家,产业链从产品生产为主延伸到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广州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变应变、化危为机,实现调结构上水平,为赢得挑战打下扎实的基础。2008年主要经济指标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40亿元,同比增长2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1.45万元,比2007年提高1.02万元;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945亿元,同比增长20.1%;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6.4%。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5亿元,比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5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个百分点。
抓主体产业群建设。实行集群化战略,以大型龙头制造业项目为基础,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相互配套、专业分工更合理高效,争取产业走上价值链的高端。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金属冶炼、生物、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六大支柱产业集群。以乐金液晶显示项目为例,该项目投资11亿美元,主要生产大尺寸液晶显示模组。在该龙头企业带动下,已吸引上下游的配套项目30多个,主要在面板、电子器件、整机等生产环节。
抓产业载体建设。开发区投入180亿元打造了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载体——广州科学城;投资100多亿元建设了一批IT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及新材料产业的公共开放式实验室,供中小研发企业低成本吸收、融合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建成和在建的广东软件园、广州科技创新基地等科技孵化器面积近100万平方米,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孵化器集群;100万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加速器正在规划建设中。目前,八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同时落户开发区,其中有重要高科技领域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广州科学城园区、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州科学城园区、国家火炬计划广州高新区环保新材料产业基地。这些基地园区既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也是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战略的实现载体。
抓人才队伍建设。开发区通过中国(广州)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引进了海外留学科技人员530多人。2008年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吸引科技领军人才的实施办法,其中规定:每名科技领军人才最多可以获得1500万元配套资助,并在创业资金、居住环境、本人及家属入户、家属就业、子女入学、交通、医疗保健等12个方面提供优厚待遇,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高端人才,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建设一支50人左右、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带动形成一批创新型科技研发团队,并引进一批高端领域的优秀科技项目。目前,这项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抓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在实践中,开发区为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开办了4所国际学校,建设了一批包括网球、羽毛球等具有国际水准的运动场馆,投资4.3亿元建设酒店式服务的科技人员公寓,全球瞩目的NBA中国赛场项目也已奠基。针对世界经济处于周期性低谷的状况,借机广筑巢、广育苗,为下一轮经济高潮的到来积蓄力量。为此,计划在未来3年内,集中投入财政资金约300亿元,主要用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高端产业、促进企业平稳发展、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六大方面。仅此一项,预计带动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700亿元,形成1000亿元的总体投资规模。
抓自主创新。将外向带动聚集的优势转化为推进自主创新的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型产业区转变,把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有效组合起来,走一条外向带动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新路子。一是建设研发机构,推进产业联盟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二是全力推进产学研深入合作。促进广州开发区与中山大学生物工业研究院合作,做好华工科技园的筹建服务工作,实现“科技巨匠”与企业对接。三是开展广泛的国际与区域合作。积极与法国索菲亚科技园、台湾新竹科技园、香港科技园开展交流合作,加入世界科技园区协会、APEC科技园区协会等国际经济组织。四是设立扶持基金。通过促进中外合资,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30亿元,扶持区内成气候的科技企业境外上市,合作开拓和分享国内外市场,促使国内外科技企业在资金和市场上的融合,在自主创新上形成合力。
抓节能减排和节约集约用地。节能减排和节约集约用地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广州开发区坚持从发展思路、产业内容、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通盘谋划,构建产业与生态“双赢”的格局。一是提高项目准入条件,实行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等指标挂钩,严格管制土地用途和动工、竣工期限,保证供应的项目用地产出最大的效益。二是坚持“腾笼引凤”,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使用调整结合起来,利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把土地调整供应给用地省、技术高、效益好的项目。三是支持与引导入区企业增资扩产,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密度、产出效益。四是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出台的工业用地管理的各项新政策,认真组织实施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执行最低价格标准出让工业用地,吸引质优企业。
抓产业政策的实施。2007年,出台了10余个有关文件,为科技招商提供奖励,对科技企业租用孵化场地、标准厂房给予补贴,对科技企业申请、维持专利给予资助,对科技人员、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给予奖励,为技术创新项目提供配套资金、风险资金等各种资金支持。根据科技企业成长规律,针对企业在创新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给予“雪中送炭”式的政策支持,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对于处在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项目,提供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孵化器集群和一批公共技术平台,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条件;对于进入高成长期的科技企业,提供总面积100万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加速器,以满足企业扩大生产的需要,同时设立规模达到1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社会资金捆绑投入,解决创新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于进入成熟期的科技企业,重点扶持企业上市融资,组建创新联盟,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集群。(薛晓峰/中共广州市委常委、开发区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