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也是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60年。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和评估,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初的现代化的水平大约为21%,到1978年时,提高到30%,30年推进了约9%。其中,经济结构转型方面的现代化进程最快,从新中国成立初的31.23%推进到了58.60%;社会结构转型方面,则从新中国成立初的20%推进到了27.7%,30年中只推进了7.7个百分点;而在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方面,则从10%推进到了近29%的水平,30年中推进了20个百分点,特别是在成人识字率、平均预期寿命等方面指标的现代化成就非常显著。总的来说,前30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虽然有进步,但进步的速度比较缓慢。
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到2008年,中国进入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总体上完成了第一次现代化的68.5%。具体来看,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51%;在经济结构方面,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79.4%;在社会结构方面,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67.6%;在社会发展水平方面,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76%。如果按照1%―33%、34%―66%、67%―100%将现代化分为前、中、后期,中国刚刚进入第一次现代化进程的后期阶段。总的来看,后30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未来现代化的路程中,我们有着艰巨的任务,也面临着严峻的的困难和挑战。关键在于,要认真总结60年推进现代化的经验和失误,分析中国的国情和现代化的规律和趋势,选择好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
一、缩小人均GDP差距与经济发展为中心决不能动摇
经济稳定快速增长是经济发展水平方面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虽然我们按照第一次现代化人均GDP6500美元的标准已经推进了51%,但是,未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在增长,发达国家的人均GDP也在增长,第一次现代化的人均GDP标准还将持续地提高。因此,以经济建设和发展为中心,避免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动荡的干扰,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地增长,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最重要基础。
二、第三产业能不能快速发展事关全局
从经济结构转型的目标和任务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将决定经济结构转型方面能否完成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经济结构方面,第二产业发展超前,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并且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还面临着第二产业的重化工业化的趋势。因此,如果不从战略、体制和政策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扩大第三产业比例将非常艰难。
从具体的产业看,农业需要规模化和现代化,使少量的劳动力和增加值,为众多的人员提供丰富和安全的食品。工业方面,由于城市化转型,对住宅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以及重化工业的发展,将还会持续一个阶段,但是需要提升技术水平,降低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严格控制“三废”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且通过技术和品牌的创新,提高中国工业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服务业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最为薄弱的一面,因此,今后能不能在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方面有切实可行的战略、体制、政策,是能不能在经济结构转型方面完成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三、人口城市化和就业结构非农业化至关重要
转移农业领域中越来越剩余的劳动力,包括推进目前已经滞后的城市化,还有第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领域的转移,是中国未来能不能完成社会结构转型方面现代化的最困难的工作。
从人口的城乡结构看,目前46%的城镇人口比率,比同样发展水平的国家低10到15个百分点,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滞后和人口的分散,导致农业难以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从而使居住和就业等要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服务业发展也得不到聚集于城市的人口容量和市场规模条件,其结构偏工业化(消耗量大和排放水平高),就业领域相对狭小。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我们从制度上限制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也由于户籍、就业、住宅、教育等体制改革等与城市化进程不适应,从战略和政策上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和城镇,先是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盲流”,后来形成1亿多农民不能在城市居住生根,每年都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大规模流动。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看,没有一个国家能抗拒人口城市化的趋势,将农民阻滞在农村,城市化的速度慢于工业化的速度,必然会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和农业不能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
在劳动力的产业结构方面,目前中国生产总值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偏差非常大:2008年三次产业GDP的结构为11 : 50 : 39,而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为40 : 27 : 33。据此就可以分析,农业领域劳动者收入大体是非农业领域劳动者的1/3;而工业领域中,由于其资本密集特征,特别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创造的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因此,国民收入中,资本分配的比率高,国家的税收多,资本所有者、大中型工业企业高中层管理者分配比率高、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管理者及其职工分配比率要高,而普通居民,特别是从事第三产业劳动的员工分配比率低。
因此,从未来劳动力人口的产业间流动来看,一是农业需要向非农业大量转移,如果想使农业劳动者的收入与非农业劳动者的收入相平衡,农业劳动力只需要5%左右,这样农业领域中的劳动力只需要3900万左右,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要向非农业领域转移。二是由于工业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集中和聚集,其资本有机构成会进一步提高,所用的劳动力也会像过去农业领域一样,大幅度减少,因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也需要向第三产业转移。总之,今后能不能每年一个百分点地推进城市化,从农业领域减少将近一个百分点的农业劳动力,提升第三产业就业比率1.5个点,也是中国能不能在社会结构转型方面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关键。
四、关键在于调整和提高教育的结构和质量,着力健全社会保障网
中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智能,以及人力资本的质量,着眼于人的现代化。教育结构方面,要改变目前一般性普通高等教育比重过大的格局,加大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比率;知识结构方面,要减少一些与学生毕业后与其职业生涯几乎无关的课程设置,压缩中高等教育中的知识泡沫,加大案例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比重,从知识灌输为主到培养能力和素质为主。
目前,就医疗和养老两项社保而言,全国的综合覆盖率只有40%,这使得中国社会发展的水平在第一次现代化的76%左右,差距主要是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方面。因此,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目标和任务是要将社会保障覆盖率从目前的40%提高到100%,使目前市级统筹的社会保障提升到能在全国范围内转移和中央管理的层次,并且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
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非常艰巨。为此,除了加大社保税费的征缴外,财政预算要加大向社会体系的资金注入和拨款;在建立农村养老体系方面,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最后形成城乡差别较小的全社会养老体系;形成分工协作的社保资金税务征缴、预算管理、基金运作、社保部门执行、金融部门社会化发放和审计部门监督的格局;社保在中央管理的体制下,中央向省派出社保机构,在县一级形成医疗、就业、养老、工伤、大病等等信息平台,在乡镇和街道建立社会服务中心,形成完善和有效的社会保障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五、提升国家竞争力需要赶超型的科学技术现代化
据世界银行和国内许多机构及其学者的研究,一般公认中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在70%左右,美国甚至达到80%。中国未来强劲的增长,除了中前期劳动力丰富和相对便宜,城市化结构转型的推动,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等因素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来自于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因此,需要通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理顺产学研的关系,通过技术的自主创新,通过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促进科学知识向生产力转化,技术向产品和产业转化,并使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相结合,使技术商品市场化。同时,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要进一步提高,发展网络和信息经济,促进经济结构向高级化转型。到2040年,使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目前的40%达到70%,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使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向技术强国。(周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