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及时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产业振兴并非简单的数量扩张,而是内含着结构调整——不仅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兼并重组来治理产能过剩问题,而且要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力度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也就是说,应把产业振兴建立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增长很快,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因为缺乏核心技术而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无论是对于一个企业还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能否在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往往决定其生与死、成与败。过去,我们主要通过技术模仿和引进来缩小与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差距。这种做法尽管在短期内收到明显效果,但从长期来看,不仅会造成对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而且会降低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有人比喻: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人家吃肉,我们啃骨;人家吃米,我们咽糠”。这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低下的恶果。
怎样显著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呢?实践表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依赖于一系列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创造与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要进一步弄清楚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谁是自主创新的主体?长期以来,由于不是微观主体自己要创新,而是政府要求它创新,所以企业作为“被动的”创新主体,仍然热衷于拼设备、拼消耗,而对技术改造与创新没有多少兴趣。从数据上看,我国的研发投入主要依靠政府而不是企业:假定企业投入为1,美国政府的投入为0.39,日本政府的投入为0.34,德国政府的投入为0.40,而我国政府的投入为2.09。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企业有没有动力进行自主创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目的,就是通过优化企业资源组合,使自己创造的产品、工艺或品牌不易被他人模仿,从而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技术创新是有风险的。如果企业无法获得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那么,它就不会冒着风险去创新。显然,企业创新的动力与产权关系的明晰程度有关,因为产权的最大功能是给当事人从事某项活动以明确的收益预期。因此,必须通过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奠定有利于创新的微观基础。
企业有没有能力进行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一项投入巨大、风险很高的活动,即使企业具有自主创新的动机,但受条件限制,它也未必有能力实施创新。突破创新的“瓶颈”,需要创造条件化解创新的风险。一是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除了高科技人才,还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敢冒风险的企业家。二是做强做大企业。企业规模及分享的市场份额越大,就越容易有效分摊巨额的研发费用,研发投资的回收就越有保障,抵御创新风险的能力就越强。三是提高企业的技术集成能力。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完全可以利用技术引进等方式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然而,人家不仅不会把核心技术卖给你,而且一旦你成为竞争对手,还会设置障碍来限制你。所以,需要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高起点上进行自主创新。
怎样创造有利于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和社会环境?自主创新的高风险,决定了它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例如,对自主创新的研发活动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对高科技企业的上市和贷款给予适当的倾斜性支持政策;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完善风险投资市场体系;加强对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研部门的研究成果产业化。政府也可通过组织基础性研究项目、集中攻关性重大项目、共性技术项目等,带动和协调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并通过外部溢出效应,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本。(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杨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