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实施三年多来,中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步提升。2008年,湖北和湖南GDP总量跨上万亿台阶,在全国13个GDP过万亿的省市中,中部地区已达到3个。2009年一季度,中部地
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水平,例如: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3%,高于全国28.8%和东部19.8%的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5.1%和东部3.7%的水平。
总体来看,近年来,中部地区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中部地区占全国投资的比重从2007年的20.58%增长到2008年的21.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的占比从2007年的19.56%增长到2008年的19.65%,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由2006年的3.38%提高到2008年的4.13%。二是地区发展呈现较明显的内需拉动特征。2008年,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2%,高于全国的22.35%和东部的21.4%。三是自主创业加快的势头开始显现。2009年一季度,中部地区私营企业数量比上年底增长0.43%,超过东部地区0.42%速度。总体看,中部地区内生型发展特征明显显现。
笔者认为,中部地区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中部地区这种内生型发展的特点。
内生型发展是相对于外向型发展而言的发展模式,是指经济体主要基于内生动力、内生要素以及经济自我演化和扩张的一种发展方式。内生型发展不仅有力地支撑了中部地区的崛起,而且对于国家宏观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方面,经过30年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到2008年前后,我国的发展方式已进入根本性转型阶段。正如温家宝总理今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作主旨演讲时指出的,中国将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另一方面,国家区域格局开始深度调整,沿海和内地在发展方式上开始出现分工协作、互相支撑和互补的格局。从近期不同区域的战略选择来看,沿海地区将继续致力于拓展外需市场,内地重点拓展国内市场;沿海致力于跻身国际产业链中高端,内地重点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内陆地区内生型发展是沿海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支撑,将成为整个国家分工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内生型发展是指主要依托国内市场、国内资源、国内资本、自主创新技术的发展。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中部地区的内生型发展主要是指以内需市场为动力、以内源要素为依托、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以内生链条为载体、以内聚发展为指向的发展。具体来说,中部地区培育内生型发展方式要突出下述五个方面:
一是以内需市场为基本动力。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外生型发展主要靠外需拉动,因此东部地区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高。例如,2007年广东外贸依存度高达155%,比全国高89个百分点,出口依存度高达90%,比全国高53个百分点。而内生型发展主要靠内需拉动。中部地区地处国内市场中心腹地,相对于沿海具有较强的接近内需市场的区位优势。通过充分拓展国内市场,中部地区完全可以获得增长的强劲动力。
二是以内源要素为主要依托。外向型发展主要通过外向扩大市场配置要素的范围,依靠外部资本、外部人力、外部资源等外部要素的引入推动经济发展。这种发展模式适合于自然资源、有形资源相对缺乏,地缘优势、制度环境和人文优势相对较好的地区。内生型发展模式主要依靠挖掘、激活、优化区域自身具有的发展要素,这种发展模式适合于有形资源丰富、制度环境变迁空间较大的区域。相对于沿海地区,中部地区有形资源丰富,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改善的空间巨大,只要充分改善发展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充分挖掘、激活现有的有形资源和要素,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依托内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也可以实现发展。当前,中部地区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本土资源开发与精深加工力度,特别是通过发展全民创业充分开发本土资本和人力资源,真正实现本土自然资源、产业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和有机整合。
三是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核心。外延扩大再生产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则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实现扩大再生产。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主要采取外延扩大再生产方式实现了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外需市场萎缩的“倒逼”之下,沿海地区开始进入结构升级和提升经济素质的阶段。中部地区作为后发地区,必须走“科学发展一步到位”的道路,实施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相结合的措施。在扩大经济总体规模的同时,要以自身现有产业基础为依托,着力推进结构升级和整体素质提升,实现内涵型发展。
四是以内生链条为发展载体。现代经济体系的运行是以各类链条为载体的,包括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供应链、物料链等。沿海外向型经济的链条是外向的,即所谓“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内生型经济则是以内生循环链条为载体。对于中部地区来说,形成内生链条,就是以自身资源和产业基础为依托,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以自身区位优势为依托,延伸服务链和供应链;以循环经济和产业关联为依托,发展循环经济,延伸物料链和循环链,最终形成相对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
五是以内聚发展为根本指向。发展本质上是不断集聚发展能量和提升发展成果的过程,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因此,发展本质上是内敛、内聚的。沿海一些地方的外生型发展在获得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导致严重的福利流失、资源流失、市场流失。中部地区作为内陆省份,要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金融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等资源的涵养,致力于聚集发展势能,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体系。(高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