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要求从10月开始,所有三级医院都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据说,一项网上调查显示,约70%的受访公众对此项服务充满期待。同样不出所料的是,那些将要开展这项服务的医院方面却对此满腹“怨言”。以至于有媒体报道说,这项服务“还未
推广就遇质疑”。
乍看医院方面的质疑,确是不无道理。比如,如何处理窗口挂号与预约挂号的先后关系,如何处理患者爽约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建立预约平台的投入资金及运营费用问题,等等。此外,在预约挂号能否杜绝号贩子的问题上,有关“观点”已经提前给公众泼了冷水:号贩子现象不是因挂号方式不同而产生的,而是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导致的。言外之意,只要优质医疗资源稀缺的现象存在一天,号贩子就要存在一天。
应该说,卫生部的《意见》当然不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举措,充其量是一个改良性质的探索。说其是改良,就是说这些措施只是在医疗服务方面进行一些改进,而不是彻底革除弊端的根本性措施。为什么不除旧鼎新一扫积弊?原因的确在于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但是,是否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就一定要导致现今医疗服务中的种种积习陋规,却绝非必然。这就是说,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并非与所有医疗服务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存在因果联系。因此,现在的医疗服务大有改进的余地,即使在所谓优质医疗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说到资源稀缺,可列出的“稀缺物”不独优质医疗资源一种,实可谓不胜枚举,一点也不“稀缺”。实际上,稀缺可以作为人们经济意识的代名词,整个经济学的逻辑基础之一、市场经济的逻辑前提之一、以及“经济人”假设的依据之一,都是资源的稀缺性。虽然如此,“稀缺性”却不能为社会上所有的鄙陋腐败担责,其道理就如不能因为缺钱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打劫一样。这个道理,同样可以作为为什么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程序正义”的制度体系之必要性的说明。
所以,对于某些积弊,不能因为不能一次改掉就拒绝分次逐渐改掉。卫生部的《意见》,对于改进医疗服务,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努力和探索。窗口挂号与预约挂号谁先谁后的问题,如果医院方面真的觉得无解,那么,公众已经在网络中给出诸多奇思妙想。至于爽约,航空公司与陆路客运系统从未因为每天都存在的旅客爽约而打乱运行,相信医院也同样不会。
稀缺性是相对的,也是长期存在的,这并不构成容忍弊端、拒绝改进的理由。就像一个人,吃两个馒头才能吃饱,但“资源”稀缺,只有一个馒头,此时,你怎么能以此为理由且断喝一声“别吃了”,连一个馒头都不让人吃呢?(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