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资讯
中国铁路“绿皮 中国铁路“绿皮
中国铁路“绿皮
[更多]
·灌南海事航道航运港务联合举办
·李长春考察黑龙江时指出加快高
·厦门有了无障碍出租车 填补了
·中国南航成为中国首家客运量进
·天津津滨高速年底具通车条件
·莫桑比克与坦桑尼亚建大桥 终
·亚洲最大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成
·横峰大队强化管理再掀客运交通
·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韩金锋荣获
  热点资讯
空气动力自行车: 空气动力自行车:
据10月18日《山西晚报
[更多]
·空气动力自行车:不加汽油不充电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
·《汽车技术》——国家中文核心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政工程勘察规范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
·中国铁路“绿皮车”进入准终结时
·南京康尼公司是轨道交通行业“第
·南昌市规划:计划实施“立交桥环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_me@hotmail.com

  北京60年更新6版规划 专家揭秘多中心规划确立
 
时间:2009-12-20 

  城市格局的变迁、奥运场馆的林立、轨道交通的日益完善、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60年来,北京更新了总共6个版本的城市总体规划,从最初“摊大饼”式的建设格局,逐渐向“两轴—两带—多中心”发展。60年城市规划发展特有的“北京速度”让每个人体味着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北京的巨变更是深深植根在每个人的心里。

  朱、赵方案

  因易于实现而入选

  1949年建国后,作为首都的北京城,开始进行第一次(1950年—1957年)总体规划。而恰恰是这次规划,决定了北京后来的“单中心”发展模式。在规划之初,原本共有3个方案。其中包括梁思成、陈占祥提议的新城市中心方案,前苏联专家阿布拉莫夫和巴兰尼柯夫的方案以及朱兆雪、赵东日提出的内城方案。

  梁思成、陈占祥的方案建议,把城墙内的老北京作为城市博物馆整体保留,将行政中心安排在从圆明园福海至丰台车站的连线为中轴的“新北京”。而前苏联专家建议将行政中心建在东起东单,西至府右街南侧及天安门广场。朱兆雪、赵东日的方案则建议,将行政中心建在建国门、长安街与前三门大街之间的地带以及午门至灵境胡同一线以南,其中包括中南海、北新华门至天安门广场周围范围的中心地带。

  当时的意见认为,梁、陈方案需动用的资金太大,前苏联专家方案则没考虑长远。而朱、赵方案因为规划了内城中心风景最好的地区,规模不大,易于实现,又有许多宫廷建筑可以利用,因此最终得以入选。

  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稿,即《改建和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出台。1957年,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这一规划以旧城为中心向四郊发展,中心城市面积600平方公里,可以容纳600万人。在交通路线和空间分布上,基本规划出了一环、二环、三环和四环。

  此后,1958年、1973年、1983年、1993年北京进行了4次大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央对北京城市的性质定位、空间布局不断发展完善。

  第五版规划

  整体保护北京旧城

  1993年,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市的第五次(1991年—2010年)总体规划。在这一版的规划中,提出了两个战略转移的方针,强调市区不再扩大规模,而是在市区外围建设卫星城,以疏散中心城市过密的人口和产业。由于意识到古建筑的历史价值,这次规划还首次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作为独立的章节提出,从整体上保护北京旧城、传统城市中轴线、保护胡同格局等。

  但是经过了近10年的迅猛发展,这一规划确定的2010年完成的大部分发展目标都已经提前实现,规划空间容量趋于饱和,难以再容纳更多新的城市功能,而新的问题却不断涌现。人口增速快、城市中心区过度聚集、交通拥堵日趋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压力巨大……北京与巴黎、伦敦、纽约等很多城市一样,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难以避免地患上了“大城市病”。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新版规划开始筹划酝酿。

  新规划最初提交了三个方案

  2002年12月,北京市规划委开始组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3家编制单位,开展《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编制工作。研究工作在北京大学、北京市社科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以及几十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技术支持下紧锣密鼓地进行。历时将近1年的时间,3家编制单位最终分别提交了3个方案和几十万字的基础研究报告。

  “最初的意见并不统一。光是各式各样的研究论证会,就开了整整1年。”对于当年的规划形成初期的情景,一直参与其中的北京市规划委副总规划师王飞依然历历在目。“就在市规划委18层的会议室里,有关城市文化方面的专家研讨会,1年里就组织了10次,来的全是专业领域里最顶尖的国内专家,甚至还有一些是国外专家。”

  在提交的3个方案中,有的方案看起来很类似如今上海老城区与浦东新区并立的模式。方案提出想要在保留北京老城区的同时,在城市的东部另行选址重新建设一个并立的新城,让北京上演“双城记”。但是经过讨论,很快,这一方案就被否定了。毕竟与隔江而立的上海相比,北京并不存在这么大的一个空白空间地块来建设一个全新的新城。

  有的方案则提出,沿着京津塘高速的方向,整个城市向东南方向延伸发展。或者在北京的东南部地区建设一环状的发展带。但是这类方案仍然没有摆脱单中心“摊大饼”式的发展格局,并且有可能拉大西北部地区与东南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不利于整个城市的均衡发展。因此,经过反复讨论,这一类方案也落选了。

  最终,“两轴—两带—多中心”这一概念,开始在2002年到2003年底的反复研究讨论中,渐渐浮出水面。在修编动员大会上,“两轴—两带—多中心”这一构想被正式确定为此次修编布局的基础和依据。

  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此次总体规划提出北京的城市目标明确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在这份期限为16年的城市远景规划里面,首次提到了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

  新规划对北京空间布局进行重大调整,将过去“单中心”的发展格局变成“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

  “两轴—两带—多中心”中的“两轴”是指北京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城市的精髓;“两带”是指北起密云,包括怀柔、平谷,重点为顺义、通州、亦庄的“东部发展带”以及包括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大兴等在内的“西部生态带”;“多中心”则指的是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包括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等。把西部生态带

  留给后代

  从单中心的最初规划发展模式,到“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现状,经历了几代人60年的艰辛摸索和反复论证。而今,无论是驾车行驶在宽广的马路,或是漫步在老胡同的幽深小巷,抑或乘坐地铁穿行在地下,无论是在北京长久居住,或是匆匆过客短暂流连,都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个历史悠久的古都焕发出来的新鲜气息。

  “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确立,无疑是顺应时代和历史潮流的发展。南北中轴线是北京几百年都城史以及北京历史文化长期发展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这条中轴线最能反映北京空间布局的最高境界。这条中轴线北部目前已经到了奥林匹克公园,南部到了永定门。而长安街延长线则是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一个典型的历史文化缩影。它几乎承载了北京市所有的功能,从政治、经济到文化。

  “西部生态带”主要是考虑了北京的人居环境,为北京建成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奠定基础。而“东部发展带”则是在以往的单中心格局不能够再支持未来发展的情况下,提出的空间战略性转移,把城市的一些功能从市中心向北京东南方向转移。

  “多中心”有利地承担了不同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并能够有效地分散交通压力。在新规划格局的引导下,北京正向着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城市发展。(记者 张楠)

  人物讲述

  14个卫星城

  为何变成了11个新城

  中心城区的人口、产业、职能过度聚集,带来的“大城市病”,要求北京必须进行战略转移。为此,北京借鉴国际大城市的经验,在1993年提出了建设14个卫星城的理念。

  而10年后出现的新版规划中,“卫星城”一词却已经不见了踪影,由11个“新城”取而代之。

  对此,王飞解释说,“新城”这一概念,其实是对过去所谓的“子母城”、“卫星城”提法的继承和延伸。相对于“母城”而言,“卫星城”无法独立存在,还必须要依附“母城”,职能比较单一。而“新城”则是与老城和旧城相对,职能和功能都更加独立和多元化,完全能够独立存在,一个个新城构成整个城市群,以此来打破单中心和无序扩张的局面。

  经过合并和撤销,14个“卫星城”最终变成了如今11个“新城”的格局。其中,过去曾经定位为“卫星城”的房山良乡和房山燕房,就合并成了一个新城。位于昌平的沙河与昌平镇,也合并为一个新城。而随着中心城市范围的扩张和发展,原本的“卫星城”丰台长辛店如今已经被归入中心城区的范围内,不再适用于卫星城的概念,因此就取消了卫星城的称号。

  在《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制定完成后,北京市又针对教育、医疗、生态环境、轨道交通以及特定区域等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规划。比如,目前北京市规划委正在着手制定的首钢地区规划、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规划、南城发展规划、殡葬服务业规划等。

  王飞表示,到今年为止,整个北京城市规划体系已经全部构建完毕,实现了北京市区域全覆盖。70%小城镇的规划已经获得了正式批复。预计到今年年底,北京市所有乡镇都将实现总体规划全覆盖。而在村庄规划方面,今年已经完成了11个区县的村庄体系规划,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图。到2010年,北京市所有的村庄都将有属于自己的规划,村子里的道路、基础设施等都将有详细的规定。

  此外,为了带动“两带”的发展,王飞指出,“东部发展带”还计划建设一条连续的交通联络线,以连接顺义、通州和亦庄这3个重点新城。随着“东部发展带快速联络线”的建设,将更好地促进三个重点新城以及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重点新城发展建设水平。
 

  打印此文】 【关闭页面】 【推荐此类文章】 【返回上页
  上一篇: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体现交通运输事业的重大发展
下一篇:我国大城市市域通勤轨道交通供应主体研究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