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兽首铜像拍卖,一位叫蔡铭超的中国收藏家高价拍下后又拒绝付钱,这是近期众议纷纭的一桩热闹事。眼下,趁事件余温尚存,我盘点一下国内报纸对于蔡铭超言行所作的评论,看看在网络舆论之外,传统媒体所谓“主流舆论”的风是往哪个方向吹的。
在各大门户网站中,新浪网的检索结果较多。该网站“圆明园兽首海外拍卖事件”专题“分析评论”栏目,共收集自蔡铭超现身后3月3日至7日国内报纸刊发的相关时评文章18篇。其中,对蔡铭超持批评、不赞成态度的17篇,大多数文章从措辞激烈的标题即可知其倾向性,如《耍赖只是初级阶段的爱国方式》、《拒付兽首款项别扯上国家跟你一起丢人》、《兽首竞拍不会付款将支付公信与尊严》、《戏弄佳士得的爱国行为并不值得鼓励》、《买圆明园兽首就像拿钱去填历史粪坑》,等等。唯一一篇对蔡表示赞赏的文章《蔡铭超的举动显示民间的力量与智慧》,刊登在3月3日珠海特区报社所办的一份子报——《珠江晚报》上。3天后,不知是否有意进行挽回,该报又刊登了张鸣教授观点截然相反的文章《兽首拍卖何必以无赖对付无耻》。
褒贬蔡铭超的报章,除新浪网收集的这些以外,我还看到若干。不管怎么数算,舆论几乎“一边倒”贬蔡的统计结果是确定无疑的。
一向被时评界视为“极端民族主义大本营”的《环球时报》对此说了些什么呢?我又特意补充检索了一下。3月4日,该报发了一篇分别各打60和40大板的评论《西方应多尊重中国人的感情》,称“中法双方的表现都不是无可挑剔,但法国收藏者、佳士得拍卖行以及法院显然无礼在先”,“蔡之举确实有悖拍卖界规则,但这种行为也确属被逼之举”。次日,又发表了一篇《爱国情绪,有时也需控制》。该文没再直接针对蔡铭超说长道短,而是就整个拍卖事件进行反思:“如果13亿人对某事表达的爱国心太急切就是一件新闻大事件。某些西方人就可以拿此大做文章。”依此看来,蔡铭超的行为至少也该算“表达的爱国心太急切”,因而并不值得赞赏吧。
其他媒体的态度更是可想而知。各家评论角度、分寸虽然不同,但大致倾向,都不赞成蔡铭超先生。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称“蔡铭超一夜之间成了民族英雄”,过啦!
这样的统计结果说明了什么?我想,它首先说明,在传统主流媒体掌握着话语权的人们,对于“理性爱国”保持了高度共识。进一步推断,绝大多数报纸,在这类话题上宁愿放弃平衡原则,只发一种观点的文章,不给蔡铭超的拥趸提供一丁点儿阵地,也体现了“主流舆论”对于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特别警惕。
这种“一边倒”的情况并非今天才有。去年春天“抵制家乐福”的喧嚣声从网上蔓延到街头,“舆论煽动”的指责声也此伏彼起。但谁能够举例——某家报纸某月某日刊登过某文,鼓动或者赞成过“抵制家乐福”?似乎一篇也难找吧?相反,我记得,几乎所有的报纸全都发表过文章,众口一词说“抵制家乐福是不理智的行为”。
事实上,由此形成的传统媒体舆论导向与网络媒体舆论导向的对峙,是每逢发生刺激国人民族感情的新闻事件时,一再重现的景观。外国舆论经常把民众的盲目排外行为和各种涉外的不理性行为,归咎于中国媒体的煽动,是凭感觉作出的判断,并没有多少统计数据支持。
我个人非常赞成报界继续保持这样的“一边倒”姿态。但我希望,“一边倒”要“倒”得有风度。掌握着话语权的人,在批评没有话语权的人的时候,姿态应该谦逊,起码不能用居高临下教训人那种语气说话。而且既然你所持的,是全国报界言论编辑集体共同的倾向性意见,在具体表达时,就不要再作力排众议状、众人皆醉我独醒状,有啥直接说啥得啦。譬如,在几乎家家报纸的评论版都说不赞成抵制法国货的时候,你也写上一篇,这挺好,但是也没啥特别了不起,别硬装高标孤立,与众不同,徒增受众反感。(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