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系统规划
搭建国防交通信息系统总体框架。这一框架应由国家国防交通主管机构组织专家团队进行设计,其外部结构应与国防现代化、军队信息化和交通产业发展战略相吻合,内部结构应与国防交通动员指挥体系相一致。其主干应依托国防交通动员指挥中枢构建自上而下串联的多级信息控制平台,横向与各相关系统并联沟通,末端直通各动员单位和保障对象。具有适应信息化战争特点、符合战时交通保障要求的动员管理、辅助决策、资源整合和保障指挥等功能。
建立国防交通信息系统标准体系。开展国防交通信息化建设,要改变目前一家一户“作坊式”的建设局面,就必须为建设者提供工业化大生产所必备的产品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标准。国防交通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多领域、涵盖多方面,既要保持相对独立,又能与相关系统广泛互联的系统,要为这样一个系统提供标准体系并非易事,必须组织多方人才开展严谨、科学的体系论证。
合力攻关,研发核心软件
软件是信息系统的灵魂,软件功能决定系统功能。构建一个既相对独立、又能兼容相关系统、并能广泛互联的国防交通信息系统,关键是要研发一套实用的核心软件。
为此,首先要明确需求,科学设计。软件程序编制并不复杂,难的是功能设计和需求采集。作为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国防交通信息系统,必须能满足社会化动员管理、快速动员实施、精确保障指挥和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息对抗等基本需求,软件功能设计也必须依此进行。
整合资源,采集需求。整合资源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国防交通动员和保障资源的整合、人才资源的整合。要集合各行业、各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再加以综合知识培训,形成工作团队,按软件功能设计需求开展采集工作。
把握机遇,合力攻关。国家信息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为国防交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和更高的起点。当前,国家行政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为我们整合资源、合力攻关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应乘势而上,集中软件行业精英和交通战备工作专家,攻克系统软件难题;启动一线人员智慧,分解完成应用软件研究;进而自主创建操作系统,将国防交通信息化建设不失时机地推向更高阶段。
按需联网,确保指挥高效顺畅
由于军队、政府和各交通行业(企业)的信息系统各自封闭运行,既不能相互兼容,又无沟通渠道。公众互联网虽能广域沟通,但其特有的开放性不适用于国防交通指挥通信,而建设一个封闭运行的国防交通指挥通信网络又不切合实际。为此,应建设一个既相对独立、又能广泛互联的国防交通信息系统。
实行军网有限开放。国防交通系统军民结合的组织特征,决定了地方各级国防交通主管机构及大型交通运输企业与军队有着密切的组织关系和业务联系,并构成指挥与被指挥、保障与被保障的对应关系。由此可以设想,军队指挥通信网通过国家、省(市)和设区市国防动员机构向同级国防交通主管机构有限开放,军队驻交通沿线军代处向驻在企业有限开放,以沟通国防交通指挥中枢上下两端信息控制平台及地方国防交通主管机构与保障对象间的网络联系。
研发互联网加密技术。地方各级国防交通主管机构与交通运输企业的沟通,即国防交通信息系统的末端网络互联,只能借助公众互联网。应组织力量研发互联网通信加密技术,以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解决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问题,达到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建立国防交通信息系统专属网络之目的。
解决好军、政、企信息系统兼容问题。依托国防交通动员指挥中枢建立的各级信息控制平台,是军、政、企各方信息渠道在国防交通信息系统中交汇的关节点,应具有不同体系结构相兼容的功能,做到不同体系用户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国防交通信息高速公路的枢纽。以此来贯通军队指挥网、政府政务网和企业局域网,在现有网络环境中按国防交通组织系统构建信息系统专属网络,将全社会国防交通动员资源通过网络连接成一个统一的保障体系,实现国防交通动员、保障指挥自动化,形成战时交通保障信息系统的体系运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