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发展轨道交通是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江苏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国土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人口7400多万,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2万亿元,人均超过3000美元,财政收入3900亿元,国民经济连续15年保持高速增长。
江苏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截至2006年底,全省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55公里,密度为全国第一,基本实现了全省高速公路联网畅通,“千里江苏一日还”已成为现实。全省拥有等级航道7500公里,万吨级码头泊位252个,2006年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64亿吨,位居全国第一,南京、苏州、南通港均跻身全国12个亿吨大港之列。在轨道交通方面,近年来,先后建设了新长铁路和宁启铁路,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06公里,比2000年增长了一倍多,初步形成了“一纵三横”的铁路主骨架。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高标准的火车站,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主要铁路干线进行了电气化改造,增开了多趟高等级列车,路网设施条件大幅提升,运输能力显著提高。省会城市南京兴建了全长21.72公里的地铁1号线,全长18公里的1号线延长线和全长25.15公里的地铁2号线正在建设之中。苏州、无锡等市也正在积极筹建城市轨道交通设施。
当前,江苏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随着江苏省人均生产总值由3500美元向5000美元攀升,江苏已进入工业化转型、城市化提升、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的关键时期,环境资源和发展的矛盾更显突出,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清洁增长、节约增长、高速增长的要求更为迫切。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江苏在下阶段的交通发展中,将在继续抓好公路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快轨道交通、水运和航空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快发展轨道交通,对江苏具有特殊的意义。
首先,加快轨道交通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迫切需要。江苏是全国的制造业大省,能源、原材料、市场、劳动力“四头”在外,对长距离、大运量的铁路运输有着强烈的依赖和需求,特别是能源等大宗物资运输主要依靠铁路。 “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要保持年均增长10%以上,需要从境外、省外调入的原辅材料、能源等将会继续大幅增长,预计到2010年,全省一次性能源总需求将达到2.15亿吨标准煤,大部分需从省外、境外调入,其中经由铁路调入的煤炭将达9100万吨,比2005年增长47.7%,既有铁路已无法满足需求。预计到2010年,江苏既有的五大铁路通道能力缺口约为3.5亿吨,铁路“瓶颈”制约矛盾非常突出。加快铁路发展,才能保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其次,加快轨道交通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迫切需要。铁路在现代社会和综合运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其它交通方式相比,铁路具有运量大、运程长、低成本、安全、节能、环保等明显优势。铁路现行综合运输单价每吨公里约为0.1元,仅为公路运输的15-20%,与水运基本接近。在全省物流运输中,铁路运输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折算可以节约运输成本1.5亿元。但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江苏省铁路发展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呈现“三个相对偏低”的趋势:一是发展增速相对偏低。2000-2006年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年均增长19.1%,而同为陆路交通主体的等级公路通车里程年均增长47.5%,其中高速公路年均增长34.6%。二是市场份额相对偏低。以1995、2000和2005为例,铁路完成客运发送量分别占社会客运总量的6.11%、4.56%、4.58%;完成旅客周转量分别为占社会旅客周转量的25.96%、21.37%、20.08%;完成货运发送量分别占社会货运量的5.06%、4.5%、4.5%;完成货运周转量(发送)分别占社会货运周转量的28.58%、24.66%、15.66%。铁路所完成的运输量所占市场份额不仅总量偏低,而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三是资金投入相对偏低。2000-2006年,江苏境内铁路的总投入约为150亿元,而同期我省公路、航运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065亿元。不同运输方式的发展很不平衡,铁路投入明显偏低。这种状况使得大量新增的运量被迫向公路、水路转移,进一步加剧了交通运输的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在大批量、长距离货运方面,情况将更加严峻。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我省货运用能量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5%,明显高于货运量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我省的交通运输内部结构不能适应节能的要求,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状态。因此,加快铁路发展,是构建高效、合理、快捷、便利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迫切需要。
第三,加快轨道交通发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江苏人口密度全国最大、物资性资源全国最少、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的特殊省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轨道交通运输具有运量较大而占地较少、能耗较低、污染较小等相对优势,有利于节约降耗、减少污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四,加快轨道交通发展是促进区域共同发展迫切需要。历史上,我省沪宁城市群和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既得益于上海都市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也受益于沪宁铁路。铁路在开发和和国土资源、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比之其它交通运输方式,力度更大,影响也更为广泛和深远。当前,我省区域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随着“四沿”(沿沪宁铁路、沿长江、沿东陇海铁路、沿海)发展战略的实施,支持苏南提高竞争力、促进苏中实现崛起、加快苏北振兴的区域发展战略正在深入推进,各地区之间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正在加速流动。区域发展迫切需要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铁路网络,提高线路设施水平,在更广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改善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很多城市都已经将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形成了一股修铁路的热潮。
第五,加快轨道交通发展也是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迫切需要。江苏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0%。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交通的矛盾日益激化,这已成为广大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城市交通矛盾的重要措施就是加快轨道交通设施的建设。苏南的城市几乎都在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不仅要建设市内轨道交通,还在规划建设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大家已经认识到,没有现代化的轨道交通系统,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加快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实现由单一交通向立体交通、综合交通的转变,是我省交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江苏省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的基本构想
江苏省的轨道交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现行的管理体制,主要分两个层次进行规划和建设。
从铁路路网建设层面来考虑,根据国家铁路发展规划,结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江苏铁路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扩大运能,完善网络,创新体制,全国争先。
扩大运能。加快新线建设和既有铁路扩能改造,到2010年,争取铁路营业里程比现有水平增长1倍以上,对外铁路通道由4条增加至8条,并建设形成3条年运能亿吨以上的跨省通道。
完善网络。围绕铁路主骨架,大力发展铁路网络,统筹安排好铁路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并建设一批铁路支线和专用线,形成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方便快捷、覆盖全省的铁路网络。
创新体制。根据铁路建设的特殊性和江苏的实际情况,在铁路领导体制、投资体制、建设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建立完善有利于统筹兼顾、协调推进铁路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和谐发展、快速发展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
全国争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努力保证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坚持与江苏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争取在路网规模、设施水平、运输能力等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争取在2015年实现客运专线和城际轨道交通高速化,主要货运通道重载化,干线铁路与公路交叉立体化,列车运行智能化,铁路病害诊断及灾害预防自动化。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 “十一五”期间,江苏规划新建铁路里程1595公里,既有线改造597公里,基本形成客运专线骨架和“二纵五横”的铁路网布局,实现铁路发展的新突破、上台阶。到2020年左右,形成“层次分明、功能齐全、装备先进、方便快捷”的“三纵六横”铁路网布局。
从城市轨道交通及城际轨道交通网络的层面来考虑,首先要在苏南的城市中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南京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起步,未来的20年内将持续建设;苏州、无锡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很快也将开始建设。同时,结合全省铁路网的建设,积极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目前,在全省铁路规划中已经确定的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有:上海至南京城际、南京至杭州城际、南京至安庆城际等,要加快推进建设速度;还要利用现有铁路网,开行具有城际轨道交通性能的列车,充分利用铁路设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城际轨道交通网络,通过改造既有铁路和建设新线,在长三角地区先行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网络,为这一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设施保障。江苏省建设厅已经委托编制了江苏长三角地区的城际轨道交通规划,主要内容是,在江苏的长三角地区,形成以南京为中心、与上海都市圈相衔接的“四纵四横”的城际轨道交通体系。把这个规划实施好,江苏的城际轨道交通将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局面。
三、加快轨道交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当前,江苏的轨道交通正迎来一个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矛盾,探讨其解决之道,对于更好地促进轨道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要加强轨道交通发展的统一规划。轨道交通包括铁路、城际轻轨和市内轨道交通(地铁),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当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但按目前的管理体制,却分别由铁道部、建设部和地方政府负责,这样的管理体制,不利于轨道交通的统一规划和统筹发展,给相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形成了诸多不便,也极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因此,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必须对轨道交通设施的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标准,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通过沟通和协调,解决好统一规划管理的问题。
(二)要采取多种途径和办法筹措建设资金。资金问题是目前困扰和制约轨道交通发展的突出问题。对此,一是要坚持 “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原则,保证政府资金的投入力度,尤其是一些公益性较强的项目,市场化融资难度较大,应加大政府资金的投入。二是对一些有可能成为经营性项目的铁路,应加大多元化融资的力度,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境外投资者进入。就江苏境内的铁路项目而言,有一些是值得尝试的,特别是高速铁路项目和城际铁路项目,预期效益较好,社会资本和境外投资者很有兴趣,关键是要降低门槛、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以调动其积极性。三是积极探索分散投资之路。目前正在建设的铁路大部分是合资铁路,实施这些项目均需成立相应的项目公司,如果将路网投资和运输投资分开运作,政府只参与路网投资,运输投资(机车、车辆等)由社会承担,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的出资压力。四是对轨道交通建设的延伸效益要有合理的分配机制。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来看,轨道交通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功能是十分强大的,很多城市的地铁开通之后,沿线的土地价格都直线上升。这些因交通设施的建设而产生的土地收益,理应有一部分用于对交通设施的补助,或是滚动用于轨道交通建设。城市政府应当处理好这方面的利益关系。
(三)要深化交通管理体制的改革。构建各展所长、协调配套、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未来大交通建设的方向。由于体制的影响,目前铁路建设和公路、航道、港口、航空运输等属不同部门领导,客观上不利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在通道资源、桥位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相互衔接上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因此,要加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形成合理的分工和对接,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首先必须从管理体制上理顺关系。从去年开始,江苏省在省属部门层面上作了调整,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统一管理的“大交通”管理体制,通过一年的运作,已经显示了积极的成效。但在目前的体制下,仅靠一省的探索和仅在省一级层面上进行改革,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多年积累的矛盾,有些问题的解决可能还需要相当的过程,有些重大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江苏省交通厅愿意以积极不懈的探索为全国交通体制的深化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