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农村,居民都切身感受到水利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幸福的保障。 “从淮河边上的帐篷窝棚,到保庄圩里的砖瓦房,现在来大水了人不慌!”安徽阜南县王家坝镇唐庄村82岁的郎士和激动地说。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不断完善,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取得跨越式提升,越来越多的项目正在不断地惠泽民生。
新思路催生新转变,从逃避洪水到管理洪水,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发挥巨大效益
很多里程碑式的水利建设,就是我国治水新思路的见证。
改革开放30年来,重点水利工程开工的礼炮声,是大规模水利建设30年的最好见证。
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我国大江大河治理进入了历史新阶段。目前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基本建设完成,其中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黄河中下游工程体系实现黄河连续8年不断流;治淮19项骨干工程初步形成的防洪工程体系,成功防御了2007年淮河大洪水,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1991、2003年减少54.3%和45.7%。
经过30年的水利建设,我国水利工程全面发挥效益。目前我国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重点海堤防御风暴潮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大部分地区具备抗御中等干旱的能力。
治水思路在治水实践中不断提升,不断深化。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新思路,给水利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在治水新思路的指引下,防洪工作从过去逃避洪水到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注重给洪水出路,科学防控、依法防控、综合防控。如今在抗洪一线,人们深深地感到,以往那种千军万马齐上阵的紧张场面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忙而不乱的景象。在洪涝灾区,混乱不堪的救灾帐篷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庄台、保庄圩内群众的安定生活。
新思路、新举措、新设施,使我国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不断完善,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据统计,全国洪涝灾害造成的年均死亡人数从上世纪70年代的5181人降为“十五”期间的1583人。1988年以来,我国累计防洪减淹耕地12.31亿亩,减少经济损失2.9万亿元,平均每年抗旱挽回粮食损失428亿公斤,平均每年解决2545万人、2005万头大牲畜的因旱饮水困难。
民生水利惠泽民生,更多百姓喝上放心水
改革开放30年来,水利部门始终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首位,着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民生水利工作。
30年来,各级政府把农村饮水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来抓,组织和动员广大群众进行了不懈努力,安排专项资金,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到2007年末,累计解决了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结束了项目区群众吃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的历史。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被群众誉为“小工程,大德政”。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30年来,水利部门通过大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不断开发新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2007年底,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1978年的7.3亿亩增加到8.67亿亩;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到3.5亿亩。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6。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占全国耕地面积46%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全国总量70%的粮食,水利为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病险水库多、安全威胁大,始终成为悬在人民群众头上的“一盆水”,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2000年以来,中央已累计安排资金376亿元,其中2008年中央安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达到114亿元。“十五”期间,完成168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库安全状况大为改善,工程效益得以恢复,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全国用水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
塔里木河流域不合理开发导致河道断流、土地沙化严重;黄河断流导致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洞庭湖区盲目围垦,湖区萎缩严重……一系列教训表明,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
2000年,中央提出建立节水型社会;2005年,中央再次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节水型社会建设成为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战略。
目前,全国已确立国家和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100多个。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在国家、流域和省区等三大层面建立健全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取水许可、入河排污口监管等制度组成的水管理体系,全国用水效率和效益得到提高。2003—2006年,全国万元GDP用水量从448立方米下降到272立方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4左右提高到0.46,全国用水总量年均增幅不足1%,用水总量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取得巨大成就。黄河自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有效缓解河道泥沙淤积的同时,黄河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下游生态系统得到初步恢复……这些都成为可持续水利、生态水利建设的生动例证。
水利部部长陈雷说,到2020年我国水利体系将基本建成,人民群众的防洪安全将得到可靠保障,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清洁的饮用水,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显著改善,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水利将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