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一块盐碱荒地,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具潜力和活力的现代化经济增长点——天津滨海新区。
改革开放之初,大多数天津市民生活在拥挤、简陋的平房里;到2007年,城市居民人均建筑面积比1980年的4.5平方米增长了5倍。
30年前,从天津坐火车到北京需要3个小时;如今,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半小时内到达……
30年风雨,30年开拓,天津正从传统老工业城市成长为北方经济中心。
滨海热土龙头跃起
在天津港陈列室,两张照片总能引起参观者的注意。
一张摄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黑白照片:天津港客运码头一片荒凉,两台吊车和三名装卸工接卸一个集装箱。由于没有引进集装箱装卸桥等专业机械设备,工人工作得非常吃力。
另一张是天津港职工胡志强2008年拍摄的彩色照片:繁华的现代化码头四周建起了高楼,天津港采用先进工艺,实现“一钩双箱”作业,硕大的集装箱两个一组如同玩具般被轻松地装卸。
从冷清到繁忙,在渤海之滨,与天津港一起体验这种鲜明变化的是天津市滨海新区。1984年,国务院把天津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批准设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1991年批准设立天津港保税区。1994年3月,滨海新区正式设立。2006年5月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同时被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此,天津滨海新区成为我国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最受世人瞩目的开放前沿。
位于天津东部沿海的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包括塘沽、汉沽、大港3个行政区和正在建设的8个产业功能区及中新生态城。这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现代制造业集群快速兴起,金融、物流、会展、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显示蓬勃活力。
今后3至5年,滨海新区在建和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360多个,总投资7000亿元,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显著增强滨海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滨海新区正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科学发展又好又快
“三座大山”是人们对天津市发展工业的深刻印象:钢渣山、碱渣山、粉煤渣山。天津电厂每天排放粉煤灰渣,灰场占地曾达8000多亩。天津钢厂每年排放钢渣40万吨,到1993年堆存量已达300万吨。我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天津碱厂近百年来排放的碱渣堆存量达620万吨,占地3.6平方公里,是当地白色粉尘污染的源头。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断探索科学发展途径,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具有天津特色的发展道路。”天津市发改委副主任管理年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能源消费仅翻一番。30年后,“三座大山”无影无踪。天津碱厂通过碱渣生产水泥和碱渣制工程土等,使碱渣成为极好的工程垫土,一度是污染源的“大山”被很快搬走;通过科技对钢渣先磁选,选出可利用的钢料作为原料再使用,大量尾渣成为高质量的工程垫土,去年钢渣处理效益达1000多万元;天津电厂的粉煤灰经过技术处理,用于生产建筑砌砖、水泥、环保烧砖。
早在“六五”时期(1981—1985年),天津提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道路,结合工业结构调整“腾笼换鸟”,下马关停一批技术水平低、能耗高、效益差的产品和企业。“七五”时期,天津市在布局结构上提出重点东移,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工业,开拓新型工业,发展第三产业。
1994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开始实施“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即到199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提前3年翻两番,用5至7年时间,基本完成市区成片危陋平房改造,用8年时间,把国有大中型企业嫁接改造调整一遍;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2002年底,这四大目标全面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津经济发展最快也是最为稳定的时期,天津地区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10.6%的速度增长。管理年表示,1992年以来平均增速达到13.1%,波峰与波谷之间仅相差了5.9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为0.31吨标准煤,比1978年下降93.6%,全市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16立方米,全国最低。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
王明华大爷在海河边住了30多年。30年前,海河边遍布着低矮拥挤的棚户区。“那时家里的院子比马路低,屋子比院子低,一下雨,屋里全是水。”王大爷回忆。为扩大居住空间,居民们各自在本不宽敞的房前屋后搭建各种“临时建筑”,家家又在门前摆上垃圾盆、脏水桶、煤球炉,加上晾衣、晒被,把户外的环境搞得更加凌乱不堪,出入其间要左避右闪。“谁家死了人,只能背出去,不能抬。为什么?过道太窄走不开担架啊。”王大爷说。
如今海河边低矮的棚户区变成拔地而起的现代化住宅小区,政府投巨资新修了河岸景观,鲜花、绿树、造型各异的雕塑、灯火辉煌的游轮……海河沿岸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王大爷不仅住上了宽敞的两居室,还保持着给天气记日记的习惯。空气越来越好了,天总是湛蓝的,记录显示,2007年,天津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320天。
环境好了,生活也富了。与1978年相比,2007年天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近4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57倍。2007年居民储蓄存款是1978年的766倍。居民生活由温饱到小康继而向全面小康阶段迈进。在居民的各项生活消费中,更多的钱用于“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方面,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8.1%下降到2007年35.3%,市民生活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
改革开放30年,财政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力度,社会保障体系由计划体制下的保障模式逐步过渡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模式,基本建立了城镇职工保障体系、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障种类和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城市居民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也不断增加,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目前,天津已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拥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