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
|
时间:2009-09-14 |
|
我国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也收获了硕果累累的精神财富,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过。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动力、实践源泉和检验尺度,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结论、人民的结论、历史的结论。
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活水源头在哪?发展的动力何在?答案只有一个,就在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提出的要求。近代中国是一部令人悲怆的历史。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粉碎了清王朝万世长存的春秋大梦,闭关锁国、妄自尊大换来的是积贫积弱、落后挨打。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接踵而至的军阀割据、列强瓜分、外敌入侵和国民党的腐败,使中国人民仍然在水深火热中痛苦呻吟。历史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毛泽东、选择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取得了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但“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造成的发展困境,“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惨痛教训,愈来愈警示人们:真正要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谱写民族复兴的宏伟乐章,只凭革命热情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行,不结合本国国情只是照搬照套他人的僵化模式不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富民强国之路。必须把我们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落后意识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必须把我们的建设实践从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体制和机制中解放出来,从那些违背客观规律、有悖时代潮流的陈旧手段和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从那些自我封闭、条块分割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中解放出来。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推动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创造的条件。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推动伟大的实践。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伟大实践,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激活了我们的思想,创新了我们的理念。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和生动实践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条件。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但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现象并不鲜见。究其原因在于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中,人们有可能囿于体制和环境的束缚而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限于素质和水平的制约而发展不了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有赖于客观环境的改变,也离不开主观条件的创造。我国改革开放始终与解放思想双向互动,冲破了各种传统思想和体制的束缚,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了主观条件。
改革开放推进的进程。当代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也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的过程。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冲破“两个凡是”设置的思想禁锢,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历史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的严峻考验,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改革和发展的新起点,自觉适应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事实雄辩证明,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理论创新就跟进一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向前推进一步。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又引领改革开放的实践奋力前行。改革开放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强大动力。
丰富的实践源泉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充足的养分和宝贵的经验,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源泉。
凝聚群众的智慧。改革开放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处处闪烁着人民群众的思想智慧,始终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发明创造。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国有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设立经济特区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每一个重大改革政策的出台,每一个重大改革举措的实施,发明权都属于基层、属于群众、属于实践。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认识的深化,从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的科学判断到对当今国际局势深刻变动趋势的准确把握,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等。每一次思想解放的深入推进,每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观点的提出,都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农村搞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许多好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积累丰富的经验。“我们党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是我们党的一大特色和政治优势。从十二大邓小平同志得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到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作出“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结论,再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总结“十个结合”的宝贵历史经验,改革开放的事业没有停顿,我们党总结实践经验的步伐始终没有停顿。这些经验源于改革开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是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宝贵思想材料。
形成科学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非常重视理论思维,高度关注理论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立足中国实际、把握时代脉搏、体现实践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等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执政为民论、与时俱进论、第一要务论、执政能力建设论、先进性建设论、和谐社会论、科学发展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形成的,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客观的检验标尺
改革开放是检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客观尺度。
实践的检验。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的实践,就是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足客观实际,紧扣时代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我国经济以年均9.7%的速度快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堪称奇迹;GDP总量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4.66万亿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的第四大经济体;货物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20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17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外汇储备从1978年以前从未超过10亿美元到2007年底突破1.5万亿美元,成为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日益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重塑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全新形象,提升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彰显了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巨大价值。
人民的评判。人民高兴不高兴、赞同不赞同、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是我们的理论和实践正确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推进,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的生活更加殷实,人均GDP由1978年的226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28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7年的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2007年的4140元。民利的极大实现、民生的极大改善、民心的极大凝聚,彰显了改革开放的魅力,也彰显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历史的证明。历史是一面镜子,折射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改革开放的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用这一理论指导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我国已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还有很多经验需要我们去总结,还有很多规律需要我们去探索,还有很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解放思想不能停步,改革开放不能停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能停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当前实践,注重解决改革开放实践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总结科学发展的经验,探索科学发展的规律,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深入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无止境。我们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开放,继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同样需要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只要我们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决不动摇、立场决不改变、步伐决不停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就会越来越灿烂,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生命力就会越来越旺盛。
(执笔人:陈志强谭跃湘)
(2008年第12期)
(湖南省《新湘评论》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