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实践
|
|
时间:2009-09-14 |
|
我国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以前所未有的创新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形成了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改革开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中,我国不仅坚持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改革开放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把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摆在首位,不断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条件下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经济体制和不适合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不仅破除了社会主义制度一旦建立似乎就不存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教条主义,也纠正了长期附加给马克思主义的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左”的错误认识,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学说。改革开放实践,不仅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不意味着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且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时还认识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前进了一大步。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学说。改革开放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不可能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也不可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而必须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它将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如何分阶段、有步骤地建设社会主义和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学说。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经济的学说。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反而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改革开放实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建设社会主义还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相容的问题、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手段等重大理论问题也都取得了突破。所有这些,打破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桎梏,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经济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发展和创新。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学说。改革开放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的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集中亿万人民的智慧,吸取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改革开放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最集中的表现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道路的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的伟大功绩,就是通过创新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发展。在改革开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基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辉煌成绩。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我国的持续快速发展。30年来,我国GDP约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总量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46619亿元,跃至世界第四。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长到2007年的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元。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07年达到172534亿元,是1978年的819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基本经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总结,但最根本的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创造力和感召力。
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随着实践的发展,我国经历的一轮又一轮的思想解放,推动着人们认识的不断科学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才产生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轨道取得伟大成功。改革开放的实践又一次印证了我国在革命和建设历史上曾经得出的结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尚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发展。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推向更高阶段。(作者系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