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执政党建设  可持续发展  改革经验  改革典型  政策理论  文献选编  神州巨变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和谐社会
特色总网 > 伟大实践 > 政策理论 >
推荐资讯
刘树成:中
一、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绩效 1...
·定推采购资格的最大卖点是商家能
·治国的根本理念:以人为本公民国
·解放思想,激发动力:学习实践科
·不断加大对干部民主考评力度:从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创新基本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大
·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进人民群
·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彪炳史册的
·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0万...
·如何使用工具实现零成本赚一亿(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百万)如何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百万)如何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百万)如何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网站纷纷报道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骤在1小时内快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用兑换币并兑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销让成交率倍
·日入1000元的快餐厅,利用“定推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
时间:2009-09-14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中国历史跨越式前进的三十年。回顾三十年,我们很自然想起毛泽东的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31页)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转折的根本推动力

  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开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建国以来历史发生伟大转折的时期。

  历史的转折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应当以粉碎“四人帮”为起点,延续了两年时间,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这个历史转折。

  人民群众的意志,是历史转折的决定性力量。

  十年“文革”及以前的左倾错误,使中国陷入了严重的危机。政治上天下大乱,冤假错案遍布城乡,群众处于分裂状态;国民经济频临崩溃的边缘,国力衰落,人民普遍贫穷;文化一片荒漠。到“文革”后期,人民再也无法容忍这种状态延续下去了。

  1976年的四五运动,是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运动。从更深层次看,四五运动是人民群众表达对阶级斗争为纲的不满,对“文化大革命”的不满,对穷社会主义的不满,也包含了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批评。


  当年,我们到天安门广场游行庆祝粉碎“四人帮”的动人情景,还历历在目。广大人民群众对粉碎“四人帮”的热烈拥护,是表达他们对结束过去、建设四个现代化、过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革”后期,调动了一切政治资源批邓,却批不下去。而似乎不可一世的“四人帮”,一举就被粉碎了。为什么?根本的原因是人心的向背。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的一段时间,大力搞整顿,恢复和发展生产力,形势日益好转,深得民心。“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四人帮”在“文化大革命”中拉大旗作虎皮,尽干坏事,作恶多端,天怒人怨,必然为人民所不齿。

  十二大报告有一段很精辟的话: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创造历史的科学原理。人民要求拨乱反正,要求安定团结,要求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党正是集中了人民的意志,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把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重新引上康庄大道。(见《十二大文件汇编》第14-15页)从实质上说,历史的转折是人民的愿望和意志的体现。

  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我们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历史的转折,将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是顺应了人民的意愿。

  二、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是改革开放的原动力

  我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

  1978年底,改革的第一缕曙光在农村出现。这就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

  安徽凤阳是一个有名的穷地方。我的家乡邻近安徽,我从小就听说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小岗村是凤阳县的一个小村落,只有二十户人家。1978年,安徽大旱。夏收麦子,小岗村每个劳动力才分到3﹒5公斤。农民说,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得想想办法。这年12月的一天,18位农民在队长严俊昌的带领下,秘密商讨,将土地分到各户耕种,不再吃大锅饭。在当时来说,这是冒大风险的事。他们签订了一个契约式的文书,文书写明,如果谁因此事而坐牢,大家负责把他的孩子扶养到十八岁。每个人都在这个文书上按了红手印。后人将这个文书称之为“大包干合同”,或“包干合同”。

  这件事说起来使人感到悲凉,但却生动地说明了改革的由来。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这就是当时严峻的现实。

  小岗村的大包干一年就见成效。1979年秋,小岗村的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1﹒8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跃升到400元。小岗村不仅结束了多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而且破天荒地上缴国家粮食3200公斤。



  小岗村的奇迹震惊四邻,各地农民和农村干部纷纷仿效。“大包干”如星星之火,迅速燃遍了中国农村大地(党中央将这种经济形式命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的兴起,使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名存实亡。1983年10月,党中央发出文件,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建立乡(镇)政府。这是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的第一个大变化。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恩格斯语)“大包干”的出现和发展,这就是人民创造历史的壮举。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在我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在苏南等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迅速发展,其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有些地方是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一,甚至占了半壁江山。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乡镇企业的发展,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进了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的进程。这是我国农民的又一重大创造。

  农民工的出现,是我国农民创造历史的又一壮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人民公社的解体,农民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一部分农民自发向城市流动,人数日益增加。这些流向城市的农民,衣衫破旧,蓬头垢面,在城里干最脏最累的活,住在最差的地方,他们默默无闻地艰难地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那时,许多城里人很瞧不起这些乡下人,称他们为打工仔,将这些人群称为盲流。曾几何时,到过春节时,城里人突然发现,没有人给送牛奶了,保姆也找不到了,卫生也没有人搞了,这时,城里人才意识到,他们已经离不开这些乡下人了。这些乡下人已经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成员。人们对这些乡下人的看法也逐渐有所改变,在称呼上,也不再叫打工仔了,而将他们称之为农民工。现在,农民工约有二亿人,是一个数量巨大、还在不断扩张的社会新生群体。他们分布在城市的各行各业,占从业人员的比例,有的是一半,有的是百分之六七十,在建筑等行业,更达百分之八十。不少农民工已经成为优秀的产业工人,有些已成为管理人员。虽然农民工的处境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他们已经成为公认的社会群体,全国人大代表中,已经有了农民工。农民工不但改善了自己的生存状态,而且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农民工的出现,是人民群众历史主动性的又一生动体现。



  经济特区的创办也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又一新事物。主持创办深圳特区的吴南生(深圳市第一任党委书记、市长)回忆,1979年初,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他,为了改变家乡汕头的落后面貌,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同从海外、香港、澳门回来的朋友交谈,有一位朋友对他说:你敢不敢办像台湾那样的出口加工区?新加坡、香港那样的自由港?如果敢办,你们的经济肯定会很快上去。朋友们的这些意见,使吴南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他又同当地的领导同志和乡亲们商谈,他们都举双手赞成。吴南生向广东省委汇报了他们的想法,得到省委领导的支持。广东省委向中央报告提出,在广东划出一块地方,实行特殊政策,定名为“贸易合作区”。党中央开会讨论了广东的报告,一致同意他们的设想。邓小平不但支持,而且提出,名称就叫“特区”(以后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特区的创意就来自群众。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成就,是多方面的,以上只是粗线条地列举几点。

  总之,三十年来,人民群众提出了许多新思路、新办法,开拓了许多新路子,创造了许多新模式,有力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近,发表了中央有关部门对全国18个典型地区的调查报告,列举了全国18个地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很有说服力。(《人民日报》2008年10月8日)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一幅我国人民创造历史的壮丽画卷。

  纵观这三十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越来越自觉。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群众迫于生活的压力,为了自救而闯新路,那么,越到后来,他们就越来越自觉地为创造新生活而奋斗,越来越成为自觉的历史创造者。

  在全国各地,不但涌现出许多新事物,而且涌现出一大批“风流人物”。

  在改革开放的“群英谱”中,有敢冒风险,冲破人民公社旧体制,创造“大包干”的农民;有顶着“弃农经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大帽子,勇敢创办乡镇企业的农村干部;有敢于否定计划经济体制,大胆为市场经济体制鼓与呼的经济学家;有坚决抵制“姓资姓社”争论,创办经济特区的特区人;有勇于实践,敢于试验创新的改革闯将;有克服重重困难,创办民营企业的企业家;有敢于发表真知灼见的理论家;有敢于说真话、表达社情民意的新闻工作者;还有秉笔直书写改革开放信史的历史学家,等等。他们是改革开放潮头的弄潮儿,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生动体现者。

  (二)自觉创造历史的群众队伍不断扩大。

  三十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学习,增长才干。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进各方面建设、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包括二亿左右的农民工在内)。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可以说,他们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闯出来的。他们是富有闯劲、富有创造性的人群。

  三、落实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页)邓小平代表我们党向全国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致以崇高的敬意。党的十四大前夕,邓小平在回顾改革开放历史时有一段很重要的话。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他回忆说,“乡镇企业是谁发明的,谁都没有提出过,我也没有提出过,突然一下子冒出来了,发展得很快,见效也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由农民首先提出来的。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邓小平年谱》下,第1350页)他说,我的功劳就是将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他强调,一个人、几个人,干不出这么大的事情。邓小平的话真实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生动而又深刻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科学原理。我们应当将邓小平的这些话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材来认真思考。集中的一点就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之路往往是不平坦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长时期内,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旧观念、旧体制的严重束缚。但人民群众终究会突破各种束缚、禁锢,砸碎加在他们身上的枷锁,克服重重阻力,开拓前进。

  但是,我们决不能颂扬自发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他们的聪明才智,只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出来。

  进入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倡导解放思想,并且把解放思想聚焦到发展生产力上来。

  所谓生产力,最主要的是人,是劳动者和管理者。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首先就是解放人。十亿中国人(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是十亿人,现在是十三亿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对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同样是这些中国人,所发挥的能量,所干的事业,所创造的财富,差距有多大!

  三十年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破除了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习惯,革除了束缚劳动者的体制和机制,使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智慧得以发挥出来,从而形成巨大的现实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

  最近,有关方面总结了全国18个典型地区开拓成功发展之路的经验,其中一条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这些地方都自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及时掌握和有效运用人民群众在发展实践中创造出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模式。各级党政干部都能够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珍惜民力,注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对全国18个典型地区的调研综合报告》(《人民日报》2008年10月8日)第8版)这是一条很重要很宝贵的经验。



  在新世纪新阶段,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还是要吸取人民群众的智慧,还是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群众始终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提出,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就是要紧紧抓住人的因素,实现人的进一步解放,更好地释放社会各个阶层广大群众的潜能。

  首先,要破除以人为本的障碍。在我们这个社会,落实以人为本有很大的难度。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下面抄录马克思的两段话来说明:“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而这个原则比其他很多原则好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单是一个原则,而且还是事实。专制君主总是把人看得很下贱。”“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1页)马克思讲的是德国的封建社会的状况,但这个概括有普遍意义。轻视人,蔑视人,摧残人,使人不成其为人,这是封建社会普遍的现象和特点。中国的封建社会也是这样。回顾一下十年“文革”中乱批乱斗,任意摧残人,冤假错案遍布城乡的情景,观察一下在我国各地频繁发生的恶性事故(山西的黑硕窑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等),这些轻视人,蔑视人,摧残人的情况触目惊心。再看一下我们的现实社会生活状况,官本位,领导待遇终身制,人身依附,把人分等级,这类现象,随处可见。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问题很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相当彻底地清除了封建主义的思想观念。我国在革命胜利以后,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但肃清封建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这个任务,没有完成。现实情况表明,中国需要补“文艺复兴”的课。我们要以这样的历史视角来看待肃清封建主义遗毒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要有历史使命感。



  另一方面,落实以人为本,要着力提高人的素质。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就富有远见地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0页)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水平,进一步的发展,如何提高人的素质的问题,显得更为重要而迫切了。提高人的素质,应当是全面的,又应当有重点。今天,一是要强调提高人的创业能力。看一下浙江等地的发展,人的创业能力是关键。二是要提高人的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这是中国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提高人创新能力,对国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如何改进我们的教育,日益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我们的教育,很需要解放思想,加以探讨,做重大的改进。

  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继续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进一步释放人的潜能,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前进。
    我要推荐好友】 【我要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李君如:“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经验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链接
    ·定推采购资格的最大卖点是商家能
    ·改革开放30年:历史贡献与未来使
    ·改革开放中的中国行政问责制度
    ·30年不变的时代呼声
    ·改革开放实现了第二次人权大解放
    ·中国政治发展30年
    ·公民概念的回归
    ·刘树成: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30年
    ·彪炳史册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
    ·张蕴岭:坚定不移地走对外开放与
    ·陆学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
    ·辉煌的历程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新时代的一场伟大变革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
    ·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纪念改革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形
    ·中国社会实现良性运行的伟大开端
    ·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以彻底的实践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
    ·继续解放思想 让中华民族的思想
    ·实现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的有机统
    ·李君如: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
    ·改革开放与富国强军战略
    ·改革开放的哲学意蕴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
    ·需要科学地总结改革开放30年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
    ·李君如: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建
    ·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主体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理论界重要
    ·解读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思想解放
    ·肩负起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根本历史经验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上阔步前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