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每天为拥堵的交通、不明的路况所困扰时,几乎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去想:明天的交通会是什么样的?
“出行前,通过网上信息,可以选择不堵的道路;出行途中,可以通过路边的信息牌、广播或手机上网,避开拥堵的路段;同时提供停车场信息,不用你在路上找停车场;还可以帮助出租车引路,优化下一个点的路线;还可以为外地游客提供商场、娱乐、休闲等各种导游服务信息,提供24小时海陆空的交通及换乘信息。这就是未来车辆道路信息系统建立起来后,可以为老百姓出行提供的服务。”吴建平在向我描述他们正在与北京市合作的车辆道路信息系统项目时这样说。
吴建平,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环境工程系运输研究室高级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中英智能交通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告诉我,他还有一个社会工作的头衔,是中国留英学者专业团体联合会的主席,因为5月9日他要向访英的温家宝总理汇报工作,临时决定订6号的机票返回英国。
本想学修建高速公路,出国后转修智能交通
吴建平是1988年先在上海培训,第二年留学英国的,他是那一年中英友好奖学金的受益者之一,据说这项奖学金还是当时我国政府和撒切尔夫人任总理时的英国政府签订的一项协议。
“提起留学,已经是比较遥远的事了。”吴建平一边回忆当年的情景一边说着。
吴建平是当年从浙江大学选派出去读博士的。他毕业于浙大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的是如何造水电站、厂房等,研究生时跟随一个土地学专家学习岩石力学、土地学和地基基础,“从地面结构转入到地下”。
那个年代出国留学的人想法几乎是一样的,就是要选择国家最需要的领域来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吴建平也是这样想的。他从靠近自己专业学科考虑,想到国内正是刚刚开始修建高速公路,当时仅在上海有一小段20多公里的试验性高速公路,于是他定下来到英国学习高速公路建设。
到了英国后他发现,英国的高速公路早在60年代就完成了,他们现在面临的是道路拥堵、包括高速路的拥堵问题,智能化交通的学科刚刚在欧洲和美国萌芽。吴建平想:与其去学老掉牙的东西,不如跟着人家学新的东西,于是他改变了初衷,选择了学习交通管理和智能交通这个领域。
所谓智能交通,就是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各个领域的最新技术,综合应用到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上,使现有的交通系统变得更加安全、舒适、畅通、快捷,有利于减少城市的交通污染,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经济发展,是追求综合目标的一个系统。
吴建平知道,这样一个智能运输系统是解决世界性交通难题的新途径,它实际上代表着一种新的理念,可以解决靠修建道路和红绿灯解决不了的问题。吴建平选择了以计算机模型为背景、从研究驾驶员的行为入手,通过模拟现实世界中汽车、自行车和行人在道路交通中的情况进行研究作为他博士生的研究导向。那一年,和吴建平一起到英国留学的二、三十人中,他是唯一选择智能交通作为学习方向的人,吴建平说:从这时起我就正式步入了交通行业。
国内后来开始提到智能交通的概念是在几年后的1995年。
再后来,吴建平的研究室有了同东南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的合作研究。
带着中英两个研究梯队,他是一个哑铃担两头
吴建平是一边学习交通方面的知识,一边做他的博士论文的。四年时间一晃而过,拿到博士学位的吴建平本来已经接受了清华大学的邀请,连课都排好了,导师的一句话让他留在了英国。导师对他说:“你的这套模拟系统刚刚做完,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最好经过实践的过程使它发展完善,你选择留下做一年两年都可以。”
就这样,吴建平开始了在英国的工作和研究。“没想到,一做下来就走不动了,一直到现在,已经是第十六年了。”吴建平说:“像我这样的情况在留学生里很少,十五、六年时间一直在南安普敦大学的研究室工作。这一方面取决于我跟室主任的关系比较好,在那里工作比较开心,觉得能够发挥我的作用。另一方面说明智能交通这个学科发展得很快,有很多事情要做。”
大量的工作,一个接着一个。渐渐地,吴建平开始独立做项目,他参与了20多个英国政府和欧盟的各种各样的交通项目。在2000年他被聘为长江学者的简历中,对他的成果是这样介绍的:
“他长期从事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汽车驾驶行为、城市交通的轻轨运输以及城市交通中运输工具的道路诱导等方向研究,主持研究了公路交通运作、智能化运输工具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适应性、城际间ATT检验的推广、电车的道路最优化、有仪表装置的汽车的数据收集等项目,先后发表了有关智能交通的文章近50篇,如电车的道路选择、LRT的模拟模型、ITS的综合性为及模拟环境、车辆列队驾驶及其潜在作用等等,并主持开发了FLOWSIM(模糊逻辑道路交通模拟模型)、TRGMSM(道路交通及轻轨微观模拟模型)两个软件,这些对发展智能交通都有重要影响。”
2002年10月,在中英两国政府共同组织的首届科技论坛上,双方决定成立中英智能交通中心,中心在中英两国各有一块基地,分别组建两个梯队,利用双方各自人力、物力的优势,共同展开研究、开发、培训和咨询方面的工作。吴建平理所当然地是双方认可的中心主任人选。
中心所有的工作都同时在中英两地展开。比如,研究北京混合交通流的行为,是在北京采集道路交叉行为的数据,而由英国的学者将其发展成为模拟模型;又比如在开发海洋渔业资源管理系统时,点子由英国提出,由国内的梯队开发成硬件产品,软件在英国做,然后同国内最大的IT企业普天集团合作做市场开发;培训方面更是如此,在国内进行初步培训后再到国外学习考察,了解国外学科的最新动向。
吴建平说:“我现在是一只脚在国内,一只脚在国外。我在国外时,每天一上班就通过网上MSN同国内的办公室直接对话,即掌握着国外的最新技术信息,又带着国内的梯队一起做,可以说是一个哑铃担两头。”
设在北京交通大学的智能交通中心刚刚组建一年多时间,已经形成了有5个教授、副教授、25个博士和硕士生的梯队,有一个100多平米的实验室,正在进行着包括和北京奥运相关的7个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有近二、三百万元的研究经费,在国内相关领域中表现得非常活跃。
既是实践者,又当铺路人
在留英学者中,吴建平作为学科带头人,成果有目共睹。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连续两届被推选为中国留英学者专业团体联合会的主席。
在英国,有“旅英工程师协会”、“全英学联”等11个由中国学者和留学生组成的各类专业团体,负责这11个专业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协调的就是中国留英学者专业团体联合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担任联合会主席的吴建平实际上在扮演着留英学者们的领导者的角色。
“我刚留学那会,当时整个英国的中国留学生累计不超过1000人,现在已达8万人之多。”吴建平显然很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尽管研究任务繁重,社会工作很多,他始终放不下的是为国服务的信念。
“这几年,我每年至少要带团回国两次,到国内考察、谈项目。比如我们带团参加了2002年的北京科博会,参加了中关村项目的洽谈,还参加了大连海外创业周的活动,目的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帮助海外学者为国服务,参与国内建设。”
2003年,吴建平他们专门组织了旅英学者教授团,来到云南和重庆支援西部建设。他们以智囊团的方式,提出集体的提案和建议来帮助地方作决策和发展。经过考察后他们在昆明报的20多个项目,有10多个得以批准。
吴建平说:“做这些事情,利益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是为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对学者也是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他们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回国服务;也可以实现项目对接,也可以帮助想到国外发展的国内企业寻找合作伙伴。我们联合会在组织这些活动上一直是非常积极的。”
积极、务实,既是实践者,又当铺路人,这就是吴建平留给我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