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资讯
中国铁路“绿皮 中国铁路“绿皮
中国铁路“绿皮
[更多]
·灌南海事航道航运港务联合举办
·李长春考察黑龙江时指出加快高
·厦门有了无障碍出租车 填补了
·中国南航成为中国首家客运量进
·天津津滨高速年底具通车条件
·莫桑比克与坦桑尼亚建大桥 终
·亚洲最大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成
·横峰大队强化管理再掀客运交通
·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韩金锋荣获
  热点资讯
空气动力自行车: 空气动力自行车:
据10月18日《山西晚报
[更多]
·空气动力自行车:不加汽油不充电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
·《汽车技术》——国家中文核心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政工程勘察规范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
·中国铁路“绿皮车”进入准终结时
·南京康尼公司是轨道交通行业“第
·南昌市规划:计划实施“立交桥环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_me@hotmail.com

  交通部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唐辉博士发表演讲
 
时间:2009-08-07 


 


 

  利用RFID技术可以改善交通运输及物流运作效率,在这两大领域,针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我们可以在集装箱、托盘、包装箱和产品等不同物流单元上使用RFID标签,可以对物流单位单元进行自动识别和跟踪,主要应用于仓储管理、物流配送等业务。在交通管理,可以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方便对车辆的管理和控制,可以利用RFID对运输工具进行快速定位统计,主要应用不停车收费、自动车辆识别、运输管理和停车场进出控制及管理,还有交通票证,可以实现自动检票和自动收费。

  目前在交通运输及物流领域的应用大概是这样的,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城市公共交通,在全国已经有很多城市应用了公共交通一卡通,而且公共交通一卡通已经实现了多功能的应用,还有一方面的应用是证照管理,在交通运输领域主要有这些方面:交通运输部启动了道路运输证件电子化试点,广东、甘肃和其他一些省也在开展IC卡从业资格证试点工作;海事部门部署了船员一卡通工程,以及船舶一卡通工程,主要为了实现船舶和海员的管理。全国很多省和市都开始设置高速公路自动收费,在机场高速等很多高速都设置了不停车收费的车道,广东开通了187条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粤通卡用户达到30万,北京市区内有90条ETC车道,有6万不停车收费用户,上海、江苏、安徽、江西预计开通ETC车道总数将超过150条,厦门也发行了RFID电子标签共20万张。现在还有少量的试点应用,在集装箱追踪与管理方面,上海港做内贸集装箱RFID应用试点,发行四千张RFID电子标签,而且开通了上海到烟台两港一航示范线,后来又开通上海到美国的示范线。对进出港集装箱进行管理,进出港集装箱可以自动识别,对装卸和搬运率有很大的提高,减少了进出港作业的拥堵现象。

  通过现有应用情况可以看出,IC卡在交通运输领域已经成了一定规模,而且相对比较成熟,一卡通、运输证照管理和不停车收费目前逐渐形成规模,还要继续推行和推广。集装箱管理也有一些试点应用,但是这个应用主要集中在相对封闭的系统,比如一个港口,或者一个示范线,没有形成大的规模,无论是从技术方面、从应用方面,还是从真正实施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才能形成应用规模。我们一直讲交通运输领域和物流中的应用,我们可以跟踪不同层次的物流单元,但实际上现在针对物流单元的应用还没有普遍开展,对于大范围、远距离流动的货物、货运车辆、物流单元的自动识别和跟踪管理目前还没有形成,我们都知道RFID技术有这样的优势和应用前景,但是没有形成应用规模。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在交通运输及物流应用中,我们希望在货物和运输单元上放标签,还有托盘、集装袋、集装网等装载单元设备的回收和自动识别,也需要在上面贴标签,还有刚才讲的试点应用的集装箱自动识别。针对车辆也可以安装标签进行识别,并且和GIS、GPS、GPRS等技术结合,最后实现对货物和车辆全程的大范围透明化跟踪管理。
  
  为了实现这样的跟踪管理,在交通领域主要是货运场站,在运输场站安装RFID系统,这样才可以对货物、运输单元、装载单元和车辆等移动物品进行自动识别和跟踪,最终实现物流各个节点货运车辆信息采集,实现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在场站里,在闸口库房可以安装设备,并采集相应的货运信息,在装卸和搬运设备上安装读写设备,或者人工便携读写器,提高编写效率,改善交通运输和物流的运作效率。



  刚才讲的是RFID平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最终想要建立一个基于公路枢纽、港口、空港、货运场站管理信息系统,基于这些信息系统建立一个大平台,这些管理信息系统对自己场内物流信息可以进行采集、处理和管理,可以利用物流信息平台,将场站各个节点的信息进行交换和共享,这样才能实现大范围的货物流和车辆装载设备的跟踪和管理。 除此之外,作为提供运输和物流服务的主体,我们还会和其他系统对接,比如我们作为运输和物流服务,我们实际上服务于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我们可能会和商务流通领域的平台对接,或者与生产制造领域相关的业务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换,还有一种可能,与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管部门对接,共享和交换信息。

  刚才给大家介绍的是前景,很重要的问题是编码管理,各种物流装载设备的流动、物流运输车辆的流动,如果没有唯一的编码,在识别上就会引起混乱,最终达不到刚才所说的目标,如果RFID技术用于自动识别,相当于身份识别,所以还涉及到许多领域,原则上应该建立统一编码体系,在统一框架下分应用领域进行编码管理,实际上你也不可能在全球或者在全国任何领域都实现唯一的统一管理,我们应该保证在不同编码体系之间,在技术上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

  作为编码管理,技术上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主要在应用实施中和应用需求中存在一些问题,在编码管理中主要涉及这样几个基本要素,首先要制定编码注册管理程序,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注册、维护和管理,还要有相应的软硬件设备支持编码的注册、维护和管理,还应该有相应的信息网络和平台支持数据交换,提供信息服务。我们在交通运输及物流领域,在编码方面,我们做了一些研究,根据ISO关于在供应链上的应用运输单元,有以下几个层次:0层、1层针对产品本身,产品出来以后有身份标识,在产品包装上也有身份标识,剩下几个层次都是运输和物流领域,单个包装箱在物流和运输时候为了装卸和运输方便会形成大的包装单元和运输单元,比如集装袋、纸箱等等,最终这些装载到集装箱上,集装箱可能会装到集卡上,集卡会把集装箱运到港口。

  在我们的编码体系中首先建立交通物流领域电子标签数据格式统一标识,在统一标识中我们首先考虑满足应用需求,充分考虑可能与其他领域系统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最终实现大范围跟踪。统一编码格式,在研究中,我们决定采用以工信部电子标签工作组所制定的数据格式为依据,目前我们在和他们共同工作的过程中,在商务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和其他领域都达成了共识,希望采用电子标签工作组制定的统一的数据格式。在这样的统一数据格式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单元,制定应用类别代码。

  不管我们这个领域,还是其他领域,注册管理主要针对要进入你这个系统,希望享受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企业,我们会针对这样一些企业,为参与本系统的企业分配一个代码,这样保证了在应用范围内标识的唯一性,每个企业在我们的编码中心数据库中会有一条记录,相关的业务信息、单位系都会在里面存储、维护和管理,我们就可以利用大的架构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

  我们刚才讲的主要针对RFID应用的架构,企业自己有很多自身的业务系统,他的业务系统怎么和你的系统进行衔接,然后充分的在所谓的异构系统进行联合构想,企业会拥有一些其他代表,比如以道路运输企业为例,不管行业主管部门,还是自身管理系统中,会涉及到组织机构代码,作为运输企业,交通主管部门要给他颁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有道路运输证才可以参与商业的运营服务,包括集装箱也有代码,车辆也有标识,在其他业务系统中可能用这些代码进行管理,我们因为有了编码,将来这些编码可以作为索引,最后的结果是可以让不同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因为原来的代码是不一样的,各个管理系统为了自己的目的有不同的代码,现在我们的代码和他们的代码能够对应上,最后能够实现信息共享。

  在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做这方面的研究,最终是希望通过管理实现大范围的信息共享和交换,这样才能充分发挥RFID的优势,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另外会采集到很多业务信息,最后形成能够用于行业宏观统计决策的数据,可以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服务。未来展望,这是理想状况,希望朝这个趋势发展,在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所有流动的单元都可以装电子标签,所有的设施都可以装读写器,然后再建立一个平台,编码管理可能是重中之重,编码管理本身可能并不是一个技术性特别强的问题,但是非常关键。在交通运输部已经立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希望能够提出交通行业IC卡和RFID技术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目前已经基本成稿,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项目,交通运输行业及物流服务电子编码注册管理机制研究,这也是交通运输部一个软课题,目前基本上完成了,正在和部里探讨下一步具体的试点情况。
 

  打印此文】 【关闭页面】 【推荐此类文章】 【返回上页
  上一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公路管理局甘孜分局工会主席:陈德华
下一篇:域高原的筑路专家——记省公路管理局总工程师朱汉华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