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一提到审美,我们很多人想审美只需要眼睛,顶多需要一张嘴,就是看完以后,我们再评价评价,但是今天我请来的这位主讲人,他跟我们说,审美既需要真诚,也需要自信,这位主讲人的名字叫徐庆平,他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的院长。好,有请徐教授上场。请坐。
我知道很多名人的后代是不愿意谈自己的父辈的,好像这个事情跟自己的努力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可能今天我要违背您的生活当中朴素的认识,要跟大家介绍一下,徐院长实际上是徐悲鸿,徐大师的后人,是他的儿子。我到网上查了一下,查到了这样的结果,它说“徐庆平是巴黎大学美术史的博士,曾经任教于中央美院,相助母亲而任徐悲鸿纪念馆的副馆长”,后面还有很多东西,我就不一一念了,但是我发现您跟别人的后人不一样。您看,我总结了一下,您是初中以后考入中央美院附中学习油画,徐悲鸿大师是17岁就受聘做图画教师,您又是少年时代就进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法文系,您的父亲是进了复旦大学的法文系,同样是学法文的。没有错误吧?
徐庆平:对,完全对。
主持人:下面一条说是“庆平先生是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业余攻读巴黎大学”,而您的父亲,他就是在巴黎大学攻读美术。
徐庆平:巴黎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
主持人:也是差不多,反正是在巴黎。下面一条说是“庆平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师”,悲鸿大师是中央美术学院的院长,而且我觉得有一点我得问您,我知道1953年的时候,徐悲鸿大师画了《奔马图》,那么我们就认为他是一个画马画得非常出色的人,那我想他的孩子就不敢跟他学去画马了,万一画不过他的话,那多不好听啊。比如说王羲之的儿子也是练书法的,但是我们给他的评价不是很高,其实他写得比王羲之先生好。
徐庆平:王献之是非常了不起的书法家了。我想是不能一概而论,有很多人他继续从事这个工作,但是我们不能要求他们跟他们的父辈达到的成就一样,因为这个是因人而异的,如果说有一点遗传的话,我想是有一点就是说,我特别热爱艺术,做任何工作、考虑任何问题首先都是从艺术来考虑的,觉得从事这个工作,来画画是一种最大的享受。我们是兄弟姊妹四个人,只有我一个人学艺术,他们都不学艺术。
主持人:说明他们很明智。
徐庆平:可以这么说。
主持人:这个问题我不多问您,因为我发现一般人的孩子,特别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大师的家庭,您会不会因为就是生活在一个大师的家庭感到很自豪?
徐庆平:我实际上接受我父亲的教育,真正他的教育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因为我的父亲在我7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是我记得那天晚上,最后棺材盖子要盖上,腻子把棺材给腻死的时候,当时我跟我妹妹两个人最后是跪在父亲的棺材前面,最后看父亲一眼,整个的全场师生都在那儿痛哭,所以当时那个给我的印象到现在好像还在眼前一样,就是我感觉到他为什么能够受到学生们、师生们这么样的热爱,因为他为中国美术,为培养中国的艺术人才、为推进美育事业,他付出了他的可以说全部的精力,所以从那儿以后我想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使我这么多年一直从事着象您刚才所说的同样的工作,还是走这个路,而且没有考虑到任何得失的问题。
主持人:我听说您的父亲是不主张你们也去学艺术的?
徐庆平:他是有过这样的话,就是在我最后选自己的专业的时候,这个我征求了我母亲的意见,当时我母亲说“你父亲也留下一句话,你生下来的时候就说了,他说,对这个孩子如果溺爱一点的话,就不要让他学美术,让他学别的,学工也好、学理也好、学文也好,不要学美术”。
主持人:为什么?
徐庆平:因为学美术是非常非常艰苦的一件事情,学别的,可能学几年就会很容易的应付工作,可以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很顺利,学美术就我自己的感受是越学越艰苦。
主持人:有很多记者说,我不知道是不是附会,说您选择二外学法语就是为了追随父亲的足迹,也去法国学一学美术?
徐庆平:这个当时是一个梦想,但是有一点,就是我父亲当时留下了很多的书,他的书全部都是法文的,所以我想学学法文的话,可以至少先看这些书。
主持人:那二外学完了以后,你真的去法国了?
徐庆平:后来有了一个机会,经过了一个国家的考试,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做国际官员,就考到巴黎去了。
主持人:我突然想起来,您跟徐悲鸿大师还有一个地方很共通,就是他也最开始是学油画,然后晚年开始转攻国画的,您在巴黎的时候,也是学油画,现在也变成攻国画了?
徐庆平:在那儿主要是学美术史,研究西方,主要是看西方的艺术,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回来以后,我油画也画、国画也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点我就觉得,喜欢更集中、更提炼的东西。
主持人:我知道很多留洋的大师,当年少年的时候,都是一个风流倜傥穿着西装革履的,回国以后,特别是晚年以后,都穿着大褂、穿着圆口布鞋。
徐庆平:因为从我个人的感受,不管你走到任何一个地方,你都脱离不了你从小受的文化的熏陶,特别是中国这个民族,还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的积淀、文化的底蕴,这甚至可以不夸张的说,在当今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比不了,所以这种东西绝对不会离开你的,不管你走到什么地方。我想这还不是穿着上的一些区别,更主要的恐怕是内心里面的、头脑里面的,这个是绝对不会变的。
主持人:好,我想同学们已经等急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也等急了,下面就请您给我们做报告,报告的名字是“审美需要真诚和自信”。好,有请。
徐庆平:给大家谈审美、谈艺术,有好多人觉得非常抽象,有的人讲得高深莫测,但是我觉得实际上没有那么复杂。我们大家实际上每个人生来就有着一种爱美的这样的一种天性,关键就是说我们在生活的过程中间,可能如果不注意发展它的话,这个天性它会麻木掉的、会退化掉的、会泯灭掉的,就会对任何的美都会麻木不仁、没有反应,所以我觉得在讲审美的时候,我觉得特别重要的就是作为一个,我本身是搞艺术的,通过自己的艺术的实践,通过审美的实践,我就感觉到有一点特别重要的,对于艺术家是特别重要的,对于审美也是特别重要的,就是你一定要有一个要素,你从事艺术也好、从事什么也好,那就是要诚实、真诚、要自信。
我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讲这个问题,我们比如说现在旅游,我们在欧洲旅游的话,肯定是选两个地方,一个就是意大利、一个是法国。为什么选这两个地方呢?首先讲意大利,我们肯定要去意大利的话,肯定要去罗马,到罗马去看什么呢?去看圣彼得大教堂和作为紧挨着圣彼得大教堂的梵蒂冈美术馆,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美术馆之一,这个代表了整个世界上的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峰,它的艺术品都摆在那儿。你进梵蒂冈(美术馆)以后,你就会看到一个箭头,就是西斯廷,这个箭头你就走,你走到任何一间屋子,前面还有一个箭头,就是往西斯廷去的,你看了半天、看了一天,好多好多无数的美术品,有世界上最有名的希腊雕刻,大家可能都知道的《拜尔维代尔的阿波罗》,阿波罗射出一只金箭以后,看着金箭去的方向,他那种非常的自负的样子的雕像;还有像拉斐尔画的雅典学派,巨大的壁画,但是前面总有一个箭头吸引你继续往前走,就是西斯廷,可能到这一天的最后你才走到这个地方,就是到了美术馆最精彩的、最核心的,到了“美”的代名词的地方,西斯廷就变成了一个“美”的代名词。到这儿看什么呢?就看一幅米开朗基罗创造的“天顶画”,实际上这不是一幅画,是整个一个天顶上面画了很多幅画。为什么说它代表了人类的美、代表了美的高峰?那就是因为这幅画聚集了米开朗基罗四年的心血。
因为大家都知道,十五世纪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艺术高峰,为什么呢?就是当时的教皇是一个艺术的爱好者、庇护者,他当时有个伟大的理想,他要让罗马成为全世界的首都,所以他要在这儿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建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最豪华的、最伟大的都市,这样全意大利的、全欧洲的能工巧匠,它的伟大的雕塑家、伟大的建筑家、伟大的画家全部云集罗马,米开朗基罗也去了,他画天顶画之前,已经有另一位文艺复兴的第一绘画高手拉斐尔在给教堂旁边的宫室画大的壁画,《雅典学派》大家都知道,这是世界上,也是美术上的一个奇迹。那么米开朗基罗到那儿原来是为了给教皇设计陵墓的,这个陵墓准备做成世界上最伟大的陵墓,上面有40尊高大的雕像,如果实现了的话,也是美术史上的一大奇迹,但是这个事情被人破坏掉了,破坏者就是教皇的首席的艺术顾问,是一个很伟大的建筑家,也是画家,叫做布拉曼特,他很嫉妒这个米开朗基罗,他怕米开朗基罗真正的施展了他的才能,教皇就…,教皇对他已经很宠爱了,怕他夺走自己的地位,所以他就给教皇出主意,他说你不要做这个陵墓,他说人活着的时候现在就考虑做陵墓,考虑死了,这个是不吉利的,教皇就犹豫不决了,“那让他来做什么呢?”,他说现在正有一个小教堂盖起来,上面的天顶,你让他去画那个天顶画吧。看起来这是一个推荐,实际上这里面有个很大的阴谋,就是他想让米开朗基罗出丑,因为在这之前,米开朗基罗没有画过一张画,他是个建筑家和雕刻家,而且画的是张什么画呢?不是我们这么画,是要仰着脖子朝天上画的,几百平米的一个天顶啊,而且用的技巧叫做湿壁画,就是要抹灰泥,上头湿着的时候就要画,你要画慢了,等它一干什么都没有了,这是要求技巧最高的,要一个人画第一张画,就画这个画,而且旁边有一个第一高手拉斐尔在那儿跟你比,这就是让米开朗基罗出丑了,但是米开朗基罗接了这个工作,画了这个天顶画,在里面花了四年的时间,不让任何人进去,他的习惯是单独的工作,而大家都知道,米开朗基罗没有结过婚,他只爱过一个女人,而且是那种柏拉图式的爱恋,这个女的大家可能很想知道她的样子,能得到米开朗基罗的爱慕,大家就看西斯廷里面的祭坛画上面那个圣母的形象,那个就是以她为模特的。
米开朗基罗的生活非常之简单,他画这个天顶画,每天不停地在上面画,在脚手架上面画,他睡觉经常是不脱衣服的,就合衣而睡,饿的时候就是口袋里揣着几块面包,就这么吃一下,经过了四年的时间,他画出了一组令世界震惊的画,特别重要的是他在这个画里面整个改变了艺术的形象、改变了人的形象,神的形象,在这之前大家都知道,世界的艺术高峰是希腊,希腊神的形象是一种很神圣的、很沉稳的,没有什么激情的表达的,这就是美的发展的一个过程,因为最早的神都是很凶的,原始的艺术家的模特肯定是他的部落里面,最年轻的、最强壮的男子的形象。到后来,这个艺术到希腊的时代,这个美已经变了,它要求神的形象是公正的,因为神他不需要费那么大劲去打仗,所以大家看希腊雕刻里面的,包括维纳斯的像,非常的安稳,好像面目没有什么太多的表情。那么到了米开朗基罗的时候,米开朗基罗改变了形象,他的形象是有激情的,他的上帝的形象是跟任何的上帝的形象都不一样的,大角度的朝你飞过来,那手是指向你的,都是这种大角度,那天神是朝那个画里面飞进去,大脚板子朝着你、屁股朝着你,大透视,造成了一往无前的力量的感觉,所以他的画是激情振荡的,整个改变了形象的。而且画上没有雷同的形象,包括基督的形象。根本就不是瘦弱的、瘦骨嶙峋的,不是那个中分头的、面带菜色的,他那个神是个审判所有人的一个强壮男子的形象,身上的肌肉都在说话,每一块肌肉都有语言的,他创造了这样一种新的、崭新的艺术风格,而且影响了整个以后的时代,这个艺术的确是达到了空前的这样一个高峰。
那么他画了四年的时间,画完的时候,头已经低不下来了,他看信只能这样看,因为他四年的头都是这样仰着呆着的,他给自己作了一首打油诗,我把它翻译成中文是这样的意思,他说“我的胡须朝向天,我的头发垂向肩,从画笔上滴下的颜色,把我的脸画满了图案,我的眼睛已经看不清道路,只能用双手摸索向前,前面的皮肉拉长,后面的皮肉缩短,就像一张弓,绷紧了弦”,那么他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劲,接下这么艰巨的一个任务,为了什么?他没有家,没有任何自己的功利的目的。他当时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设计工作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条件,他只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不要一分钱的报酬,如果给他一分钱的报酬的话,那就是对他的侮辱,他造就人类最伟大的美,他只有一个目的,他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就一定能够升入天堂的,所以他是以他的一个全部的真诚、全部的精力、他的全部的力量去从事这项工作。
美术史上记载,这个教堂的门一打开的时候,全罗马都被震惊了,西斯廷这样一个教堂,因此而成为了美的代名词了。那么米开朗基罗也因此成为了一个艺术方面的美的真诚的这样的一个代名词。米开朗基罗死了以后,罗马就要把他葬在只葬教皇的圣彼得大教堂,把他作为教皇一样的安葬,他的遗体停在这个大教堂里面,在夜静更深的时候,佛罗伦萨派人去把尸体偷走了,用马车连夜运回佛罗伦萨,历史上的记载,半夜时分进入佛罗伦萨的时候,所有佛罗伦萨人家的灯都点起来了,迎接他的这个儿子的归来。所以这就是我们去看这些地方,去审美、去找这个美的原因,为什么美,去分析它的时候,恐怕都离不开这样一个基本的因素,就是真诚。
到巴黎,如果你现在问一句话,问一个问题,现在的西方的人、欧洲人,他们最喜欢哪个画派、最喜欢哪位画家,这个可以毫不迟疑地说,最喜欢的就是印象派。我自己有一个体验,我在巴黎的时候,在巴黎的所有的展览会,我去看过无数展览、无数的博物馆,没有排过队,只有一个展览例外,就是印象派的一个巡回展,在大宫美术馆前头整整排了45分钟的队,然后进去看了,这就是印象派的一个集中的一个展览。把欧美各个博物馆的印象派作品集中到一起来,那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当今的艺术史上面,享有最高威望的名字就是“印象派”。那么人们为什么喜欢印象派?印象派,它在绘画的两个基本要素,一个形象、一个颜色,它在这个颜色上面造成了突破,而这个造成突破的画家就是莫奈。莫奈他找到了绘画上面的一个新的道路,就是表现阳光,表现阳光所造成的颜色的变化,他这个最著名的一张作品,叫做《花园中的妇女》,《花园中的妇女》是表现几位巴黎的女孩子,穿着白色的衣裙,上面带点点的,在阳光底下、在花园里面打着伞在那儿休息、在那儿散步这样一个景象,那么这张画为什么能够造成突破呢?他是完全在露天画的,这个画中的女孩子就是以他的夫人卡米埃做模特,打着伞或者是穿着衣服在里面,站在花园里面,周围的环境,草、树全部是实地写生,就在阳光下写生,他为这个挖了一条沟,一张很大的画布放在这个沟里面,可以上下的挪动。我看这张画的时候还是在卢浮宫的印象派馆里面,你进这个馆以后,你的眼睛不由自主的就得跟着它走,那张画在那儿,所有旁边的前面的画全部黯然失色,尽管印象派的画在所有的画里是最亮的,但是跟这张画一比的话,就全部黯然失色了,就吸引你要走到它面前去,很大的一张画。莫奈在这画里面,找到了当时的解决这个颜色的,让它亮起来的办法,他有很多的办法。他的所有的朋友,都到他当时居住的这个小镇去学他的办法,这就产生了印象派。这个道路是很曲折的,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他吃的苦超过我们今天的任何一个画家,他的画中的女主人公,这个左拉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介绍的卡米埃,这个漂亮的女孩子,后来成了他的夫人。在他创建印象派过程最艰难的时候,卡米埃死掉了,这个女孩子,巴黎的一个姑娘,生前没有戴过任何装饰品,最后只有一块徽章,这是她的母亲留给她的一个纪念物,这个徽章,因为他们的生活太困难了,把它当掉了,所以在卡米埃死的时候,莫奈写了信给一个医生,买过他一张画的一个医生,借一点钱,把这个徽章给她赎回来,就是穷到这个程度,那么卡米埃在灵床的时候,莫奈为她画了最后的一张肖像《灵床上的卡米埃像》,他为了给自己留个最后的纪念,他死去的爱妻,但是他画着画着的时候,他发现他就忘了是画什么东西了,他已经没有意识到他是画他的死去的夫人,他眼睛里就是这儿是什么色、那儿是什么色,这儿是紫色、那儿是绿色、这儿是黄色,他自己后来发现,他说我可能神经上有问题。那么,他们的画在一开始卖得非常便宜,在巴黎最有名的叫特罗澳拍卖行,印象派的画曾经最低的毕沙罗的画卖到8个法郎一张,当时最贵的画,十九世纪最贵的画是米莱的《晚钟》,卖十万美金,十万美金跟八个法郎比,这么悬殊。
那么,为什么他能够经过这么多的艰难困苦,靠的什么?靠的他的真诚,也靠他的自信,他走的路是任何一个人没有走过的,他创造出来的一种美,他积累的人的经验,他找到了积累了所有的科学的实验的成果,在这种基础上,他充满着自信的走自己的路,最后他成功了,他后来有了自己的房子,他最后的十年,因为他有白内障,他最后的十年就画前面,他挖的一个湖,这个湖里面种满了睡莲,这些画都是非常大的一张一张的,用笔非常的豪放,等于我们的写意一样的。在巴黎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时候,他把他的二十几幅睡莲作为一组,捐献给国家,捐献给巴黎市,写了一封信,他说他要用这二十几张画组成一束花,献给自己伟大的祖国,巴黎市就建了一个美术馆,这个美术馆,按照莫奈的设计,就像我们香山的眼镜湖那样的,两个椭圆形连在一块儿,这些画就是沿着这个边整个的围了一圈儿,而且都挂得很低,基本上都是捱着地面的,画也很高,你坐在那中间,时间长了你就看周围,你可以转到任何一个角度,就是他画的那个湖,上头有垂杨柳、有天光云影,你就象到了他那个湖里面一样,在那儿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所以这个地方人们叫做印象派的西斯廷,也就是印象派的美的代名词。
我讲这两个例子,就是说我们在审美的时候,往往现在进入了一些个误区,他不是自己去发现美、不是自己去理解美,去提高自己的审美,而是听别人怎么讲的,这样的话他丧失了自己的审美的基本的能力,最重要的条件就是真诚,你眼睛看到的美,你就觉得是美,那就是美,你要自信,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审美、培养自己的审美。每时每刻实际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美的东西,只要有这一点,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些欢乐。
我就讲这么多。
主持人:最后呢,希望您用一句话综述一下今天您的讲题,您的讲题是“审美需要真诚和自信”。
徐庆平:我想用这么一句话,就是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睛里都有一个美的世界。
主持人:希望每一个人的眼睛里都有一个美的世界。好,谢谢徐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