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执政党建设  可持续发展  改革经验  改革典型  政策理论  文献选编  神州巨变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和谐社会
特色总网 > 伟大实践 > 政策理论 >
推荐资讯
刘树成:中
一、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绩效 1...
·定推采购资格的最大卖点是商家能
·治国的根本理念:以人为本公民国
·解放思想,激发动力:学习实践科
·不断加大对干部民主考评力度:从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创新基本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大
·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进人民群
·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彪炳史册的
·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0万...
·如何使用工具实现零成本赚一亿(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百万)如何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百万)如何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百万)如何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网站纷纷报道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骤在1小时内快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用兑换币并兑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销让成交率倍
·日入1000元的快餐厅,利用“定推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中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三点启示
时间:2009-09-14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已经整整30年了,论述和总结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最近胡锦涛总书记的“12·18”重要讲话,又对此进行了全面和高度概括的总结,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这里只是从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三个根本变化,谈谈学习的初步心得。

  第一,将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经济有机融合是我国的伟大创造

  前30年建立计划经济的历史说明,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和作用是有限的。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建立的是政府主导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从这个体制建立之日,我们就开始对政府计划管理与市场自发调节的范围进行了探讨。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以计划管理为主体、以市场调节为辅助的设想,当时的国家计委主任李富春提出的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的设想,都反映出仅仅靠政府来管理经济是不够的。直到 改革开放以后,当我们把计划和市场都看作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后,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的范围和边界才越来越清晰,因此政府的经济职能也越来越明晰。特别是当本世纪初国有经 济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框架基本建立起来后,政府的职能转变也加快了速度,以科 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建设型财政向服务型财政的转变为标志,我国政府在最近的6年里基本 实现了由全能型向效能型的转变。但是应该看到,由于中国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资源匮乏、环境脆弱、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仍然不平衡,国际竞争激烈,以及贯彻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和共同富裕的目标,使得政府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仍然会发挥着主导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不能脱离现实生产力水平

  从微观经济层面来看,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从单一公有制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的所有制结构转化。我国20世纪50年代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来的单一公有制,并不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这一选择不是工业化的结果,而是为实现工业化创造的条件。因此,单一公有制实际上承担起双重任务:一方面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即尽可能压低消费,集中资金办大事;另一方面保证了高积累下的消费品的平均分配和社会稳定。当单一公有制建立起来之后,很快就发现它存在很多问题,虽然我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试图完善它,但没有达到预期的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的目标。于是,改革开放以后就将单一公有制作为改革的对象。一开始,我们是为了解决当时的农业经济困境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为扩大青年就业门路而鼓励个体经济发展,但是这两个方面的改革成效明显,使得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的农业和就业问题大大缓解,从而使得改变单一公有制结构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并最终走上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这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局面,不仅适应我国经济落后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国情,而且成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进行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的制度载体。



  第三,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是中国发展的必要条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使得中国大陆摆脱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剥削,但是朝 鲜战争加剧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新中国的敌视和经济封锁。因此我们的经济建设遇到了资金和技术匮乏的极大困难,不得不强调“自力更生”。1978年以后,就外部环境来看,随着中美建交,中国的国际环境大大改善,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由石油危机引发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滞胀和产业转移也为我国吸引外资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1978年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为利用外资和国外市场创造了内部条件,这都使得对外开放得以顺利开展。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证明,我们作为一个经济落后、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大国,完全依靠自己国内的资源、市场和技术是不可能实现赶超型发展,走到世界经济前列的。而且世界各国的工业化历史也证明,没有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是完全依靠自己国内的资源和市场实现工业化的,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而要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和市场,我们的经济体制就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从1978年我国开始建立经济特区,到1992年以后的沿海与内地全方位开放,再到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最近几年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对外投资公司的建立和资本市场的培育,从经济体制来看,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一个开放型的、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的外经外贸体制。



  (作者系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我要推荐好友】 【我要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下一篇:改革开放30年与吉林发展
    相关链接
    ·定推采购资格的最大卖点是商家能
    ·改革开放30年:历史贡献与未来使
    ·改革开放中的中国行政问责制度
    ·30年不变的时代呼声
    ·改革开放实现了第二次人权大解放
    ·中国政治发展30年
    ·公民概念的回归
    ·刘树成: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30年
    ·彪炳史册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
    ·张蕴岭:坚定不移地走对外开放与
    ·陆学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
    ·辉煌的历程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新时代的一场伟大变革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
    ·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纪念改革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形
    ·中国社会实现良性运行的伟大开端
    ·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以彻底的实践精神促进马克思主义
    ·继续解放思想 让中华民族的思想
    ·实现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的有机统
    ·李君如: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
    ·改革开放与富国强军战略
    ·改革开放的哲学意蕴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
    ·需要科学地总结改革开放30年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
    ·李君如: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建
    ·人民群众是推进改革开放的主体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理论界重要
    ·解读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思想解放
    ·肩负起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关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根本历史经验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上阔步前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