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领导干部观念的演变轨迹
|
|
时间:2009-09-14 |
|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迅速发展的三十年,是思想大解放的三十年,思想的大解放是中国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领导干部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作为改革开放的直接推动者,其思想解放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改革开放的速度,过去是如此,今后也会如此。因此,寻找、梳理三十年来领导干部观念演变的轨迹,将十分有助于全面回顾总结三十年,有助于认清未来中国发展的走向和内在逻辑,有助于继续掌控好、训练好、使用好领导干部这个改革开放的独特群体。三十年来领导干部观念的演变轨迹是伴随改革开放一起徐徐展开的,这种演变今天还在继续着,主要表现在以下多个方面:
一是从被动发展到主动发展,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计划经济的核心是计划,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被计划好的,不需要创造和思考,能落实好就行,是一种被动的发展,是一种命令经济,是要我去怎么样。市场经济走市场,需要市场监督,需要及时的市场信息,需要灵活多变的机制,需要积极进取,需要不断开拓,是主动式的发展,是要去发展。从小岗村的十八个手印,到浙江雨后春笋般的民营经济,从“傻子瓜子”到要求建立现代股分制企业,每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每一项重大决定的作出,都有力的推动和强化了领导干部的主动发展意识。今天这种主动发展的意识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自觉。
二是从计划观念到市场意识的转变。这既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时代背景,也是所有中国人的一个大改变。领导干部走在了这个大转变的前列。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我们应当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大胆下放权力,让企业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要求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从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的要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到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十个方面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再到后来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三十年中,市场、市场经济、市场意识等概念,无疑是出现频率最多的概念之一,它不断挖掘着人们的潜力,冲刷着人们的头脑,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使中国走在一个全新的发展轨道上。市场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市场是万万不能的。市场意识已经渗透到领导干部的血液中。
三是从重GDP增长到开始越来越多的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三十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但沙漠化、水士流失、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有恶化之趋。就水而言,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7年水污染依然严重。197条河流407个河流断面中,一到三类水质占49.9%,四、五类为26.5%,劣五类为23.6%。七大水系总体水质虽然比2006年好转,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已经越来越成为干部们忧虑、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是从重效率到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转变。没有效率,没有速度,没有一部分人、一部分地方先富起来,中国的发展就是一名空话。有先有后的发展,有差别的发展,是中国发展的正确选择。三十年来,中国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调整,利益差距在不断拉大,因利益关系失衡、扭曲和调整不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今年的“瓮安事件”、“府谷事件”、“惠州事件”、“胶农事件”、“出租车罢运事件”等等,这些群体性事件实质上是一个利益问题,它已经成为考验政府、考验干部的一个重大挑战。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效率与公平兼顾好,越来越成为领导干部们的共识。
五是见物到见物又见人的转变,民生问题被越来越提升和关切。民生问题是关于老百姓的生命、生计和生活问题,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最需要关心。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体现的是我们党的宗旨落实得怎么样。要把发展为了人民落到实处,首要的是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扶贫帮困的问题,养老保障问题,低保问题,医疗保险问题,就业问题,生产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在中央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伟大工程中,人的概念,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不断强化。以人为本,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开始。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已经出台了许多措施,正在进行系统化的工作。
六是单一性思维逐渐被多样性思维所取代。这是一个越来越多样化的时代,穿着打扮、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就业方式、组织形式、社会流动、所有制形式等等,都在发生全新的改变。就所有制结构而言,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民营经济已经拥有十万亿的资本,份演着公有经济不可替代的角色。又如在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上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同时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分配制度。政策由领导干部来制定,没有与时俱进和超前的意识,就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改变。
七是从注重个人的作用到越来越重视制度建设。个人的素质重要,还是制度建设更重要,一直以来成为人们争论的重要话题。社会转型时期大量出现的矛盾,权钱交易中大批倒下的干部,干群关系中的种种磨擦和冲突,使我们的干部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一个成熟的健康的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制度健全的社会,没有良好的制度作保障,个人的素质就难以发挥作用。制度财富是十分珍贵的财富。
领导干部观念的改变是多方面的,除上述外,还有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从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到法律、经济、行政等多手段并用的转变,从重学历到重能力的转变,从主要关注城市到统筹城乡发展的转变,从封闭搞建设到开放救发展的转变,从站在家门囗谈发展到放眼世界站在全球化的视角看问题,从注重局部发展到逐步树立起“四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从喜欢搞一言堂到越来越认可“民生是个好东西”,从求稳怕变到开拓进取的转变……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是立体的、多维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单一性已经被多样性所取代,呆板性已经被创造性所取代,处理问题时可能的极端性越来越被灵活性、可塑性所取代。
所有这些演进和转变,其轨迹都是沿着思想解放的轨道在不断向前延伸,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在不断变迁,在和着时代的节拍一起跳动。因此,改变这一切的力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改革开放,干部们在这个时代被重朔,这个时代因为领导干部这个精英群体的改变和提升而充满更多期待。在中国通往现代化的征途上,在中国继续深化改革的伟大使命中,领导干部们还要“洗脑”,要洗得越来越现代,必须使解放了的思想观念成为一种力量,一种可以推动改革开放深入的力量,一种能够促进发展的力量,这就是领导干部观念演变的正确轨迹,一条中国需要的、老百姓欢迎的、充满希望的轨迹,它能够把中华民族引向光明的未来。
08年12月26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