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十个结合”宝贵经验、建设和谐世界、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完善、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科学发展观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化和延伸,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我们要善于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发展观,在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推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发展,在推动理论的发展中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形成了包括指导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发展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展的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方法(统筹兼顾)、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中国、和谐周边、和谐世界)等在内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用这些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成为一个比较完备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只有从理论体系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才不会把科学发展观仅仅理解为“观点”。
科学发展观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
党的十七大的重要历史功绩,就是把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我们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和最新成果第一次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比较好地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问题,深化了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认识。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并强调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报告除了阐述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的地位外,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起来,强调科学发展观是与它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逻辑序列和递进关系,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属于党的指导思想系列。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明确了发展的时代意义。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放在核心地位,明确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科学发展观把坚持改革创新放在重要地位,明确了发展的根本途径。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强调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将推动人们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强调努力建设和谐世界,必将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必将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这三大成果在理论渊源上,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理论基点上,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立论基础;在理论品质上,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理论主题上,都坚持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在理论目标上,都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理论的归宿。
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在理论思路、基本概念、丰富内涵和语言表述中,科学发展观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当代中国,只有科学发展观而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发展观,能够解决我们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真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认识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科学发展观是具有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有非常鲜明的层次结构,即:一个逻辑起点、四大理论支柱、三大逻辑层次和十个理论范畴。它们之间相互贯通,系统地回答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为逻辑起点,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和谐世界建设四大战略思想为理论支柱,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为主要范畴,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结构。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处于第一层次的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总论”。处于第二层次的是从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提出的四个重大战略思想,即推进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进和谐世界建设。处于第三层次的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层次,是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方针、措施等,属于科学发展观的“细目”,具体体现为“发展机遇论”等十个理论范畴。
科学发展观具有自己鲜明的理论特征:一是包容性。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作为政策型的理论观点提出来的,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在内涵上进一步扩大容量,外延上进一步扩大范围,包容性越来越强,成为囊括党的十六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论体系,覆盖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二是求实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求真务实为着力点,用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科学发展观。三是整体性。科学发展观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通过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四是人文性。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纳入了发展观范畴,强调尊重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树立起中国新阶段发展旗帜
科学发展观是对西方发展观的历史超越。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观念也在不断地调整。科学发展观积极借鉴现代西方发展理念,积极借鉴当今世界有关发展的认识成果,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的成败得失,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作出自觉回应,是对世界上各种发展观的一次新概括和新总结,是人类文明成果之集大成者。但就其发展本质、发展目的、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理念及发展所依托的制度和体制而言,蕴涵着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属性,体现着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追求,与西方发展观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一定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所回答和解决的已经不仅仅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也回答和解决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必将越出一国范围而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
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网站——《学习与实践》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