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对外开放中实现探索与创新
|
|
时间:2009-09-14 |
|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作为沿海第一批开放城市,特别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与先锋,较早确立起全方位开放和外资外贸双轮驱动的发展思路。30年来,上海在以开放促发展、以创新促开放的战略指导下,实现了从开放战略、开放结构到开放目标的一系列升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放型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实践。
1、变政策优势为市场机遇,占领对外开放的制高点。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上海充分利用政策优势,进入了融入全球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培育外向型支柱产业的高水平开放阶段,开启了中国最大工商业城市对外开放的超常规发展进程。1993年,上海率先提出以吸引《财富》500强企业进入为目标的高起点外资战略;上世纪90年代,上海又率先提出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的战略设想。在相应政策推动下,国际资本和金融机构持续进入,跨国企业总部加速集聚,国内外高端人才纷至沓来。截至2007年末,全市外资总部经济项目达到592家,是国内跨国公司总部最集中的城市。
2、集聚全球流动性要素,构造对外开放的国际通道。20世纪90年代,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的发展,促成要素全球流动和非对称集聚格局的形成。上海把握这一趋势,将开放发展的重点确立为,建立集聚全球要素的市场体系,先后建成了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和黄金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产权市场,成为国内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技术资本和智力资本集聚与分流的重要平台。上海开始为全国各地更有效利用外部资源、竞争外部市场,提供“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进入中国”的“国际通道”。
3、突破体制瓶颈,开创“大外贸”发展格局。1993年,上海提出面向长江流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发展“大外贸”建立“大口岸”的开放目标,通过扩大经营者主体、培育大型企业集团等一系列制度变革和模式创新,形成了由专业外贸公司、工业自营企业、工贸公司、地方综合企业、中央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组成的对外贸易“六路大军”,构造了具有鲜明改革特色的“大外贸”格局。在外经领域,上海不断探索外经管理体制的创新,形成了对外投资、对外劳务输出、对外工程承包、对外技术贸易和对外援助五大扇面的“大外经”格局,也构筑了综合贸工农技金融等多种机构的“大海外”格局。
4、把握世界产业转移趋势,实现从世界制造基地到世界服务基地的升级。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上海通过大量引进外资项目、外资新技术和新设备,有效实现制造业结构从以轻工、纺织、基础化工原料产业为主,向以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的转型升级。20世纪初,上海充分利用制造体系相对完善和人才集聚优势,鼓励跨国公司加大在上海的技术研发活动,在上海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中心。近年来,伴随着服务业全球扩张和转移趋势的出现,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不仅成为上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也成为上海开放型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依托。
5、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主动调整开放战略的目标指向。为在对外开放中提高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上海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从数量扩张型开放到质量提高型开放的升级战略,强调把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如今,在30年开放成就的基点上,上海已不再将制定外资外贸的增长指标作为聚焦点,而是将开放发展的战略重心,调整到如何实现以开放带动产业分工地位提升、以开放带动城市功能转型、以开放带动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新一轮探索实践之中。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