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
|
时间:2009-09-14 |
|
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远集团改革发展的3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中远集团党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规律,使之更好地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中远集团由30年前我国航运业的排头兵,一跃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国际航运企业,拥有和控制船舶880余艘,5500万载重吨,稳居世界第二;现代物流业由中国第一走向国际知名;船舶修造业由国内领先迈向世界先进。2006年中远跻身世界500强,次年又攀升83位,位居第405位,2007年利润超过320亿人民币。实践证明,企业党的组织工作只有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坚持承优创新、与时俱进,坚持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一、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继承组织工作的优良传统,是中远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准确把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阶段性特征,遵循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规律,不断总结经验,继承优良传统,是做好企业党的组织工作,实现组织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宝。中远自成立以来,党的组织工作在不断认识规律、探索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成熟经验,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和优良传统。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始终坚持这些优良传统,是党的组织工作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支部建在船上”,把党的组织工作深入到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远成立以来,各级党委都十分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做到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哪里有COSCO,哪里就有党的领导。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和远洋船舶远离祖国、流动分散、独立作战、环境复杂、工作艰苦、涉外性强、突发事件多的特点,我们始终坚持“支部建在船上”的优良传统,每艘船舶都设党支部,配备专职船舶政委。无论形势怎么变化、企业模式怎么创新,这一做法始终都没有改变。目前,中远608艘自营船舶和国内合营船舶,均成立了党支部,外派船员中也都成立了党组织,构筑了“浮动国土上的生命线”,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保证了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的圆满完成,保证了远洋运输事业健康迅猛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又针对合资、合营、股份制企业增多、揽货网点不断扩大的情况,同步加强新经济组织和基层网点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促进了企业改革发展。
(二)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铸造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一直以来,我们注重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在2003年探索开展“五好”领导班子评选活动基础上,按照中组部、国资委党委要求深入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坚持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通过各种渠道,加大领导班子成员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搭建经营管理委员会、政研会等高端理论研究平台,深入开展企业改革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增强了领导班子战略思维和宏观决策能力。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对“三重一大”事项做到不经过调查研究不决策、不征求各方面意见不决策、不经过集体研究不决策。坚持领导班子开展经常性思想沟通,建立班子成员谈心制度,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营造领导班子团结和谐氛围。坚持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塑造班子成员廉洁从业形象。集团领导班子被评为全国“四好”领导班子创建先进集体。
(三)建设高素质的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做到党的组织工作始终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我们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政治过硬作为选拔党务工作人员的首要条件,把党务人才作为集团“三个三百”核心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策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把党务工作人员放到境内外企业、基层岗位和远洋船舶上摔打,放到困难多、条件艰苦的企业去磨炼,放到扶贫县去挂职,使党务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成为既懂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船舶政委是党务工作人员中的重要力量,我们始终重视船舶政委队伍建设,上世纪80年代,从解放军大批引进接收团职甚至师职复转军官充实到政委队伍,发挥军转干部政策水平高、组织纪律强、善做动员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促进了船舶党建水平提高。近年来,我们又加大从业务技术干部中选拔培养政委的力度,采取党校学习、专题轮训、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政委经常性教育培训,实行政委“持证上岗”制度,提高综合素质,船舶政委在船舶安全生产和突发事件处理中,发挥了坐镇指挥、宣传动员、示范引领的中坚作用。
(四)开展“学创”活动,通过典型引路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始终把典型引路、开展“学创”活动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上世纪60年代,针对远洋船队初创时船员业务水平较低的实际,在组织工作中开展了争创“五好”船员活动。上世纪70年代,开展了“两学一树”活动。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在开展“两优一先”评选的同时,坚持开展“三学一创”活动,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三学一创”活动焕发生机活力。我们积极搭建典型培育平台,创新典型培育机制,制订了中远“先进典型培育意见”,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先后涌现出了陈宏泽、贝汉廷、鲍浩贤、严力宾、王新全等优秀共产党员,华铜海轮、银河轮、阳江河轮等先进基层党组织,集中体现了中远党建工作的优秀成果,展示了中远党员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影响教育并激励了几代中远人和广大党员立志远洋、拼搏奉献。
二、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始终坚持党的组织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赋予组织工作新的生机活力,是中远事业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经济社会的“四个深刻”变革,给企业党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相比,与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相比,企业党的组织工作还存在很多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有许多新问题亟待研究解决。我们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组织工作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努力使组织工作与时代发展的大潮相适应,与社会变革的大局相融合,与企业改革发展的任务相协调。
(一)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促进组织工作人员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观念创新是先导和前提,只有坚持思想解放、理念创新,深化对组织工作规律的认识才能带动组织工作全面创新。针对传统组织工作中就党建抓党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的旧框框,我们把党的组织工作放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定位,积极倡导组织工作从围绕中心到融入中心转变的理念,“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有效增强了组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主动性。针对组织工作只投入不产出的传统观念,积极倡导组织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工作也是生产力”等理念,强化效益意识和效率观念,提高了组织工作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效率。针对组织工作在部分企业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现象,我们大力倡导“大组工”理念,有效整合组织、宣传、纪检等部门力量,延伸组织工作手臂,合理调配使用资源,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广泛参与的联动格局。
(二)以机制创新为关键,促进组织工作充满活力,高效运行。机制创新是组织工作观念创新的具体体现,是巩固发展观念创新的重要保证。结合中远实际,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了以市场配置为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打破了干部工人界限,取消了干部行政级别,实行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并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公开竞聘、竞争上岗”,使之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渠道。我们不断探索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创新。1999年以来,先后推行了二级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年薪制、上市公司高管期权制、海外员工薪酬属地化、船员工资制度改革等,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建立了经营业绩与精神文明建设综合考核体系,推行企业领导人员全面述职、谈话诫勉制度,加强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大监督”格局。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推进“三个三百”人才工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集中培训、海外轮训、学校深造、挂职锻炼等途径,打造了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航运、物流、修造船人才队伍。
(三)以制度创新为根本,推进组织工作健全规范、有序开展。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制度建设是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工作创新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来承载和实现。我们着力建立完备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体系。1995年,集团便集中出台了12项干部人事配套改革措施,涵盖班子建设,驻外、借调和后备干部管理,干部考核、谈话、交流、回避、工资制度等,奠定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制度基础。近年来,我们又相继修订完善了“三个三百”人才工程实施意见、“四好”领导班子评选办法、企业领导人员暂行管理办法、干部任前公示、海外短期挂职锻炼等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度体系更加完备。我们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先后制订出台了“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意见”、“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办法”、“中心组学习制度”、“定点联系制度”、“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制度”、“结对共建制度”等,使党员教育管理纳入经常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
(四)以方法创新为手段,促进组织工作更具特色、扎实有效。方法创新是做好新时期组织工作,增强组织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的内在要求,是组织工作创新的重要方面。我们积极创新党员教育手段,采取“送学上船”、“跨海送学”、“网络送学”等方式,探索建立传统方法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船舶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方法,与地方劳务协作中心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帮助外包工队伍健全组织、开展活动,流动党员管理有效衔接不断加强。创新组织工作研究平台,将政研会由两年召开一次改为一年召开两次,搭建党建组织工作理论研究创新的高端平台。创新组织工作活动载体,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将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深受党员欢迎,效果良好。
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全球化视野和开放的思维,积极探索中国跨国公司党的组织工作新思路,是实现企业全球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成功实施,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正在由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全球化发展给企业党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新课题。科学发展观具有普遍的真理性和全球性的价值取向和指导意义,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全球化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研究审视并积极探索跨国公司党的组织工作新思路。结合中远实际,我们认为跨国公司党的组织工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研究探索。
(一)树立新理念,推进组织工作更好地服务企业和谐共赢。和谐共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在全球化发展新时期,国际经贸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相互间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一方独霸市场、独占资源、独享利益的传统竞争格局被彻底打破,保持与客户、雇员、合作伙伴更为紧密的关系,竞合发展,和谐共赢已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旋律和重要战略思想。这就要求企业党的组织工作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将和谐共赢理念贯穿和渗透于组织工作全过程,组织、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转变发展观念,增强合作意识、客户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与客户及竞争对手的全面合作,携手发展、共同发展。
(二)拓宽新视野,推进组织工作更好地实现全球配置人才。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球化发展新时期,跨国公司党的组织工作要始终突出以人为本,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人才配置全球化是跨国公司的一个重要特征,党的组织工作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打破组织工作传统思维束缚,按照“党管人才”原则,将组织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起来,全球化思维和本土化运作结合起来。要进一步拓宽人才视野,通过“猎头”公司、国际招聘、竞争上岗等手段,扩大海外公司招聘外籍雇员比例,广纳国际化专业人才,充分发挥外籍雇员熟悉当地人文社会环境、贴近海外市场、专业素质高的优势。要倡导尊重、平等、包容的理念,“进了企业门、就是企业人”,都要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不论国籍、肤色、种族,只要热爱企业、专业素质高、业绩出色,一律提拔重用,充分激发中外雇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将组织工作优势转变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人才优势。
(三)拓展新领域,推进组织工作更好地服务企业海外事业发展。跨国公司海外业务、资产、收入、利润占相当大的比重,业务拓展所处的环境复杂、敏感度高、风险难度大,加强海外党建和党的组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球化发展时期,党的组织工作要按照这一要求,做到既抓好境内党建工作,也要延伸工作领域,抓好海外党建工作。要明确海外党建工作是企业的内部组织行为,是为了促进企业全球业务拓展服务的,不参与也不涉及所在国家的政权建设和政治活动,必须理直气壮地抓紧抓好。要随着海外业务的拓展,建立健全党组织,做到海外党建工作的全覆盖。对于党员人数较多、业务比较重要的海外公司不仅要成立党组织,还要派出专职党委书记加强组织领导。要创新海外党员的教育管理方法,针对党员分散和党组织不能公开开展活动的特殊情况,要因地制宜、创新载体,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如联谊交流、网络教育、回国述职等,增强海外党员教育管理的经常性、实效性,充分发挥海外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运用新载体,推进组织工作更好地实现自我完善。党的十七大从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对文化建设做出全面部署,提出具体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三个层面,能够起到内聚人心、外树形象,鼓舞士气、规范行为、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党的组织工作的目标相一致。我们认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党的组织工作要求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融合的最佳载体,尤其是在全球化发展时期,面对企业党的组织工作对象、范围、领域进一步扩大,组织工作传统方法、手段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就更要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组织工作的创新载体,把组织凝聚和文化凝聚结合起来,发挥协同效应,实现组织工作自我完善,通过打造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统一强势的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使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转化为广大党员和中外员工促进企业全球化发展的自觉行动。[作者系中远(集团)总公司党组书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