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区域和企业配置的比例关系。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工业结构是由固定资产投资累积而形成的,它既是过去工业发展和运行的结果,又是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起点。因此,工业结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也决定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还决定着一国贸易条件和进出口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就是通过对资产存量和增量的调整,改善工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实现工业经济协调、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工业发展条件的变化和工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内外经济关系的变化,我国工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主要表现在:资源供给紧约束与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加大了制造业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人口总量已进入低增长时期,城乡青壮年劳动力的比例在下降,同时有关衣食住用行的服务业价格上升,使反映社会必要劳动的工资成本不断上升;随着社会进步,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断增多,特别是防治工业污染的标准不断提高,使得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利益;国际贸易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人民币不断升值、贸易对象国设置的各种非关税贸易壁垒增加,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受这些条件的影响,我国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是除了一次能源和矿产开采行业外,多数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十五”规划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并陆续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但由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农民收入较低,缺乏购买工业品的支付能力,工业生产能力出现相对过剩。二是资源密集型行业生产集中度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例如,我国钢铁企业的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五位的大型钢铁企业钢产量只占全国总产量的28.5%。大量规模不经济的小钢铁厂、小水泥厂、小火力发电厂盲目发展,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三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生产专业化程度低。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包装,大部分生产过程都在企业内部完成。即使在一些大的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的自制率也在60%左右,“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普遍存在。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做支撑。目前,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构成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以上,内资企业仍以出口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五是我国能源的70%是工业部门消耗的,资源密集型为主导的重化工业又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80%,这种产业结构是导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的主要原因。此外,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加上专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抬高了企业非生产环节的经营成本,不利于进一步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使得我国工业结构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更加突显。实践表明,我国工业发展已经进入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阶段,长期以来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低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低技术含量、低价格竞争的粗放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推进结构调整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关键。
二、坚持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推进结构调整
从长远发展来看,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应突出以下几个目标:一是消除结构性短缺或结构性过剩,实现主要工业品的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减少和避免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二是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地区和企业转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产业竞争力;三是控制和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目标决定了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具有多重性。但具根本意义的是在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时,必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作为关键环节,切实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累积形成了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等多层次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近年来,尽管劳动力成本在上升,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仍然存在,生产规模大、工业配套能力强、国内市场潜力大的综合优势也是许多国家难以企及的。因此,必须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也是当前保增长的基础所在。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我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多处于产业垂直分工的低端。我国虽然是贸易大国,但货物贸易的55%是加工贸易。与这一特征相对应,一些地区GDP虽然增长很快,但国民收入却没有获得相应增长,且以消耗资源、压低工资为代价。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要在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同时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而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依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既包括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导依次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导的转变,也包括同一产业内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无论哪种类型的产业,技术创新都是升级的基础。当前,我国推进技术创新必须选择有效的途径,实行需求牵引、工程依托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方式。需求牵引是指技术创新要有明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的需求目标,如具体的产品创新、工艺与设备创新、材料创新或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依托就是以创新工程项目为平台,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解决产品设计、材料与设备、制造工艺等问题。以企业为主体就是切实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使多数技术研发落户于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始终面临着竞争的压力,不搞创新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这一特性,在结构调整中重视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通过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把科技要素、工程要素、资金要素、市场要素直接结合起来,使产业技术创新方向和目标的选择更符合市场需求。
推进专业化分工,不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生产社会化是机器大工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社会分工更加广泛和深化,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对工业来说,专业化分工是实现大批量生产的基础,只有大量小而专、小而精、小而强的专业化配套企业存在,才有高效率、低成本的规模化生产。因此,我国工业结构调整要瞄准机械装备、数控机床、交通运输设备等高端制造业,率先在这些关键行业推进专业化分工,从而使龙头企业主要从事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制造和产品集成,众多专业化的小企业则形成为龙头企业配套的产业链,实现产业细分带来的规模效益和产业聚集效益。同时,要下决心淘汰高耗能、工艺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使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能力向技术先进的大企业集中。
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包括工业设计,设备安装与维修,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仓储、配送,产成品整理和包装等直接为生产服务的业务,还包括市场调查、管理咨询、财务会计、法律等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业务。工业企业将非核心业务以“外包”的方式交由专业公司处理,其目的在于截取价值链中的高利润环节,缩小经营范围,将有限的资源集中配置到企业的强势领域,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突出企业的竞争优势。由于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生产性服务业大多是技术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机构,其发展不但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特别是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机会。当前,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可以同时实现保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多重目标。
优化工业的区域布局结构。一般来说,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生产要素和市场份额不仅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集中,同时也向具有竞争优势的地区集中。因此,地区产业的选择不应当求全和自成体系,而必须突出本地区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尤其在大多数工业品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只有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实行差异化发展的战略,才能使特色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形成优势地位。而从现状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各地及企业主要通过价格战争夺国内外市场,产业竞争效率低下。当前,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以深化改革推进体制创新,鼓励各地在竞争中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体系,从而在全国及国际贸易中形成错位竞争的发展态势,以提高产业竞争效率。
三、下决心解决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问题
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是指一些行业的生产能力明显大于社会有效需求,其产品价值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充分实现。相对于市场有效需求,我国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1995年前后,我国曾出现过以消费品为主的相对过剩,主要是由于1979—1995年轻纺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基本满足城乡市场供给之后,消费品的供给能力超出了当时的市场有效需求。1995年以来,我国工业投资的重点转向了重化工业,特别是2002年以来,重化工业的比重显著上升,大多数重化工业产品出现了过剩。
依据经济发展规律,我们不难看到导致目前我国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主要原因。一是市场准入规则不健全或执行不力,难以防范新上技术水平落后的项目;二是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不合理,进入重化工业的门槛过低,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三是财政税收体制不完善,工业投资扩张仍然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四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低收入群体有效需求不足;五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加剧了供大于求的矛盾。就其经济后果来看,我国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产成品库存增加、企业效益下滑、资源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上,在当前严重影响着我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因而是制约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潜在因素。从这个意义上看,解决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问题刻不容缓。
解决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问题,应主要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调节生产要素的配置,同时也需要政府对经济运行过程的干预。扩大内需是当前我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但不管怎样,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扩大内需不是不顾实际地保护落后企业,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企业都能活下去。因此,当务之急是防止借扩内需之机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或保护落后企业。一方面,应利用供给大于需求的时机,强化市场竞争,主动淘汰落后产能,以此推动发展方式的自然转变;另一方面,应利用世界经济调整的机遇,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提高市场准入的技术标准,从源头上堵住落后产能落地生根的闸门。从保增长的长期目标看,只有依靠市场竞争与政府干预的双重力量,下决心淘汰那些过剩的落后生产能力,我国才能在结构调整中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使社会再生产在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上实现协调发展。(吕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