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
|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_me@hotmail.com |
|
|
|
|
西部大开发10年来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成就:特色快速发展道路
|
|
时间:2009-12-12 |
|
自中央确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交通运输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行动快、措施实、效果显着,西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完善行业发展规划,加强规划指导,为西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是行动的先导。在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部署后,我部立即启动了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西部地区交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编制印发了《加快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和《西部地区内河航运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加快西部地区公路建设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西部地区公路水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为西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又印发了《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建设规划》和《关于印发西部地区十五公路建设规划目标的通知》,西部地区各省(市、区)交通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编制了本地区的“十五”公路水路建设发展规划,使西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得以科学、有序、协调开展。
“十一五”以来,我部陆续编制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交通长远发展规划体系,增强了全国和西部地区区域性交通发展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我部按此要求,配合国家发改委开展了促进新疆、宁夏、广西、甘肃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参加了对西藏和青海等地区的专项调研,提出了加快各地区交通发展的思路及相关支持措施;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建设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改革实验区的合作协议》,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等相关规划,对所涉及的公路水路建设项目予以了积极支持。
二、出台扶持政策,加强政策引导,为西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为切实解决西部地区交通建设资金难的问题,我部对西部地区公路水路建设项目实施倾斜的差异化资金补助标准,在高速公路、通县及县际油路、国省道改造、农村公路建设以及内河航运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重点公路方面,部专项资金补助标准是中、东部地区的1.3~1.8倍,水运建设项目为1.2~1.5倍。考虑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及贫困地区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从2009年开始,对西部“少边穷”地区建制村通公路补助标准提高了1倍(由10万元/公里提高到了20万元/公里)。积极鼓励西部地区交通部门建设航电枢纽,“十五”和“十一五”我部用于西部地区航电枢纽的投资是其它地区总数的1.5倍。“十一五”期,在停止对沿海港口和东部内河港口码头设施建设安排中央投资的情况下,对西部地区的内河港口建设实行特殊政策,依然给予资金支持。在年度计划的安排上,在中央车购税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西部地区的项目安排。
上述倾斜性投资政策缓解了西部地区交通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调动了地方政府积极性。西部各省(市、区)也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区域性倾斜与优惠政策,重点扶持经济落后、交通发展落后及交通需求最为急切的地区,有效地推动了公路水路交通建设与发展。
三、十年来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成就
(一)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2000年至2008年,西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386亿元,是新中国成立到1999年50年完成投资总和的5.4倍,交通建设完成投资之巨,增长幅度之快,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公路网结构日趋优化。按照“规模充分、功能完善、等级合理、形态稳定”的公路网建设与发展目标,西部开发以来,公路通车里程快速增加,由1999年的53.3万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142.1万公里;路网覆盖范围明显扩大,公路网密度由7.7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20.6公里/百平方公里;路网等级不断提高,高速公路里程由2529公里增加到16456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由35131公里提高到99478公里。
——骨架公路通道初步形成。随着《国道主干线建设规划》、《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建设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的实施推进,自2000年以来,西部地区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和国家高速公路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8年底,西部地区国道主干线全部建成;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规划里程15832公里,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86.3%的路段已经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西部地区规划里程35907公里,已建成15493公里,占43%,在建6189公里,占17.2%。西部地区横连东西、纵贯南北、通江达海、联结周边的骨架公路通道初步形成,西部地区干线公路的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交通及经济联系明显加强。
——农村公路建设成就显着。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是构建西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西部开发以来,农村公路得到了快速发展,2008年底,乡镇、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分别达到的98.3%和81.2%,乡镇、建制村公路通畅率分别达到的77.5%和35.0%。西部农村地区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许多农民群众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困境,走上了沥青路或水泥路,显着改变了西部地区末梢路网落后的局面。
——内河水运基础设施显着改善。十年来,西部地区内河水运基础设施面貌改善明显,建设成效显着。长江上游已达到三级航道标准,西江航运干线已达到三级及以上航道标准,嘉陵江、右江航电结合、梯级开发稳步推进,红水河、右江复航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港口和库区水运基础设施较大改观,重庆、泸州、贵港等港口建成一批内河集装箱、大宗散货和汽车滚装专业化泊位,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初具规模,库区和山区群众水上出行及运输条件极大改善。
——广西自治区沿海港口建设稳步推进。经过西部大开发10年的建设发展,广西区沿海港口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港口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了防城港港为综合性枢纽港、钦州港企业专用码头和公用码头共同发展、北海港以商贸旅游功能为主的格局。2008年广西沿海港口共有各类生产性泊位205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0个。沿海港口的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对重大产业布局和临港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公路水路交通运量大幅提升。
随着西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路水路运输获得了长足发展。公路水路运输量持续快速增长,2000年至2008年,西部地区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从25.9亿吨、1581.2亿吨公里增长到49.6亿吨、7101.8亿吨公里,增长了1.9倍和4.5倍;内河水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从1999年的0.55亿吨、180亿吨公里,增长到2亿吨、1199.8亿吨公里,增长了3.6倍和6.6倍。广西区沿海港口吞吐量由2000年的1288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5828万吨,年均增长44%。
公路水路运输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西部地区公路运输车辆逐渐向大型化、专用化、厢式化发展,推动了西部地区快速客运、快速货运、公路集装箱运输以及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崛起,推动了传统客货运输向新型现代化的客货运输发展;安全性更高、运输能力更强的机动船舶得到大力发展,运输条件和可靠性显着增强。公路水路运输逐步实现向快捷、舒适、安全、高效转变,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交通运输网络正在加快形成。
(三)公路水路交通对经济社会的支持保障作用更加显着。
西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为改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支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西部开发以来,国道主干线和西部省际通道的快速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带和产业带的形成,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呼包—包兰经济带、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区四条重点经济带在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带动下逐步凸现。随着作为新亚欧大陆桥复线的连霍高速公路和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建设和贯通,有力推动了西部地区开放开发,对重大产业布局和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西部地区通县公路、县际及农村公路建设、“通达工程”、“通畅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改善了西部地区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条件,为西部地区扶贫开发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西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网络的完善,对于提高国防保障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应付突发事件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在保障国家主权、人民财产权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