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把公路交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领域来推进,这种决策把公路交通放在了引导和带动率先的地位。1998年金融危机时,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随后启动了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路交通发展被放在了优先保障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长远、系统的公路交通发展规划。如关于《国家干线公路网的规划(试行)》、《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等系列文件,这些都比较好地引导了国家整个公路建设的整体发展战略,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去投资。
投资发展政策强有力地支持了交通发展。1984年,国务院决定提高养路费征收标准,并且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特别是确立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随后,建立了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的多元化筹资渠道;开放了公路建设和投资市场;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公路建设资金补贴力度,有力促进了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在现有公路网当中,包括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级公路、42%的二级公路都是靠这个政策来发展起来的。
逐步完善的法规制度有效保障了公路交通发展。中央和地方积极性的硬性机制成为重要的制度保障,在公路建设的发展上,中央和地方都发挥好各自作用。自1997年《公路法》出台以来,公路建设首次实现有法可依;2004年《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出台,为收费公路的管理和引导建立了通道。此外,交通运输部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都是公路建设发展中的法规和制度。
不断创新的先进技术支撑了公路交通的发展。公路建设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包括数字化的规划技术、自动化的勘察设计技术、特殊地区的筑路成套技术等,也包括大跨径的桥梁和隧道建设的成套技术;另外包括路面的软基处理,冻土的施工,包括一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推广等。
截至2007年底,国内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58.4万公里,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这个数字是89万公里;全国公路网的密度到2007年底,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7.3公里,该数字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了近3倍;
在全国公路网中,等级公路占现有公路总里程的70.7%,各省公路干线中,二级以上公路比重达到67.3%,可以看出在整个公路网里程中,二级以上的等级公路密度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近7倍;
截至2007年底,国内高速公路已建成5.4万公里,这个数字是从零起步的,相对改革开放初期,这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
截至2007年底,农村公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9万公里,到2007年底已达313万公里。目前全国已有99%的乡镇和88.2%的建制村通了公路;
此外,桥隧建设(桥梁和隧道)均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2007年很多具有标志性的工程建筑中,苏通长江公路大桥通车,该桥跨径达到了1000米;杭州湾跨海大桥总长度达36公里;秦岭终南山隧道总长18公里。我国桥梁建设实现了质的变化和跨越式的发展;
截至2007年底,全国道路运输日均货物达到4491.6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163.9亿吨,占综合运输总量77.2%;客运日均运送旅客5618.3万人次,客运量达到205.1亿人次,占综合运输总量的92%,公路运输货运占综合运输总量的72.2%,客运量占到总体的92%。30年来公路旅客的周转量,在全社会旅客周转量当中从30%的比重上升到53%。
经过30年公路交通大力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对于国内各个领域经济增长及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大范围大力发展公路交通建设,直接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1978年,我国公路建设整体投资仅有4.9亿元,到2007年,国家公路建设的投资规模已达6600亿。据估算,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累计达到44000亿元。由于公路建设投资具有乘数效应,经交通运输部研究和测算,我国国道主干线投资乘数平均为1.3—1.5,对社会总产出的乘数约为3.3—3.7,因此公路交通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对机械、建材、物流等产业都具有很强的拉动效应。据专家测算,建设1公里的高速公路,大概平均需要1000吨钢材,9000吨水泥,1500吨沥青。
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因为我国公路发展形成的快速通道使人流、物流在空间和时间上拉近,公路建设能够形成区域性的规模经济,再加上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汽车业特别是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据数字显示,我国民用汽车的保有量解放初期只有5万辆,到2008年底已经达到5697万辆,如果没有公路建设发展,汽车产业发展不会取得如此大的效果。另外,公路建设发展还可形成公路产业带概念,相关效应明显。
促进了区域的协调发展,特别是打通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运输通道,拉动两个地区的融合,也改善了投资环境。因为交通的发达,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相应能够得到合理转化,也能够实现一体化的社会分工。
推动了城镇化的建设,特别是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增强了公路沿线商业化、企业化的交通区位优势,特别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城市功能包括人口吸纳能力。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经测算,投资1亿元的公路交通,能够直接产生约1800个就业岗位,间接的就业岗位为2000多个。
同时带动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交通发展产生了诸如“自驾游”的形成,都得益于公路交通的发展。
加快了贫困落后地区的脱贫致富。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中通县公路的建设,“村村通”、“通达工程”、“通畅工程”等重大举措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城乡区域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