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资讯
中国铁路“绿皮 中国铁路“绿皮
中国铁路“绿皮
[更多]
·灌南海事航道航运港务联合举办
·李长春考察黑龙江时指出加快高
·厦门有了无障碍出租车 填补了
·中国南航成为中国首家客运量进
·天津津滨高速年底具通车条件
·莫桑比克与坦桑尼亚建大桥 终
·亚洲最大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在成
·横峰大队强化管理再掀客运交通
·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韩金锋荣获
  热点资讯
空气动力自行车: 空气动力自行车:
据10月18日《山西晚报
[更多]
·空气动力自行车:不加汽油不充电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
·《汽车技术》——国家中文核心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政工程勘察规范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
·中国铁路“绿皮车”进入准终结时
·南京康尼公司是轨道交通行业“第
·南昌市规划:计划实施“立交桥环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_me@hotmail.com

  改革开放30年交通运输飞速发展——交通事业成就举世瞩目
 
时间:2009-12-13 

  改革开放30年来,交通运输业实现了飞速发展,公路、水路和桥梁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交通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交通运输业无论从运输里程、运输量,还是从技术装备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国的公路交通30年的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它表现在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了快速的增长。运输的主通道基本形成,比如说“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在去年年底实现基本贯通,这是国家的国道主干线。路网结构逐步完善,通达的深度明显提高,客货运空间和时间的距离大大的缩短,社会的运输成本明显降低。可以说有利的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增长。

  全国公路网总里程由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89万公里增长到2007年年底的358.4万公里。全国公路(网)的密度在2007年年底达到每百平方公里是37.3公里,比改革开放初期路网的密度提高了近3倍。在全国公路网中,等级公路占总里程的70.7%,各省干线中二级以上的公路的比重达67.3%,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在全国公路网中占总比提高了将近7倍,也就是说在整个公路网的里程当中二级以上的等级公路的密度将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了将近7倍。

  全国道路运输日均货物达到4491.6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163.9亿吨,占综合运输总量77.2%。 客运日均运送旅客5618.3万人次,客运量达到205.1亿人次,占综合运输总量的92%。公路运输货运是占综合运输总量的72.2%,客运占到92%。改革开放30年来,公路旅客周转量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的比重从30%上升到53%。

  高速公路从零起步、从无到有,发展到里程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已有高速公路5.4万公里。

  2004年12月17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经国务院审议通过,规划确定的国家高速公路网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态,构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公路交通大通道,包括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总规模大约为8万5千公里,标志着中国高速公路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一条条运输动脉的建成,完善了我国现代化高等级公路网络。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58.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4万公里,一级公路5.01万公里,二级公路27.64万公里。

  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已经后来居上,跻身于世界前列。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史是辉煌的,有几个特点:其一,起步晚,起步不易,但发展速度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其二,高速公路里程已跃居世界第2位,与第一名美国的差距日益缩小;其三,公路特别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为21世纪中国经济腾飞积蓄了强大后劲,每条高速公路一决定建设,沿线就成为投资热点,一些高速公路已经成网的省市,“数小时经济圈”对经济的促进更为显著;其四,高速公路带来的出行革命,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节奏乃至生活方式,对社会发展产生着积极的深刻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水运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制定实施水路交通长远发展规划,颁布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水运发展的法规、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优势互补的港口体系。沿海港口基本建成煤、矿、油、箱、粮五大运输系统,内河航道基本形成“两横一纵两网”的国家高等级航道网,水运供给能力显著提高。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拥有生产性泊位3.6万个,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3万公里。

  水路运输生产增长迅猛。我国大陆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五年保持世界第一。2007年,水路货物运输量为28亿吨,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4亿吨,分别是1978年的6倍和23倍。近10多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以年均近30%的速度增长,年吞吐量于2007年首次突破1亿标箱。2007年,我国运输船舶总运力达1.18亿载重吨,是1978年的7倍,海运船队规模位居世界第四。

  水运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我国已成为世界航运大国和港口大国,在国际海运界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我国大陆有5个港口进入世界港口吞吐量的前十位,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6个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进入世界前二十位,3个进入前十位。我国大型骨干航运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中远船队运力规模居世界前两位,中远、中海双双进入世界班轮公司排名前十位。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水运发展历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着力建设公平竞争的水运市场体系。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就出台了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人从事船舶运输的政策。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运作规则,积极推进水运投资和经营主体多元化,建立公平准入和竞争秩序,全面放开国内水路运输价格和港口内贸货物装卸作业价格,打破地区和部门封锁,在国际船舶代理、理货等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规范的法人治理。民营水运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企业(含个体经营者)达10万家。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水运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以积极的姿态坚持对外开放。在认真履行入世承诺的同时,还拓展了对外开放的领域和程度;取消了货载保留政策;鼓励外国资本投资建设和经营港口业,水运业开放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积极参与世贸组织、国际海事组织等多边活动,与世界主要海运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海运协定,连续10届当选为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组织开展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的履约工作,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坚持服务优先的发展理念。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水路运输服务效率显著提升,港口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集装箱港口的装卸效率屡创新高,部分主要港口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海运快速发展,全球部分港口能力紧张的状况下,我国主要港口始终提供了高效、便捷、畅通的服务。

  水运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国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水运特别是内河航运的发展,充分发挥内河航运占地少、污染小、环境友好、社会效益突出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内河航运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不断扩大内河航运建设资金规模,加快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点的内河航运建设,积极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加快京杭运河船舶更新改造,使内河航运这一古老的运输方式焕发了新的活力。水运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一些重大工程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行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推进,水运节能减排工作初见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桥梁技术中高科技的运用逐步与国际桥梁界接轨,一座座特大桥“横空出世”:1999年9月,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通车;2001年3月,南京长江公路二桥通车;2005年5月,润扬长江公路大桥通车;2005年9月,南京长江公路三桥通车,往日的天堑随着桥梁的贯通而变成了通途,中国迈进世界桥梁强国行列,不断创造着“桥梁建造奇迹”。

  多年来,我国的桥梁建设走过了规模上从小到大、创意上从古朴到新颖、从依赖外援到自主创新为主的“蝶变”历程。交通运输部相关人士介绍说,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还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大跨径斜拉桥和悬索桥。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大规模公路建设的展开,建设者在积极吸纳世界新理论、新结构、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公路桥梁建设技术,公路桥梁建设开始向新型、美观、大跨径方向发展,并且在深水群桩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冻结法、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设计与施工、全桥整体焊接、钢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

  上海卢浦大桥、润扬大桥、南京三桥、东海大桥等一批桥梁的跨径、长度均居世界同类型桥梁前列,这些桥梁的建设都取得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

  2005年建成了我国目前最大跨径的悬索桥——润扬大桥,主跨达1490米。已建的梁桥、拱桥、斜拉桥的最大跨径均位居世界同类桥梁之首,而且这些桥梁的身上中国标准的分量越来越重。正是凭借着这样一大批世界级水平的桥梁,我国成功跻身于世界桥梁强国之列。

  在梁桥方面,中国目前跨径200米以上的特大跨径连续钢构桥已有50余座;在拱桥方面,中国现代拱桥技术不断进步,建造技术国际领先,石拱、双曲拱、桁架拱、混凝土肋拱与箱拱、钢管混凝土拱和钢拱桥异彩纷呈;在现代索桥,包括斜拉桥和悬索桥方面,中国有数百座索桥遍布大江大河之上。斜拉桥400米以上跨径的已建成31座。中国悬索桥则实现了跨径的“三级跳”:从1994年的广东汕头海湾大桥跨径450米,到1997年的广东虎门珠江大桥跨径888米,到1999年建成的江苏江阴长江大桥跨径1385米。在跨海长桥方面:2008年建成的36公里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至2008年6月底,我国主跨400米以上的桥梁已建成54座,在建18座;主跨1000米以上的桥梁建成6座,在建5座。已建的梁桥、拱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的最大跨径分别达到了330米、550米、1088米和1490米。

  打印此文】 【关闭页面】 【推荐此类文章】 【返回上页
  上一篇:中国水运实现跨越式发展——迅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下一篇:我国交通运输改革的成就——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交通的特色发展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